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鐵路工務工作的特點是點多線長,作業比較分散,作業工種繁多,多從事重體力勞動,而且與鐵路列車、眾多工程作業機械直接接觸,容易產生職工傷亡事故,因此加強職工傷亡事故緊急救護及培訓演練,對減少職工傷亡、降低職工傷殘程度和減少事故損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鐵路 工務 事故 救護 培訓
中圖分類號:TU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6(c)-0246-01
1 應急預案及培訓演練
工務段是事故現場急救的主體單位,應該根據各個工務段的地域特點、地理位置、區域醫療條件不同和發生職工傷亡事故性質、等級制定有針對性的工務段應急預案;各工務段還要組織各個車間和各個主要工種根據各個車間的作業條件、地理位置、當地醫療條件不同和發生職工傷亡事故性質、等級制定有針對性的車間應急預案。
工務段主管安全、和教育的負責人應每年按照車間和段應急預案組織段相關科室、各個車間和工種進行有計劃的實戰演練培訓,提高應急能力。段和各車間還要根據當地醫療條件建立就近醫療救治聯系體系,一旦發生人身傷害事故能夠就近第一時間使傷者得到有效救助。
2 事故現場急救原則及步驟
2.1 現場救護原則
辨識產生傷亡危險源,在能夠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盡快幫助受傷者脫離危險源;如果事故現場在營業線上或侵入列車限界,必須先按照營業線防護辦法設置防護、通知車站和列車,先防護后救人;有條件時對需要搬動傷亡者做出標記,妥善保存現場的重要痕跡、物證;先救命后治傷,先重傷后輕傷;醫護人員以救為主,其他人員以搶為主,各負其責,相互配合,以免延誤搶救時機?,F場救護人員應注意自身防護。
2.2 現場急救步驟
2.2.1 辨識并脫離危險源
辨識產生傷亡危險源,在能夠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盡快幫助受傷者脫離危險源,若是觸電事故,必須首先切斷電源;若是機械設備事故,則應先停止機械設備運轉。
2.2.2 啟動應急預案并緊急呼救
當事故發生,立即啟動事故應急預案,并向事前聯系的急救機構或附近的醫療部門呼救,或直接撥打急救電話120。由急救機構派出專業救護人員、救護車至現場搶救。啟動應急預案和呼救時要用最精煉、準確的語言說明事故簡要概況、傷亡情況及嚴重程度。
2.2.3 判斷危重傷情
在對現場初步檢查后立即對傷員的傷亡情況進行最初評估。判斷危重傷情的一般步驟和方法如下:(1)判斷傷員神志是否清醒,如傷員無反應,表明意識喪失,已陷人危重狀態;(2)呼吸是否暢通,如傷員有反應但不能說話、不能咳嗽、憋氣,可能存在氣道梗阻,必須立即檢查和清除;(3)呼吸是否正常,正常人每分鐘呼吸12~18次,如傷員呼吸微弱或停止,應保持氣道通暢,立即施行人工呼吸;(4)循環體征是否正常,如傷員面色蒼白或青紫,口唇、指甲發紺,皮膚發冷等,可以知道皮膚循環和氧代謝情況不佳;(5)瞳孔反應,正常時雙眼的瞳孔是等大圓形的,遇到強光能迅速縮小,很快又回到原狀,當傷員腦部受傷、腦出血、嚴重藥物中毒時,瞳孔可能縮小為針尖大小,也可能擴大到黑眼球邊緣,對光線不起反應或反應遲鈍;(6)出血情況,如有活動性出血,立即采取止血措施。
3 現場緊急救護基本方法
災害事故現場一般都很混亂,組織指揮特別重要,應快速組成臨時現場救護小組,統一指揮,加強災害事故現場一線救護,這是保證搶救成功的關鍵措施之一。緊急救護僅限現場初步緊急救助,但救助人員必須經過基本培訓,進一步救助應有醫務人員進行。
3.1 采取正確的救護體位
對于意識不清者,取仰臥位或側臥位,便于復蘇操作及評估復蘇效果,在可能的情況下,翻轉為仰臥位(心肺復蘇體位)時應放在堅硬的平面上,救護人員需要在檢查后,進行心肺復蘇。若傷員沒有意識但有呼吸和脈博,為了防止呼吸道被舌后墜或唾液及嘔吐物阻塞引起窒息,對傷員應采用側臥位(復原臥式位),唾液等容易從口中引流。體位應保持穩定,易于傷員翻轉其他體位,保持利于觀察和通暢的氣道;超過30min,翻轉傷員到另一側。注意不要隨意移動傷員,以免造成二次傷害。如不要用力拖動、拉起傷員,不要搬動和搖動已確定有頭部或頸部外傷者等。有頸部外傷者在翻身時,為防止頸椎再次損傷引起截癱,另一人應保持傷員頭、頸部與身體同一軸線翻轉,做好頭、頸部的固定。
3.2 打開氣道
傷員呼吸心跳停止后,全身肌肉松弛,口腔內的舌肌也松弛下墜而阻塞呼吸道。采用開放氣道的方法,可使阻塞呼吸道的舌根上提,使呼吸道暢通。用最短的時間,先將傷員衣領口、領帶、圍巾等解開,帶上手套迅速清除傷員口鼻內的污泥、土塊、痰、嘔吐物等異物,以利于呼吸道暢通,再將氣道打開。
3.3 人工呼吸
救護人員經檢查后,判斷傷員呼吸停止,應在現場立即給予口對口(口對鼻、口對口鼻)、口對呼吸面罩等人工呼吸救護措施。
3.4 胸外擠壓
救護人員判斷傷員已無脈搏搏動,或在危急中不能判明心跳是否停止,脈搏也摸不清,不要反復檢查耽誤時間,而要在現場進行胸外心臟擠壓等人工循環及時救護。
3.5 緊急止血
救護人員要注意檢查傷員有無嚴重出血的傷口,如有嚴重出血,要立即采取止血救護措施,避免因大出血造成休克而死亡。小傷口止血只需用任何清潔而合適的東西都可臨時借用做止血包扎,如手帕、毛巾、布條等,將血止住后送醫院處理傷口;較大創面靜脈出血除適當包扎止血外,還需用手或其他物體在包扎傷口上方的敷料上施以壓力,使血管壓扁,血流變慢,血凝塊易于形成。較深的部位如腋下、大腿根部可將紗布填塞進傷口再加壓包扎;動脈出血除適當包扎止血外,還需用手指壓迫或用止血帶綁扎出血部位的上方,阻止血流,但要避免壓迫血管時間過長,造成肢體壞死。
另外,還要針對作業工種和易發的慣性事故救助,如觸電事故、火災事故、藥物和食物中毒事故及高溫作業中暑等進行有針對性的宣傳、教育培訓和緊急救援演練。
4 結語
通過加強職工傷亡事故緊急救護及培訓演練,不但能夠提高各級管理人員和全體職工對各類事故感性認識,對預防各類事故的發生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同時對已經發生的事故,通過現場緊急救助和處理,能夠防止事故擴大或產生次生事故和傷害,減少職工傷亡、傷殘程度,減少事故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