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科技管理的主要使命在于運用科技發展規律和一般管理原理對廣大科研人員、科研團隊進行富有成效的管理,對人力、物力、財力資源進行優化整合,推動科技發展。本文主要就當前高校科技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如何加強高校科技管理進行探討與研究。
關鍵詞:高校 科技管理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6(c)-0241-01
在當前的知識經濟時代,高校傳統的科技管理模式已不能滿足新時代對科技管理的需求,作為三大創新主體之一的高等學校,必須要建立良好健全的科技管理機制。
1 當前高校科技管理存在的問題
1.1 注重立項輕視產出的現象比較普遍
一直以來,申請科研項目、爭取科研獎勵是高校科技管理的工作重點,這是由于目前國內科研評價體系對科研人員和科技機構進行考核評估時,主要是以獲得資助的項目數量以及資助經費作為衡量其科研實力的重要標志之一,獲資助的項目及獲取的經費越多,就越容易通過考評。而對于所承接的項目到底完成得怎么樣、成果應用效果怎么樣、能帶來什么樣的經濟效益等后續問題卻不甚注重。科研項目的申請難、驗收易,造成科研人員注重課題爭取勝于課題完成,更不注重科研成果的進一步提升和推廣應用,這種本末倒置的現象顯然是不合理的。
1.2 科技管理隊伍有待加強
雖然各高校科技管理的隊伍在不斷壯大,但與我國科技發展水平及科技管理體制改革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現為:(1)業務水平不高。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二:其一為科技管理人員并不全都出自管理專業;其二為科技管理人員常年忙于具體日常事務性工作,沒有時間及精力去全面學習科研管理的業務知識。(2)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一直以來,高校給予了科研人才各方面的優待,但對科技管理人員卻缺少關懷。
1.3 科研評價體系及考核機制不完善
目前的科研評價體系及考核模式過于功利:科研人員能否獲取項目、經費及成果獎勵,以及獲取項目、經費和成果的多少,直接關系到其職稱晉升、收入高低。在金錢和名利等利益的驅使下,科研組織里,每個人都想著由自己主持課題,爭奪有限的科研經費,導致了科研組織成員間出現不良競爭,缺乏溝通,猶如一盤散沙。科技管理人員無法協調各部門間的利益沖突,使得科技成果與經濟效益無法結合,經不起市場的考驗。
1.4 知識產權管理缺乏系統性
當前,高校傳統的科技管理仍是依照項目研發的自然流程,大致分為科研計劃管理、成果評審(鑒定)和獎勵、轉化推廣三階段為主線的管理模式,對于研發過程中產生的知識產權等,僅將之視為科技成果的表現形式,通常被納入成果管理。在科研計劃管理、科技成果轉移等具體工作環節通常缺少知識產權的戰略研究,對知識產權的管理缺乏前瞻性、系統性和規范性。
1.5 科技成果的轉化率低下
盡管當前高校取得了大量的科技成果,但對于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推廣程度很低。2011年1月,中國新聞網曾就此發表評論,指出我國高校每年通過鑒定的科技成果達1萬項左右,其中30%左右的項目具有很好的推廣價值和產業化前景,但目前科技成果轉化率僅有10%~15%,大量具有產業化前景的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閣,呈現出“成果多、轉化少、推廣難”的局面。
2 加強高校科技管理的對策
2.1 創新科技管理理念
要從根本上解決以上問題,首先就要從思想上提高對這些問題的認識。對于高校科技管理的目標要從追求數量提升到質量的高度,不能單以高校所擁有的科研項目數量、發表的學術論文數量和國家重點項目等指標來衡量,更應注重科技成果的閱讀率、引用率、轉化率及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努力使科技成果與社會需求達成一致。另外,在管理過程中,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意識,從科研人才的角度出發,簡化工作流程,減輕科研人員的負擔,為科研人才創造一個良好的科研環境。
2.2 完善科技管理體系
一個完善的科技管理體系需要有效的管理機制、評價體系和考核激勵機制來支撐。首先要建立一套符合實際情況及有利于科技創新的管理機制,將課題立項、成果獎勵、重點學科的確定以及學科帶頭人的選拔等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其次要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和考核激勵機制,使科研工作健康化。只有充分衡量科研人員的創造性勞動的價值,在政策和制度上使其知識勞動的價值得到充分體現,才能激發高校科研人員的工作熱情,促進高校科技的發展。
2.3 建設高素質的科技管理隊伍
科技管理工作者是科技管理的主體,高素質的科技管理隊伍是實現科技管理創新根本所在。要建設高素質的科技管理隊伍可以從以下四點著手:(1)要多途徑引進科技管理人才,不拘一格引進人才,尤其要重視對不同背景及經歷的人才的引進。(2)要對已有的管理人才進行有計劃的系統性培訓,如:參加研討會、培訓班,與兄弟院校進行人才交流等。(3)要加強實踐鍛煉,針對不同人才的特點,給予不同的任務,通過對實際問題的處理,豐富他們的實踐經驗。(4)制定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縮小科研人才與科技管理人才在待遇上的差別,吸引并留住優秀的科技管理人才。
2.4 營建良好的人才發展機制
優秀的科研人才是科技實現創新的重要力量,是科技管理的關鍵資源,在管理過程中,應當重視為科研團隊培養儲備人才,為科研工作輸入新鮮血液;還要營建一個適合人才發展的政策和機制,以調動科研積極性。鼓勵高層次學生參與科研,目前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進入到更深層次的學習和研究當中,他們擁有年輕的心態和不一樣的見解,具有極強的可塑性、巨大的發展潛力,是高校科研的儲備資源,應當要有意識地培養他們的創造能力和創新思想。此外,還要建立嚴格的獎懲機制,營造公平競爭的氛圍,建立協作型的研發團隊,將分散的力量擰成一股繩,提高科研水平。
2.5 加強高校內外溝通,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科技管理人員在管理的過程中,應當加強與科研人員、科研院所、企業、地方政府以及主管部門的互動交流,一方面為科研工作獲取更多資源;另一方面使科研與市場更好地結合,促進科研成果產業化。如: 聘請企業技術人員到高校兼職,以科研項目為載體招收聯合培養研究生、博士后等,形成人才雙向流動機制;推薦科研人員到企業中去,將高校的科技與人才優勢,轉化為成果優勢,進而轉化為經濟增長優勢。
3 結語
高校科研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管理工作,制度化和科學化的管理,對促進高校科技發展,提高科研成果的轉化率和經濟效益有著重要的意義。所以,高校的科技管理工作要堅持與時俱進,根據發展的要求不斷改革創新,促進科研工作效率,更好地為經濟社會的發展服務。
參考文獻
[1] 陳省平,李子和,劉濤.科技項目管理[M].中山大學出版社,2007(1).
[2] 蔣坡.科技法學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7.
[3] 曾天山.教育科研的視野與方向[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