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濟鋼煉鐵廠1#、2#燒結機由90m2擴容改造為120m2后,配套105m2帶式冷卻機沒有進行同步擴容,燒冷比的改變使帶冷機本體設備承受溫度輻射明顯提高,原托輥系統潤滑無法滿足現場需要,直接造成托輥損壞,甚至帶冷機跑偏、臺車掉道等嚴重設備故障。通過引入智能潤滑系統徹底解決托輥潤滑問題,大大降低了托輥故障率,有效解決擴容改造后帶冷機穩定運行的瓶頸問題,生產效益非常明顯。
關鍵詞:帶冷機 托輥 智能潤滑
中圖分類號:TF3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6(c)-0024-01
2003年,濟鋼煉鐵廠為滿足高爐熟料供應需要,對120燒結區域原2×90m2燒結機進行了工藝優化及燒結機擴容改造,去除原熱篩工藝段及設備,主機尾輪后移12m,將燒結面積由90m2擴容至120m2,配套105m2帶式冷卻機受限于現場空間,沒有進行同步擴容改造,僅改善了鼓風冷卻系統,每臺帶冷機增加兩臺G4-73-11No12D離心式鼓風機。
擴容投產后生產數據表明,帶冷機運行工況溫度較改造前平均提高100℃左右,帶冷機本體承受熱輻射效應加劇,對設備運行帶來一系列不良影響,特別是帶冷機托輥潤滑脂受熱輻射液化失效,托輥損壞嚴重。作為帶冷機設備運行的軌道支撐,托輥的大量損壞直接造成帶冷機跑偏、甚至掉道的惡性故障,嚴重制約了燒結系統的正常運行。
1 潤滑系統改造方案
綜合考慮帶冷機工況條件,采用智能系統代替人工加油,可大大降低勞動量,同時周期、定量供油充分滿足托輥運行需要。ZDRH-2000智能集中潤滑系統采用可編程控制器作為主要控制系統,可網絡掛接與上位機計算機系統進行對話以實時監控,使得潤滑狀態一目了然;現場供油分配直接受可編程控制器的控制,供油量大小,供油循環時間的長短都由主控系統來完成;流量傳感器實時檢測每個潤滑點的運行狀態,如有故障及時報警,且能準確判斷出故障點所在,便于操作工的維護與維修。
1.1 ZDRH-2000智能集中潤滑系統原理
(1)該系統分為六大部分:計算機處理中心(主設備控制中心)、主控系統、高壓潤滑泵站及油路、執行機構、檢測系統。
計算機處理中心(主設備控制中心)是設備運行監控中心,主要功能為:設備運轉實時監控;設備運轉信息處理;設備運轉參數調整;與網絡連接,實現遠程監控、維護。
主控設備為潤滑系統的指揮中心,其主要功能為:安裝、調試、維護過程中的監控及調整;設備運轉實時監控;設備運轉信息收集;設備運轉參數修改;執行控制中心的命令;輸出報警。
高壓潤滑泵站為潤滑系統的心臟設備,其主要功能為:將潤滑脂輸送到油路,通過油路管道及執行機構,到達每一個需要潤滑的部位。
執行機構由電磁給油器組構成,其主要功能為:執行主控系統傳輸的指令,控制油路的開啟、關閉。
檢測系統由壓力傳感器和流量傳感器組成,適時監控潤滑點運行的壓力,將信息反饋給主控系統,實現閉環控制。
(2)設備運行分為手動、自動兩種狀態。
手動狀態為調試、檢修時使用。主控面板上的每一個按鈕開關對應現場的一個潤滑點,當開啟高壓潤滑泵,注油至主管路,按下潤滑點按鈕開關,執行機構動作,油路開通,潤滑脂注入潤滑點。自動狀態為正常工作狀態。主控系統依照程序控制高壓潤滑泵啟動,執行機構工作,檢測系統監控。具體為:高壓潤滑泵開啟,1號電磁給油器打開,按所設定的流量時間開始給1號潤滑點供油。當流量時間到后,主控系統發出指令,1號電磁給油器關閉,2號電磁給油器打開……直至最后一個潤滑點供油結束,最后一個電磁給油器關閉。
1.2 1#2#帶冷機潤滑系統改造方案
1#、2#帶冷機設計共用一套潤滑系統末端476點,含主控柜一套、上位監控電腦一套、高壓潤滑泵二套、儲脂加油系統一套、電磁給油器93套、流量傳感器93套、6點定量給油器75套所用管路兩套,方案設計如圖1所示。潤滑系統改造采取開機狀態下安裝泵站、鋪設油路及電纜,借用計劃檢修逐步合茬,在不影響生產的情況下完成潤滑系統改造。
2 改造后效果
潤滑系統改造后,托輥在線壽命明顯延長,月均更換數量由最高時45個降至3~4個,月平均降低設備采購費8萬元,因托輥損壞而造成的帶冷機跑偏現象銳減,造成事故障停機時間基本為零,極大提高了設備有效作業率。運行實踐證明兩臺帶冷機以及燒結系統運行穩定率都大大提高,智能潤滑系統在燒結帶冷機上應用成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