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大連大學校級教學改革項目出發,較系統的分析了本校在網絡課程群的實驗教學體系中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不足,從實驗教學內容和實驗教學環境兩大方面探索了教學改革的方案,形成了重實踐、創環境的課程教學體系。這種方法能有效的提高了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
關鍵詞:網絡課程群實驗教學體系教學內容教學環境
中圖分類號:G4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3(b)-0000-00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網絡、網絡系統集成技術、網絡管理與維護和計算機網絡安全及應用等各方面均已成為現代計算機網絡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現已成為計算機領域的一個重要分支。在高校普遍存在教材知識和實驗設備嚴重滯后于技術發展,理論知識和實驗環節嚴重脫節的情況。為此,本文,從校教學改革項目出發,提出了以考研促就業的網絡課程群實驗教學體系建設的探索模式,提高學生的競爭能力和就業優勢,建立符合網絡教學和人才培養需求得高質量、高效率和高水平的綜合性平臺。
1 本校網絡課程群的現狀
目前,我校開設的網絡課程群包括:計算機網絡、網絡系統集成技術、網絡管理與維護、網站設計與網頁制作、web編程技術等課程。這些課程是為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大學三、四年級學生開設的專業課程,然而,長期以來由于各種主觀和客觀因素,網絡相關課程的實驗教學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1)實驗內容設計不合理,實驗教學內容與理論教學內容沒有必然聯系,因此實驗教學不能起到幫助理解理論知識的目的;同時還存在不同的網絡課程的實驗內容重復;實驗內容固定不變,沒有隨著網絡設備的更新而更新實驗內容;課程群的實驗內容單薄,并且設計缺乏連貫性和整體性;
(2)缺乏綜合性、設計性的實驗;每門網絡課程都沒有網絡實驗指導書,學生做實驗沒有依據,同時缺少一個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的平臺;
(3)有些網絡課程的實驗環境資源沒能充分利用,其實驗學時有些少,缺乏實驗課程設計;
2 網絡課程群實驗教學體系
2.1實驗教學內容
基于上述本校的實際情況,我們希望通過一系列課程訓練達到培養學生的系統知識,形成學生的計算機網絡系統的設計、實現、使用和維護能力。通過提煉主要的實驗內容和實驗項目,達成了以網絡建構為基礎,網絡方案設計、網絡安全設計、網絡配置管理和網絡編程為能力培養主線,提升能力為目標的網絡課程群實驗教學模式。
2.2實驗課程體系
網絡課程群具有這樣的特點:課程內容設計眾多的概念、原理、協議和技術,這些內容以錯綜復雜的方式彼此交織在一起。因此加強各個課程之間的關聯,做到整個課程體系中前后課程銜接自然,并行課程互相補充,實踐內容將前期課程知識進行融會貫通是非常必要的。
3 實驗教學環境的構建
3.1硬件環境的設計與部署
網絡課程群的實驗室平臺是實施網絡課程群實驗的主體,實驗課程體系最終要落實在實驗設備上,實驗室平臺架構上充分兼顧學生動手、實驗管理與實驗演示的多種需求。在校、院領導的關懷和支持下,在2010年對網絡工程實驗進行了擴建,增加了多臺先進的實驗設備?,F有獨立的網絡設備16套,每套設備有1臺路由器、1臺3層交換機、2臺2層交換機和2臺PC機。每套設備可供2-3人小組配合使用,除此之外,每兩套設備共用1個無線路由器,每套網絡設備容易擴展和交叉使用,可構成多種子網的拓撲結構,可滿足實現局域網、廣域網和多種路由算法的實驗。
3.2 建立實驗教學網站
構建基于web的立體化教學系統,擬建設以下幾個主要網絡環境:⑴虛擬教室;⑵答疑教室;⑶遞交作業;⑷遠程測試;⑸交流空間;⑹虛擬實驗室;⑺相關鏈接;使學生整個課程的學習過程都可以在網絡上實現。網絡實驗內容多,設備貴重而復雜,需要技術資料的支持學生才能獨立完成實驗項目。
3.3 靈活的實驗室管理
擬定不同的實驗課題,公布給學生,學生申請課題批準后,可以課后到網絡實驗室從事一些研究工作,無力按時完成任務的學生將被淘汰;網絡實驗室同時定期開放,學生課后可以根據自己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想法到網絡實驗室做實驗。
課堂教學時間有限,而要在實驗課內完成所有網絡實驗項目是不可能的,采用課外開放實驗室,可以解決這一問題。課后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能力,根據教師提供的課題或直接來自于實際的網絡工程項目,獨立設計網絡實驗項目。
3.4 師資隊伍建設
授課老師均經過Cisco公司或華為3com公司培訓,并獲得其授權的講師證。還有一套適用于教學實驗的整體解決方案,即由思科和華為為實驗室配套提供的實驗指導手冊教材和師資培訓。
4 實施效果
從教學效果來看,實施了調整實驗教學內容、定期開放實驗室及實驗教學平臺建設等教改措施以后,學生的對實驗內容的理解及實驗操作等應用能力得到了加強,學習成績有所改善,學習興趣也有所提高。從實驗教學過程來看,實施教改后,學生都能在正常的教學時間內很好的完成規定的實驗項目;從課堂的理論教學效果來看,學生對理論知識了理解力顯著提高;從2010-2011第2學期教學及期末考試試卷的各分數段分配和各題項得分來看,綜合設計題的得分平均高出4分左右,期末考試試卷的卷面成績提高了大約6個百分點。這說明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改革已初見成效,也為今后的其他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經驗和參考。
5 結語
網絡課程群實驗教學體系建設的研究與探索是校級教學改革項目的工作之一,我們通過分析本校網絡課程群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的從教學內容、教學環境等方面進行研究和分析,使各門課程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學生經過這樣的學習后,原先松散的網絡相關知識結構變得緊湊而實際,使得學生不但能夠掌握扎實的網絡理論知識,而且培養學生有意識地主動加強這方面的練習與鍛煉,強化了網絡項目開發能力,從而提高他們實際的動手動腦能力、創新意識以及實際組網技能,增強自己的競爭能力和就業優勢,就像把原先張開的五指收縮并攏,形成一個強有力的打開就業大門的“拳頭”。
網絡課程群實驗教學體系的建設使我們對實踐教學的改革,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對實際教學效果的監測和對人才培養狀況的追蹤,不斷地完善實踐教學平臺,以滿足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孫燕,曲維光,吉根林.網絡課程群綜合實驗教學平臺的構建與實施[J].計算機教育,2010
[2] 陳智罡,劉臻,金冉,等.應用型本科計算機專業網絡方向課程群的建設與研究[J].教學與課程建設,2009
[3] 車立娟,王瑾德,楊燁,等.醫學信息學課程群立體化教學模式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