摘要:目前大學生整體就業形勢嚴峻的大背景下,高職院校貧困生的就業過程更為艱辛。如何做好貧困生的就業工作需要從了解和分析他們的真實情況入手,找到能對他們進行正確引導和教育的舉措,幫助他們順利的就業。
關鍵詞: 新形勢高職院校貧困生 就業
中圖分類號:G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3(b)-0000-00
貧困生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在目前大學生整體就業形勢嚴峻的大背景下,面對異常激烈的就業競爭與挑戰遇到的困難,既關系到千萬個家庭,也關系到學校與教育的使命,更關系到社會的穩定與國家的未來。因此,高職院校應將貧困大學生就業觀教育擺在就業工作的首位,要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幫助貧困大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就業觀。并要采取切實行動,轉變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措施,突出工作成效,構建、完善和落實具有全局性、系統性、長遠性、專業性和針對性的全方位、多層次的高校貧困生就業體系。
一、貧困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基本現狀
1、整體就業形勢的影響。我國人口眾多,經濟基礎薄弱,生產力水平相對較低,就業形勢嚴峻。近年來我國高校內的貧困生平均占到大學生總數的20%~30%左右,貧困大學生綜合素質偏低,大多數貧困生來自老少邊區的農村或經濟收入偏低的城鎮家庭,受教育基礎比較差,學習成績一般者較多。他們的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組織能力、實踐創新能力較差。由于家庭經濟困難的原因,貧困生更趨向盡快分擔家庭的重擔,因此貧困生專升本以及考研比例明顯低于非貧困生,他們中的大多數選擇了直接就業。
二、當前貧困大學生就業中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1、自立意識淡薄。在全社會關注貧困生的大環境下,學院對貧困生的“獎、勤、助、貸、補、免、減”工作力度逐年加大讓貧困學生獲得幫助的同時,有少部分貧困生卻心安理得的過起了“等”、“靠”、“要”的生活。這樣形成思想慣性之后他們就不會去積極就業,沒有形成依靠自己能力改變家庭情況的觀念,在就業過程中處于被動。
2、職業取向功利性。相當一部分貧困大學生仍對就業地域和待遇看得過重,對大城市、大企業、大機關和高收入、高福利、高地位單位情有獨鐘,不大愿意到西部、基層和中小企業去就業。在升學與就業之間、就業與創業之間貧困畢業生多半無奈地選擇就業,考研和創業的人數比例很少。
3、心理定位偏差。不少貧困大學生有強烈的自卑心理,不敢也不善于表達和推介自己,給人“底氣不足”的感覺,在找工作過程中顯得沒有耐心,較易產生消極心理。究其原因,主要出自以下三個方面:其一是弱者情結。相當一部分貧困大學生對緣自家庭的暫時性貧困缺乏正確的認識,把自己擺在一個等待救助的弱者位置,還沒有樹立起敢于競爭和公平競爭的意識。其二是急于求成。貧困大學生普遍急于找到一份工作,好盡快結束這難耐的“貧困生涯”。其三是期望過高。有些貧困大學生對自己有很高的發展期望,當現實不能滿足其需要時,表現出懷才不遇、郁郁寡歡的悲觀厭世情緒。
4、綜合素質競爭力不強。貧困大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 由于目前我國城鄉教育水平差異, 使得他們在綜合素質方面遠遠落后于城市學生,特別是人文知識、個人特長、社交能力、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組織能力等方面, 這就使得他們在就業過程中處于劣勢。
三、解決貧困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對策
透視當前貧困大學生就業中存在的問題,要從根本上解決好貧困大學生就業,就必須建立起政府、社會、家庭和學校的合力機制,加強相互間的溝通與合作,共同把這項工作做好。作為高職院校本身,要整合各部門資源,加強聯系與溝通,切實做好各項支持工作。
1、完善貧困生就業保障政策。制定適當的貧困大學生就業傾斜政策是非常必要的,高校要出臺有利于減輕他們就業負擔的規定,譬如畢業階段的科目重修、成績單打印等可以考慮給予減免收費,同時還要形成有利于促進貧困大學生就業的制度,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推薦他們參加就業面試。
2、轉變就業工作理念。全員就業即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構建社會、學校、黨政、任 課教師、輔導員、專業指導人員和心理咨詢人員相結合的全員就業支持系統;全程指導,即對貧困生的就業支持貫穿于貧困生大學學習的全過程,分階段、有重點,逐步實現 貧困大學生入學規劃與社會實踐、專業實習、畢業設計和就業工作一條龍服務,培養貧困大學生的心理素質、綜合能力、專業學 養和就業技巧;專業管理,即在貧困生就業管理的過程中,建 立專業隊伍,進行專業指導,提供專業咨詢,積累專業信息,重視專業調研,及時采取專 業的危機處理。
3、加強貧困畢業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在貧困生在校學習期間就要通過多種途徑,通過各種活動來弘揚貧困生的自信心和自強不息的精神,比如鼓勵貧困學生參加班委競選,積極參加社團活動,課余時間進行勤工儉學等,既讓他們懂得自立自強自愛,又鍛煉他們的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等,提高了他們的綜合素質.之后要引導學生把這份自信和自強自愛帶到就業過程中,消除他們在就業中的自卑感,恐懼感。
4、擴大貧困畢業生就業網絡。高職院校應及時調整貧困生就業工作目標體系,建立完整的目標機制和評價體系,實行量化考核;加大投入建設就業信息網絡和社會資源體系,拓展社會、班級、社團、課堂、媒體網絡、校友會、用人單位互動培養輔助的多層次的貧困 生就業平臺;培養專業、專門的貧困生就業 指導工作隊伍,并明確人員選拔標準和激勵 機制;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信息資源分配體系和調研反饋系統;進行定期的結果反饋和意見調查,評估工作成果;落實嚴格的責任制度和問責辦法,清除管理盲點。
5、重視貧困畢業生創業教育。在創業教育中,我院更重視貧困畢業生的創業教育,因為家庭經濟因素貧困畢業生創業比一般學生要困難,但同樣是因為家庭原因,貧困畢業生創業的意義將比一般學生更大。我院通過周末創業集市等形式為貧困畢業生創業提供了許多平臺。目前我院已有多位貧困畢業生在學院的指導和幫助下創業成功。
總之,高職院校貧困生就業問題,是一個涉及面廣,需要社會廣泛關注,同時又需要社會積極努力的問題。我們相信,在政府、社會、學校及行業等全方位的有利支持下,把貧困生就業工作落到實處,這一問題的解決一定可以實現。
參考文獻
[1]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人民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
[2] 戴勇,高校貧困生就業援助模式探析, 《中國高等教育》,2008(24).
[3]馮小瑜,高校貧困生就業問題的若干思考,《傳承》,2009(3)
[4]佟巖、于國濤,遼寧綜合類高校貧困生就業研究,《現代教育管理》,2009(2).
[5]《貧困源于不合理的制度設計》,李昌平, 在中國農大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