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企業經濟活動是一種動態的、復雜的管理活動。如果沒有一套科學、合理的經濟管理體系作為支撐,企業的經濟管理工作會失去有效的、系統的管理,從而造成企業經濟活動偏離預期發展的方向,給企業帶來損失。
關鍵詞:企業 經濟活動 經濟管理體系
中圖分類號:F7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6(c)-0180-01
1 企業經濟管理體系的組織機構設置和職能
企業經濟管理體系的建立需要企業最高管理者的積極配合。企業負責人應該充分授權經濟管理體系代表所需要的職責和權限,以確保管理體系在構建的過程中,經濟管理體系代表可以在第一時間內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對經濟管理體系做出調整,使經濟管理體系真正建立在市場、企業以及與企業相關方的基礎之上。
2 經濟管理體系文件
經濟管理體系文件包含的文件較多,但是都是必不可需的。經濟管理體系形成文件,可以使其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效用得到最大發揮,也便于實際的管理與控制。具體的經濟管理體系文件包括經濟指導策略及目標、經濟管理手冊、企業實現經濟目標的重要環節、重點經濟環節的具體細致策劃、控制及評價標準文件以及實際的經濟管理活動的詳細記錄文件等。
其中,經濟管理手冊主要內容是對經濟管理體系范圍的界定以及經濟體系過程之間互相影響的描述;控制文件則是防止經濟活動偏離正常運行方向的評價性問價;記錄文件則是對經濟活動過程的記錄及保存,以供后續的檢索。
3 經濟管理體系評審
在把經濟管理體系的構建職責授權給經濟代表后,企業最高管理者也需要定期對整個進度及體系進行監督,確保經濟管理系統構建的科學性、合理性及實用性。監督的過程主要是全方位評價經濟管理體系改進的機會及需求,過程的業績和結果的符合性,以適應企業經濟方針、目標地動態性調整,同時保證整個監督過程完整記錄。
4 資源管理
資源管理涵蓋兩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對企業人力資源方面的有效管理。企業應該通過教育、培訓、經驗交流等方式使員工具備勝任經濟管理工作的能力,加強他們對企業經濟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從而進一步確保經濟管理活動的結果能夠按照企業預期的方向發展,實現企業經濟目標,同時保持對教育、培訓、經驗交流內容等的記錄詳情;第二,企業基礎硬件設施的管理。為實現企業經濟管理活動預期的目標,企業需要積極提供并維護所必須的基礎硬件設施和工作環境。
5 經濟目標實現的策劃
實現企業經濟目標活動的策劃內容主要有四點:第一,項目(產品)經濟目標的策劃。這包括其需求、資源、實施過程方案的確定以及驗證、確認、監視、檢驗和復核的活動,另外還包括證據記錄等;第二,明確消費者(相關方)的需求。這既包括他們規定的計量方式、社會行業慣例等,還包括企業自身規定的,以維護企業自身利益的一些要求;第三,評審客戶要求。企業應該詳細評審顧客的經濟要求(例如接受訂單,提交標書前),以保證顧客的經濟要求。如果發現合同或者訂單文件等與以往不一致,則企業應該具備及時解決問題,使其達到相關規定要去的能力;第四,與顧客交流。企業和客戶之間應該定期安排一些交流會,以反饋雙方在合作過程中出現的溝通問題,確保雙方在以后的合作中減少抱怨,促進經濟目標的更好實現。
6 內部審核
企業應該按照策劃文件規定的時間間隔定期對內部進行審核,使企業經濟管理體系構建工作符合預期的要求并能夠得到有效的實施及維護。同時,企業應該重視內審人員的資格、內審方式、內容范圍及時間等,并完成保存內審的詳細過程。內審過程中若發現問題,內審小組負責人應該及時采取相關措施,以消除問題的根源,并跟蹤相關措施是否對問題產生效果,同時驗證報告的結果存檔保存。
7 不符合控制
(1)過程的監視和測量。企業應采取科學的方式對經濟管理體系過程定期進行監視和測量,以確保過程實現具備所有的能力,如果沒有達到所策劃的結果時,應采取合適的改正措施,以使經濟目標順利實現。
(2)結果的監視和測量。企業需要對項目(產品)的經濟結果進行監視和測量,以使經濟目標的實現程度達到預期標準,這種監視和測量要建立在策劃安排的基礎之上,在經濟目標實現的合適時間段開始,如年中、年末。
(3)不符合的控制。如果在過程、結果監視和測量及內部審核出現了問題,即不符合,應該立即啟動如下措施:一是提出改進措施,消除發現的問題;二是通過與顧客或相關方的溝通、協商,使其接受不符合;三是采取相關措施以遏制不符合的進一步擴大。不符合的特點及應對不符合而采取的任何措施的記錄都應該保存在案。
8 核算和計量裝置的控制
企業應定期檢查經濟管理活動中常用的計量、核算設備工具,使這些工具能夠有效的控制。例如,對國家規定的有關計量設備,如磅秤等,需要定期地進行全面校準,確保其計量的準確性。同時,防止使用、保存過程中的損壞和失準。另外,經濟管理活動過程中使用的軟件、管理信息系統等應進行確認,以確保工作流程的正確性。
9 材料采購過程的經濟控制
(1)采購過程。采購活動應該在經濟管理的相關要求的范圍內運行,企業要對采購的重要環節及供方的信用等級作出評價。制定相應的評價依據,保存評價記錄。
(2)采購信息。企業在采購活動之前,要全面地搜集供方的有關經濟信息,這些信息包括供方的經濟能力、信用情況、經濟管理狀況、計量形式、運輸途徑等。
(3)采購產品的驗收。企業應該條理化、規范化采購產品的活動,以確保采購產品在數量上、質量上同合同的約定保持一致。
10 生產和服務提供過程的經濟控制
(1)生產和服務提供過程的經濟核算。評價該過程的方式、步驟、成員、設備及審核過程是否與項目(產品)經濟策劃的相關規定一致。
(2)對特殊過程的確認。在經濟管理活動過程中,企業應該對以前沒有過的經濟管理活動例如,新產品、方法、工藝流程、設備,進行針對性的策劃,同時為了實施的有效性,應該進行確認和再確認。例如會計核算工作由傳統的手工整體變換為電算化管理方式等。
(3)產品物資防護。企業在實際的經濟管理活動中,應該關注半成品和成品、采購的材料物資的倉儲管理,防止在儲存及運輸過程中影響產品的質量,給企業帶來損失。因此,在實際貨物管理過程中,應該堅持按照企業經濟管理的相關要求,避免損失發生的可能性。
11 企業經濟管理體系必須遵守法律和法規
企業經濟管理體系的建立首先應該遵從于國家有關法律規定,不違反國家在該領域內的法律條理,同時,從企業層面講,企業經濟管理體系也需要界定在企業的規章制度上,不能逾越企業的有關規定。
12 結語
本文基于筆者自身的經濟管理實際經驗,綜合了系統化的管理方式,對企業的經濟管理活動的開展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有很好的實際意義。總而言之,科學、合理的構建經濟管理體系是企業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證,只有通過這樣的環節才能使企業正常的發展,使企業獲取更好的經濟、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