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兒童齲齒是學齡前兒童常見病和多發病之一,也是危害兒童身心健康的疾病。本文介紹了學齡前兒童齲齒的原因,并從家庭、學校、社區三方面,提出相應的措施,從而降低學齡前兒童的發病率,提高學齡前兒童的身心健康。
關鍵詞:學齡前兒童 齲齒 防治
中圖分類號:R78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6(c)-0230-01
齲病是學齡前兒童常見病和多發病之一,也是危害學齡前兒童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其列為重點防治的危害人類健康的慢性非傳染性三大疾病之一[1]。齲齒是牙齒硬組織被破壞的一種疾病。發病開始在牙冠,若不及時治療可形成齲齒,并引起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引起學齡前兒童營養不良、發育遲緩和心理障礙等問題。齲齒的發生是一個慢性、漸進的過程,預防和早期治療齲齒成為學齡前兒童保健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根據第3次全國口腔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國內5歲兒童乳牙齲病的患病率為66.0%[2],但3歲以內幼兒發病情況少有報道。因此,以下通過描述學齡期兒童齲齒的防治,來增強人們的意識,減少兒童齲齒的患病率。
1 學齡前兒童齲齒的原因
1.1 學齡前兒童的口腔衛生
細菌在齲齒發生和發展過程中起主要的作用。致齲齒的細菌種類很多,最主要的是某些變形鏈球菌和乳酸菌。這些細菌與唾液中的粘蛋白和食物殘渣混合后,牢固地粘附在牙齒表面和窩溝中,形成菌斑。菌斑中的細菌能產酸,但唾液含有多量免疫球蛋白,能殺滅產酸菌,保護牙齒。唾液分泌不足,牙齒表面的菌斑大量產酸,造成釉質表面脫鈣、溶解。因此,保持口腔清潔是非常重要的。
1.2 學齡前兒童的飲食
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尤其是甜食、酸奶等有損害牙釉齒,容易滯留在牙的表面、窩溝和牙縫隙,為細菌繁殖、產酸提供物質基礎。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很多家長給孩子的食物越來越精細,越來越軟,像各種膨化食品、面包、蛋糕等,幾乎不用咀嚼就能下咽了。有的孩子甚至到了兩歲多還沒有真正學會咀嚼,這就使頜骨得不到應有的刺激和鍛煉,這對孩子的牙齒生長是十分不利的[3]稍硬的固體食物能鍛煉學齡前兒童乳牙的咀嚼,使牙齒堅固,也能起預防齲齒的作用。比如食用湖州的煙熏豆,一可以鍛煉咀嚼,二可以補充兒童生長發育所需的蛋白質。
1.3 家長的文化水平
文化程度高的父母可能更注意兒童的口腔衛生及飲食習慣,對兒童齲病更為重視,能夠早期發現及早期治療[4]。文化程度高的父母能更好地使學齡期兒童掌握口腔保健的知識。
1.4 家庭經濟狀況
經濟收入偏低的家庭,由于母親的口腔保健知識缺乏、對孩子的口腔護理差,導致這類家庭的兒童乳牙齲明顯多于經濟收入較高家庭兒童。
2 學齡前兒童齲齒的防治
2.1 家庭
2.1.1 控制飲食中的糖
家長應教育兒童養成多吃些瓜果蔬菜,牛奶、蛋類、肉類等富含鈣、維生素的食物,并在日常膳食中要限制蔗糖的攝入量,少食或不食容易壞牙的食物,尤其是稠粘的糖食,以促進牙齒的健康。
2.1.2 養成刷牙的習慣
家長指導兒童學會正確的刷牙,并養成飯后漱口的習慣。早晚刷牙,每次持續時間3分鐘。特別注意刷后牙的咬面,刷牙后要漱口。切勿橫刷牙齒,否則不僅不能清除食物殘渣,久之會損傷牙齦。
2.1.3 使用合適的牙刷和含氟牙膏
兒童需使用軟毛有彈性、刷頭小而薄、刷柄寬而長的兒童保健牙刷。牙刷洗刷干凈,刷頭向上放入杯中,置通風處干燥,且勿用熱水燙洗。每2個月換1把新牙刷。氟能增強牙齒表面礦化程度,提高牙齒的抗酸能力,預防和減少乳牙齲齒病的發生,但是含氟牙膏要在家長的監督下使用。
2.1.4 鍛煉牙齒
每天堅持按摩牙齦,每天三次,以便增強血液循環,提高局部抵抗力。唾液可以看作是護齒衛士,咀嚼和適量喝水都能刺激分泌唾液,保護牙齒。
2.1.5 定期檢查
每半年定期檢查牙齒是非常必要的,不但可以及時發現疾病,還可以盡早干預。
2.1.6 及時治療
齲齒后需及時就診、治療和定時復查,以防齲齒進一步惡化。如果不及時治療,爛牙越厲害,今后做根管治療的幾率就越大,費用也更貴。更嚴重的是,乳牙齲壞,還會累及咀嚼功能及恒牙,從而帶來消化吸收和面部美觀等諸多問題,對恒牙的萌出時間、排列及發育也會帶來不利影響。
2.2 學校
2.2.1 加強鍛煉
鼓勵學齡前兒童參加室外體育鍛煉,體育鍛煉能維持體內正常微量元素,如通過曬太陽可以促進個體體內維生素D的轉化,以維持個體體內血鈣維持正常水平,減少齲齒的發生。同時體育鍛煉能提高學齡前兒童的免疫力。
2.2.2 保持口腔清潔
午休前,幼兒園老師指導監督學齡前兒童集體漱口。因為午休時間較長,唾液分泌減少,增加齲齒的發生概率。
2.2.3 加強教育
幼兒園教師通過圖片、卡通畫、畫報等形式在幼兒園進行口腔基本知識宣教。
2.2.4 提高素養
加強對幼兒園教師的培訓,加大口腔保健知識的力度。
2.2.5 定期體檢
幼兒園管理者把口腔檢查加入體檢的項目,以便能夠及早的發現齲齒病,及時治療。
2.2.6 開展愛牙日活動
每年的9月20號為全國愛牙日,幼兒園應充分利用一年一度的愛牙日,組織主題活動,要求家長參與,強化兒童與家長的愛牙意識。
2.3 社區
2.3.1 早期預防
(1)加強對家長的兒童口腔健康教育的認識,讓其督促或幫助孩子早晚刷牙,限制吃甜食,培養孩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2)開展口腔保健的講座,向兒童及家長示范如何刷牙,使學齡前兒童學會正確的刷牙方法;(3)在社區檔案登記齲齒患兒的信息,以便定期隨訪,不斷更新檔案信息;(4)將口腔保健工作納入社區兒童保健范疇,定期為兒童進行齲齒的預防和早期治療。
2.3.2 及時治療
發現齲齒患兒及時就醫。對嚴重齲病患都輔以藥物治療,并向患兒家屬解釋使用藥物的劑量,注意事項。
總之,齲病的防治工作重在預防,社區應加大對家長進行有關兒童口腔保健知識的宣傳力度,努力促進兒童健康行為的形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口腔衛生習慣,減少齲齒的患病率,保護和促進兒童身心全面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川碧,陳海瓊,刑存喬.三亞市2354名2~6歲兒童齲齒患病情況調查[J].中國婦幼保健,2008,23(30):4330~4332.
[2] 錢萍.兒童齲齒的危害與預防[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09,7(11):239~240.
[3]日易.兒童防齲三步曲[J].健康生活,2005(9).
[4] 夏紅玲,洪銀慧,孫會,等.兒童齲齒的病因和預防[J].中國校醫,201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