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母乳喂養、混合喂養、人工喂養的方法對社區家庭嬰兒的喂養護理提出了指導,旨在為社區家庭如何科學正確的喂養嬰兒提供借鑒。
關鍵詞:嬰兒 喂養 家庭護理
中圖分類號:R7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6(c)-0235-01
兒童是祖國的希望,也是家庭的希望,每個家長都希望給自己的子女享受最好的養育照護,尤其是給予嬰幼兒最好的營養。但是許多的父母不了解孩子的身體發展規律,不知道如何科學地喂養孩子,為此本文以社區家庭嬰兒的喂養方式做如下指導。
1 母乳喂養
母乳喂養是指用母親的奶水喂養嬰兒的方式,母乳喂養對于母體及新生兒均有積極的作用。新生兒純母乳喂養是世界衛生組織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全力提倡的科學育兒法,是保障兒童健康成長的最基本措施,已被廣大產婦所接受[1]。
1.1 方法指導
(1)哺乳前準備:每次喂奶前產婦應用香皂洗凈雙手,用清水擦凈乳房和乳頭,母親及嬰兒均取一個舒適的姿勢,最好坐在直背椅子上,如會陰傷口疼痛無法坐起哺乳,可取側臥位,使母嬰身體緊密相貼[2]。
(2)哺乳時間:一般產后半小時開始哺乳,此時乳房內乳量雖少,但通過新生兒吸吮動作可刺激乳汁分泌。產后1周內,是母體泌乳的過程,哺乳次數應頻繁些,每1h~3h哺乳1次,開始每次吸吮時間3min~5min,以后逐漸延長。但不要超過15min~20min,以免使乳頭浸漬、皸裂而導致乳腺炎[2]。
(3)哺乳方法:哺乳時,母親一手懷抱嬰兒,使其頭、肩部枕于母親哺乳側肘窩部,另一只手先擠壓乳暈周圍組織,擠出少量乳汁以刺激嬰兒吸吮,然后拇指和其余四指分別放在乳房上、下方,手掌托住乳房,在喂奶的過程中,讓寶寶充分含住乳頭和乳暈的大部分,這一點非常關鍵,否則光靠叼住奶頭吸吮是不可能得到乳汁的,而且寶寶為了得到乳汁會拼命的去吸吮乳頭,母親會感到鉆心的疼痛,乳頭也會吮破[3]。當奶流過急,嬰兒有嗆、溢乳時,可采取食、中指輕夾乳暈兩旁的“剪刀式”哺乳姿勢。哺乳結束時,用示指向下輕按嬰兒下頦退出乳頭,避免在口腔負壓情況下拉出乳頭造成局部疼痛或皮膚損傷。哺乳后,擠出少許乳汁涂在乳頭和乳暈上。
1.2 注意事項
(1)哺乳時應左右輪換,先吸空一側乳房再換另一側,下次哺乳應從上次哺乳時最后被吸的一側乳房開始,應把乳房內乳汁排空,以利乳汁再分泌[4]。
(2)每次哺乳結束后,都應將嬰兒抱起輕拍背部1min~2min,排出胃內空氣,以防吐奶。
(3)哺乳后產婦佩戴合適棉制乳罩,乳罩要勤換并保持清潔和干燥。
(4)由于夜間哺乳次數相對較少,可引起奶脹,此時可用濕毛巾熱敷乳房后,進行按摩并擠出多余的乳汁。
(5)哺乳期以10個月至1年為宜。
2 人工喂養
人工喂養是指母親因母乳不足、 患感染性疾病或其他原因不能喂哺嬰兒母乳時,采用牛乳、羊乳等乳制品或其他乳類、代乳品喂養嬰兒的方法。一般選擇更接近于母乳的多種配方乳,滿足嬰兒不同時期的生長發育[5]。奶品的種類有牛乳、配方奶粉、全脂奶粉、羊乳等。其中配方奶粉中含有嬰兒所需的大部分營養素,酷似母乳因此最好的代乳品[6]。
2.1 方法指導
