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傳統文化對檔案工作者的行為影響是不容忽視的,有塑造檔案工作者人格力量和支配力量的作用,但也存在著明顯的弊端。從廣義上來講,文化分為人類社會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狹義的文化則是人類活動中政治與經濟的部分。本文就人類社會中的文學、道德風尚等內容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檔案工作者 文化傳統 研究
中圖分類號:G271.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6(c)-0252-01
1 文化對檔案工作者行為研究的意義
檔案工作者道德追求大于社會索取;社會本位高于個人本位;自我修養先于對他人的服務。檔案工作者在對內、對外交往中也具有明顯的這一民族文化特征,已經延伸到人內在的精神和諧。這種文化模式既體現出中國檔案工作者群體行為的共同心理,又不為各種民族、社會不同的文化所具備,并且長期發展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相對穩定的價值體系、行為準則和共同的思想作風。
這種文化模式是聯系和協調檔案工作者行為的牢固紐帶,不僅體現出我國檔案工作者群體行為的共同心理,是其他民族不具備的。這種文化模式是檔案的靈魂所在,它將檔案工作者中的文化特質深刻的揭示了出來,有利于發展檔案事業。
(1)從中國文化背景中看檔案工作者的舉動,能夠看到目前檔案工作者舉動形成歷史的原因,可以從這一職業中解讀到優秀的民族文化的烙印,而且對我國檔案工作者所特有的思想和行為模式作出合理的解釋和描述。
(2)可以結合本民族文化傳統來正確看待和理解我國檔案工作者特有民族心理和性格。
(3)新形勢下,既可以通過檔案工作者的服務實踐來弘揚民族的優良傳統,也可以以此來發現行為中的缺點,并針對這些缺點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改進以和時代要求相符。
2 檔案工作者行為獨特的文化心態
檔案工作者的價值觀對檔案工作者的行為有著長期、深遠、持久的影響,它與社會的核心價值觀緊密相連。之所謂會影響到檔案工作者的行為,是由于道德文化中的價值觀念能對檔案工作者的行為起主導作用,是民族文化中的核心文化,而且可以協調檔案館與國家、政府部門之間、檔案館與檔案館之間的利益關系。檔案工作者對自我行為的約束與人格道德的塑造,體現出了高風亮節的行為特征要求,都是道德觀的作用。
如今很多人都是以道德的尺度來夸贊檔案工作者的行為,比如有人將檔案工作者比喻成“人梯”,體現出檔案工作者任勞任怨、艱苦樸素、甘于奉獻的人格品質。
檔案工作者的心理特色并沒有得到完全的詮釋,這種對檔案事業忠心并具有奉獻精神的行為是讓人感動的,并且這充分的體現出德理想高于物質利益的價值觀,而且它充分的將中國文化中奮發向上和積極有為的精神體現出來,也從整體上塑造了檔案工作者的風貌,是檔案工作者所具備共同的心理特征,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
2.1 道德追求大于社會索取
檔案工作者所從事的工作與現代社會中以“富貴利達”為生活目標的世俗價值觀背道而馳,這種濃重的道德之所以能夠經久不衰,是因為它在道德力量的支持下與摒棄了世俗價值觀而弘揚了社會文化價值觀。
2.2 社會本位高于個人本位
檔案工作者已天下為己任,推動社會發展的歷史使命感很強,保存和傳播了黨和國家重要的檔案文獻以及珍貴的文化遺產、優秀的文化思想,將未來的發展社會看的比自身的付出要要重得多,行為中反映了檔案工作者群體的性質。
2.3 自我修養先于對他人的服務
每個檔案工作者的心理品質中,自強不息、積極向上以及剛毅的性格是主流,廢寢忘食、樂以忘憂是檔案工作者服務的標準。
3 檔案工作者交往中的文化特征
文化包括人類社會中的物質和精神兩方面,即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另外文化則是指與政治、經濟等并列為人類社會活動之一部分,即關涉人類社會生活中的文學、道德風尚等精神方面的內容。我們民族心理比較傾向于“和諧”與“仁愛”,這些民族文化特征也在檔案工作者對內和對外的交往中得到了明顯的體現,和諧不僅強調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以和為貴”,人與環境的“天人合一”,并且擴展到了人內在精神的和諧,這種文化對歷代檔案工作者的服務思想、方法、途徑中影響深遠。和為貴的文化觀念強調的是檔案服務過程中的情感因素,突出的是對檔案利用者的“愛”。它具有這些特征:“融”,也就是融合狀態,也就是站在利用者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在服務上表現為良好的溝通,融洽的交流。“情”,在日常工作中只有充分的發揮情的效應,才能使服務功能得以充分的發揮,抓住服務的最佳時機并發揮出最好的效果。
中國傳統文化事物的統一與相互聯系,主張求同存異,使檔案工作者將利用者看成是和自己統一的整體,而并非對抗力量。所以應該追求和諧。行為氣質上表現為:穩健、溫良、平和已經體諒,不任由自己的感情來發泄情緒,保持內心的平穩,增加服務工作的正效應,減少副作用。
4 現實對檔案工作者傳統道德文化的沖擊
從目前的社會發展現實來看,中國傳統的文化,對檔案工作者上人格力量的塑造與支配力量是不可估量的,而且有值得肯定與弘揚的一面,但傳統文化弊端的暴露也是比較明顯的。首先,社會雖然重視了檔案工作者的高層次道德追求,卻忽略檔案工作者的物質要求,表彰檔案工作者方式很多都是以艱難困苦作為必備條件。其次,傳統文化中的“和”在檔案工作中體現出來的是消沉的一面,是為了追求平衡的人際關系,采用克制、包容的方法。在服務中表現為消沉妥協,缺乏積極主動性,具有保守性。因為檔案工作者普遍存在息事寧人的心態,不善于正確的處理各種沖突,當在服務的過程中遇到事端時通常為了平息沖突而以降低服務水準作為代價。
檔案工作者通常不擅長表達自己的情感,長期的壓抑而導致了內斂、含蓄、沉穩的性格,內心的自責會產生嚴重的焦慮和挫敗感。
由于檔案工作者的內心普遍存在著“息爭”心態,缺乏對沖突的正確認識和恰當處理,服務當中出現矛盾時以調合甚至降低服務水準為代價來平息檔案工作者與利用者之間的沖突。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來看,人們為了適應生存需要改變環境以及對自身的行為進行調整。同時對傳統的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耙,以使人類獲得更好的發展。首先我們應該堅持傳統文化的“繼承性行為”,轉變那些落后的思想,端正價值導向,不盲目因各種觀念的影響而去膨脹不切實際的欲望,吸取傳統文化中的精髓,保持一個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明顯對社會職業行為造成了普遍的影響,沒有充分微妙的在檔案工作者的行為得以體現。檔案工作者和其他社會職業與群體的不同職業特點缺乏明顯的區別,“道德、表衰以及和諧”是檔案工作者群體行為中中華文化的理想人格,同時,將民族精神和走向世界的時代意識充分的體現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