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已經較為廣泛,它的運用是時代發展和教育改革的趨勢,具有必然性。信息技術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互動以及提高教學效率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優勢,本文對此進行了探討,并期望對高中生物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中生物;信息技術;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3(b)-0000-00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教育改革的推進,當前,在高中生物教學中,信息技術已經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在新課標和教改的大環境下,信息技術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具有很大的優越性,可以很好的提升教學效率,激發學生學習生物課程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成績。同時在運用信息技術的生物教學中,可以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了傳統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信息技術成為提高學生學習成績以及教師教學效率的有效工具。
1 高中生物教學中信息技術運用的必要性
第一,高中生物教學在信息化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在經濟和技術等多個方面都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我國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因此,教育作為信息社會中重要組成的一部分,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信息技術的影響。高中生物教學中涉及到很多的微觀世界,用傳統的圖片等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網絡和多媒體等信息技術在生物教學中的運用,很好的解決這一系列難題,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學效率。
第二,信息技術的運用是高中生物教學改革的重要途徑。在當前教改的環境下,高中生物教學面臨著教育方法以及教學模式等方面的改革,信息技術的出現正好成為改革的重要途徑。在《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中也提出“師生應充分利用互聯網等媒體資源”的建議,信息技術的運用使教師的教學工作更加方便,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學生獲得更直觀的影像,對生物世界的微觀世界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第三,信息技術的運用符合高中生物教學目標。由于信息技術具有多方面的優點,如具有視頻、圖像以及文本等多元化的展現形式,具有極為豐富的資源優勢,同時還可以讓師生之間實現互動,因此,有利于生物教學目標的實現。現階段高中生物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并促進學生通過技術手段獲得知識和能力,培養其較好的文化素養,并具有在信息化社會生活學習和工作的能力。
2 信息技術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及促進互動
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將生物課程的內容以更加生動、形象的方式展現出來,可以對學生產生極大的吸引,產生濃厚的興趣。
例如學習《種群和群落》的知識時,可以采用圖片展示,視頻的方式生動形象的把動物的習性展現出來,使學生能夠真正的親眼所見,親耳所聞,使學生真正的由此而產生濃厚的興趣,更加有探知的欲望,想發揮自身的主動性探知動物世界的奧秘,了解、掌握生物知識。
信息技術創設學生更多的學習的途徑,教師在生物教學過程中可以圍繞教學內容創設各種方式向學生展示,即使在課堂以外教師同樣可以學生展開生物教學的另一教學課堂,學生在家同樣可以通過互聯網接受教師的知識的講授,遇到問題可以隨時與教師進行交流,得到教師的及時的指導,使生物教學課堂得以延伸,學生的學習視野同樣得到開闊。除了與教師的互動、溝通,在信息技術的應用下,學生同樣可以在互聯網上與其他學習者進行交流、溝通,共同的學習,遇到問題可以共同的探討、交流、解決,實在無法解決的問題可以同時請教教師的幫助,也同樣可以在班內集體的討論,發揮每個學生的作用,共同參與解決問題,在相互的交流、探討中共同的學習、思考,提高學習效率。
3 信息技術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隨著信息技術的的迅速發展,利用信息技術為手段為教學服務已經成為一直趨勢。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對生物教學內容進行生動展示,可以使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多樣化,更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強烈的求知欲,發揮學生的學習的自主性,活躍生物教學的課堂氛圍,提高教學效率。針對生物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也可以采取圖片展示的方式進行逐步推理,使問題的解決呈現的方式更加的直接、生動、形象,學生也更容易的接受和理解,從而使教學過程更加的順利,改變了以前教師單一的直白的教學方式。
例如,在學習《細胞的基本結構》這節課時,由于細胞非常微小,直接用肉眼是無法觀察的,而應用網絡技術可以找到細胞結構的每一部分圖片,并有關于細胞結構的視頻演示,就使學生更直觀的觀察細胞結構,幫助學生克服了抽象性困難。同時相對減輕了教師的講課負擔,提高了教學效率,教師能夠把更多的時間花費在研究學生自身和設計課程內容、課程結構上,研究學生的需求,設計適合學生的課件形式。利用信息技術可以輔助教師更快的了解學生的生物學習狀況,對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某些問題的回答,利用教學的教學軟件可以迅速的得到反饋,教師能夠得到及時的了解學生學習掌握程度和薄弱點,在生物課程的講授過程中能夠有所側重,提高教學效率。
4 信息技術可以提升生物課程復習效果
在生物課程的復習過程中也可以運用信息技術,更加有效的提高復習效果。教師可以利用計算機軟件和投影影技術可以為學生呈現豐富的復習資料,可以為學生拓寬知識面,加大課程復習容量,學生可以更加快捷的看到復習內容,識記復習內容。
例如,在復習《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時,可用動態課件展示噬菌體浸染細菌的過程。教師所呈現的復習內容,要難易得當、難易有別,照顧到班級的每一個同學,使復習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學生根據自己的所掌握生物知識的有所側重的對待復習資料,一個好的教學課件就要做到使復習資源惠及每一位同學,基礎較好的學生能夠對復習資料網絡中已知的知識可以慮過復習其他內容,基礎薄弱的學生可以重新學習,再進一步的學習其他知識,針對生物復習資料每個學生都可以根據自身掌握知識的程度進行有選擇的復習,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復習效果。
5 結語
在當今信息化時代,作為高中生物教師也應當較好的掌握信息技術,以便于在教學工作中進行運用。首先,作為高中生物教師要從思想上改變落后的學科觀念,將生物學科作為重要的一門課程對待;其次,在教學方法的運用上要不斷創新,敢于運用信息技術到教學中來,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并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最后,最為重要的是教師應當將學生作為教學工作的中心,并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可以說,信息技術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是具有非常重要意義的變革,是時代發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也符合生物教學目標。信息技術在提高教師教學效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等多個方面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兆前. 淺談信息技術與高中生物課程整合[J]. 教學研究.2007.3.
[2]趙淑玲.信息技術在中學生物教學中的應用優勢[J].甘肅農業,2006.6.
[3]王海全. 運用信息技術構建生物課堂教學[J]. 科技信息.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