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企業員工積極性的發揮程度與其對企業的認知所產生的精神狀態,有著直接的關系,如何有效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是我們每一個企業管理者都必須思考的問題。以人為本,充分認識人的需要類型和特征,根據不同員工的不同需要進行相應的有效激勵,員工的積極性就會得到持久的發揮,企業自身也必將又好又快發展。
關鍵詞:創新 思想政治工作 調動 積極性
中圖分類號:G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6(c)-0225-01
企業的源泉在于人,而人的活力又在于精神(或情緒)。企業員工積極性的發揮程度與其對企業的認知所產生的精神狀態有著直接的關系,它會嚴重影響企業的人氣和發展,如何有效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永遠是我們每一個企業管理者必須要思考的問題。目前有些企業在調動員工積極性方面或是偏重于“金錢”這一經濟手段,或是片面采用教條的空洞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筆者認為這兩種做法都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管理者應力求改進與創新。本文試從“管理學”角度探討企業思政工作如何有效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1 思政工作調動員工積極性的創新思路
組織行為理論表明,企業員工是社會人而不是經濟人,金錢不是刺激人們工作積極性的唯一動力,除了物質需求外,還有社會、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因此不能忽視社會和心理因素對員工積極性的影響。提高員工的滿足度,即員工對社會因素特別是人際關系的滿足度,其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協作精神就高,工作效率也就高。
激勵理論告訴我們,人的行為是由動機決定的,而動機則是由需要引起的,進而人們就會尋找能夠滿足需要的目標并由此產生滿足需要的活動(或行為),這是人的行為的基本模式。如圖1所示。
在這一行為模式中,人的心理動機處于中間環節,它對人的行為起著決定性的影響。在現實工作中,我們時常會聽到某人在決定是否做某件事時,會說考慮考慮就屬這種現象。即當一個員工接受到一項工作任務時,他首先就會考慮為什么要去做這件事?或組織為什么會把這個任務安排給自己來做?緊接著他又會想自己該不該接受這個任務?這時實質上就是這個員工已展開動機斗爭了。當他決定做這件事后,他又會考慮對自己提出一個工作目標,然后再選擇并決定通過何種行為去達到這個目標。但這一心理過程并非所有的人都是按上述步驟進行的,對有些人是會出現反復的,這主要是受人的情緒因素(有低級情緒因素和高級情緒因素之說)影響。我們在群體中往往會看到黨員、勞動模范等先進人物的工作積極性高,是因為他們具有高級情緒因素所產生的穩定型情感動機,而有一部分員工積極性低落,態度不堅決反復無常,表現出他們存在低級情緒因素而產生的即景性情緒動機。
借鑒上述原理,思政工作者要有效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就要在思政工作的內容上做到創新,融入管理學元素從而使思政工作鮮活起來。
2 創新思想政治工作內容及其做法
由于人的行為動機是由其未被滿足的需要喚起的,因此企業思政工作為了有效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其研究內容理應是員工的“需要”或“期望”。
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每個人其實都有五個層次的需要,并且一般是從低級向高級發展的,只有未被滿足的需要能夠影響行為。我國學者又對馬斯洛的需要層次進行了討論,認為人類需要實際上具有多樣性、層次性、潛在性和可變性等特征。由此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在物質豐富的現代社會幾乎所有員工的低級需要都得到了滿足,感受到最強烈的自然是歸屬需要、尊重需要與自我實現需要這三種中高級需要。不同的員工在同一時期有著不同的需要,同一員工在不同時期的需要也是多樣的、不同的。所以,企業單一地靠加薪、津貼之類是無法滿足員工的需要的,也就難以調動廣大員工的積極性。因此,企業思政工作要做到內容創新,從滿足員工的不同需要出發,使他們有一個良好的心境,能心情舒暢地進行工作,其積極性將會是無窮的。
2.1 讓員工“說話”
說話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員工對企業有話無處講或害怕講,長久地憋在心里就會不舒服,人也就會振奮不起精神。企業要給員工說話的權利,更要保護說話人的合法利益。在員工民主意識增強的今天,思政工作者要歡迎員工的各種不同見解,從中可了解到員工的需要。可定期地與員工對話或找機會與員工談心,這樣能使他們從心理上感到自己在企業是有地位的。
2.2 信任員工
如果員工認為企業領導者不信任他們,那么就等于失去了獲得尊重的需要,他們就不會盡全力工作。當今管理專家們推崇一種“全力以赴”的工作秩序,將責任交給一級一級的下屬,依靠所有工作人員的智慧和力量完成工作。專家們認為領導者和員工之間的相互信任是形成全力以赴工作秩序的關鍵,這是符合人的心理需要的。
2.3 體貼關心員工
人都有希望得到他人愛的需要,企業的思政工作也要經常了解員工的生活及工作情況,真心實意地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適時開展一些“送溫暖”活動,讓員工從心坎里感到他們的領導是群眾的“父母官”,是時時處處想著大家的。這樣員工們就能從心理上消除焦慮、憂愁和苦悶之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企業的工作中去。當員工為企業作出了成績時,黨組織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這對員工是一種不需要成本的莫大激勵。
2.4 保障員工的安全
企業員工最大的愿望是能在一個良好而安穩的環境里工作。企業要讓員工感覺到在這里工作是最好的選擇,使他們不必為自己的職業和生命而擔憂。在一個缺乏安全保障的企業工作,員工們的工作情緒必定是心煩意亂,膽小怕事的,他們或許會整天提心吊膽地害怕厄運降臨到自己和頭上,哪有積極性可言。這就要求企業思政工作把員工的安全感放在第一,促使企業不斷改善工作條件,切實維護員工的勞動保障權利。
2.5 鼓勵員工開創性地工作
員工們如果出了一點小小差錯就挨“罵”或遭到懲罰,那么最易使士氣降落。冒險是人的好勝心理,懂得管理藝術的領導者不僅鼓勵員工勇于開拓,而且還鼓勵他們做好防錯準備。因為企業未來要依靠人們試驗的熱情,探索求知的積極性。一個不允許員工出差錯的企業,它的員工一定會謹慎從事,束手束腳,在心理上就會產生一種“恐懼感”,而這樣對于企業是十分不利的。思政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要多鼓勵員工敢于開拓,建設創新之文化,以充分發揮員工的自我潛能及才賦。
總之,關于從人的需要出發調動員工積極性的做法,是從人的本能分析得出的,著重考慮社會因素對人的需要的影響。另外,人的心理通過外界因素的作用也是可以改變的。因此,我們不能忽視外力對人的行為的影響,企業黨組織運用思政工作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同樣要體現“以人為本”的科學理念,充分認識人的需要的類型和特征,根據不同員工的不同需要進行相應的有效激勵,如此不斷地被滿足,員工的積極性就會得到持久的發揮,企業自身也必將永續發展,基業常青。
參考文獻
[1] 周三多.管理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
[2] 周菲.管理心理學[M].北方交通大學出版社,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