(1)根據寶寶的情況選用合適的奶粉,早產兒要選用降低維生素、脂肪等營養素比例,增加DHA、牛磺酸等營養素的早產兒配方奶粉;4~6個月的寶寶要選用不含淀粉、蛋白質含量適中、易消化吸收的配方奶粉;6個月~3歲的寶寶最好選用適于較大嬰兒食用的配方奶粉和成長奶粉。
(2)根據寶寶月齡和體重酌情配制合適的奶量,在嬰兒出生的最初幾周,每天的喂奶量應大約為體重的1/5,2~4個月時約為體重的1/6,6個月大時大約等于體重的1/7,7~12個月大時大約為體重的1/8。在調配配方奶時,按容量一般可在1份奶粉中加入4份水。喂養新生兒需少量多次,隨著嬰兒長大,奶量要逐漸增加。如果嬰兒吃得少,下次就要多喂些,或下次提前喂奶,特別是在嬰兒表現饑餓時。每次嬰兒吸吮的時間應為15min~20min。
2.2 注意事項
人工喂養同母乳喂養一樣,需要正確的哺喂姿勢及方法。尤應注意如下幾點。
(1)選用大小合適的奶嘴。奶嘴的軟硬度與奶嘴孔的大小應適宜,奶孔不宜過小或過大,以奶瓶倒置時液體呈滴狀連續滴出為宜。
(2)調制溫度適宜的乳液。乳液溫度應與體溫相似。哺喂前先將乳汁滴在成人手腕掌側測試溫度,若無過熱感,則表明溫度適宜。
(3)避免吸入空氣。哺喂時持奶瓶呈斜位,使奶嘴和奶瓶的前半部充滿乳汁,防止小兒在吸奶同時吸入空氣。哺喂完畢輕拍小兒后背,促使其將吞咽的空氣排出。
(4)保證食具衛生。在無冷藏條件下,乳液應分次配制,每次配乳所用奶具等應洗凈、消毒。
(5)及時調整嬰兒乳量。嬰兒食量存在個體差異,在初次配乳后,要觀察小兒食欲、體重以及糞便的性狀,及時調整乳量。小兒獲得合理喂養的標志是發育良好,二便正常,食奶后安靜[7]。
3 混合喂養
指母乳分泌不足時,添加牛奶或其他代乳品共同喂養。
3.1 方法指導
母親可在每次喂乳后加一定量的牛奶,或者在1日內完全用牛奶喂養。目前,認為喂母乳后加喂牛奶的方法較好,因為可以防止母乳量迅速減少。也可交替喂牛奶喝母乳。一般盡量選擇在夜間為母乳,一是方便;二是夜間哺乳可促進乳汁的分泌。
3.2 注意事項
混合喂養除掌握人工喂養和母乳喂養的方法外,尤應注意如下幾點。
(1)母乳和配方奶粉盡量避免混在一起喂給寶寶吃,如果寶寶喝不完的話不僅浪費了珍貴的母乳,還使母乳和配方奶粉的成分發生變化。
(2)剛開始使用配方奶粉喂養時,寶寶不習慣喝很正常,最初幾次可將調好的配方奶稍微稀釋,或者酌情加入適量的母乳,也可以在奶嘴上涂幾滴母乳,使寶寶逐漸習慣配方奶粉的味道。
(3)混合喂養的寶寶需要補充水分,可以在兩餐之間,也可以在洗完澡、日光浴、空氣浴后。
參考文獻
[1] 王麗雅,張翠玉,孫秀利.影響新生兒母乳喂養的相關因素[J].中國醫藥導報,2008,5(8):160.
[2] 鄭修霞.婦產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72.
[3] 孫榮杰.倡導母乳喂養的健康教育與指導[J].中國實用醫藥,2010,5(32):272.
[4] 賈彩玲,郭子澤.淺談怎樣實現產后純母乳喂養[J].基層醫學論壇,2012,16(2):147.
[5] 費秀珍.人工喂養的方法[J].中華護理雜志,2006,41(4):381.
[6] 純冰.點點滴滴都是愛—— 漫話人工喂養[J].母嬰世界:20.
[7] 崔焱.兒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