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 晴
如果你每天對某個人噓寒問暖卻從未被感謝,心中作何感想?如果你為某人提供食物、衣服和遮風避雨之處,卻仍然得不到一句謝語,又會覺得如何?
大部份人會不高興,甚至再也不給那個人任何東西,畢竟,連簡單幾句道謝都不懂的人,根本不值得付出,是吧?
但是當你的父母為你這么做,似乎就變成是應該的,有時還會被你挑剔,為什么?因為你認為那是理所當然,對嗎?這就是問題所在。
當你認為你的父親賺錢養家是理所當然,你便覺得說聲感謝是多余的。當你認為你的母親忙碌家務是理所當然,你便懶得主動幫忙洗個碗、拖個地。當你認為你的父母噓寒問暖是理所當然,你就不會感恩,甚至還嫌他們嘮叨。
這故事你或許聽過:有個女孩跟媽媽大吵了一架,氣得奪門而出,決定再也不要回到這個討厭的家了!一整天,她都在外面閑逛,肚子餓得咕嚕咕嚕叫,但偏偏又沒帶零用錢出來,可又拉不下臉回家吃飯。一直到了晚上,她來到一家面攤旁,聞到了陣陣的香味,真是好想吃一碗,但身上又沒帶錢只能不住地吞口水。
忽然,老板親切地問:“小梅,你要不要吃面啊?”她不好意思地回答:“嗯!可是……我沒有帶錢……”老板聽了大笑:“哈哈,沒關系,今天就算老板請客吧!”
女孩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坐下來。不一會兒,面來了,她吃得津津有味,并說:“老板,你人真好!”
老板說:“哦?怎么說?”女孩接著回答:“對啊!我們素不相識,你卻對我那么好,不像我媽,根本不了解我的需要和想法,真氣人!”
老板又笑了:“哈,小妹,我才不過給你一碗面而已,你就這么感激我,那么你媽媽幫你煮了二十幾年的飯,你不是更應該感激她嗎?”
被老板這么一講,女孩頓時有如大夢初醒,眼淚瞬間奪眶而出!顧不得還剩下的半碗面,立刻飛奔回家。
才到家門前的巷口,就遠遠地看到媽媽焦急地在門口四處張望,她的心立刻揪在一起!有一千句、一萬句的對不起想對媽媽說。還沒來得及開口,只見媽媽已迎上前:“唉呦!你一整天跑去哪里了啊?嚇死我了!來,進來把手洗一洗,吃晚飯了。”
這天晚上,這個女孩才深刻體會到媽媽對她的愛。
很多時候,我們對外人通常都比對家人更溫柔體貼。朋友關心你,你會心懷感激,一旦回到家,同樣關心的話就變成管太多;有人請你吃頓飯或幫個小忙,你感到心頭溫暖,但為你做最多的人你卻熟視無睹。
我想起一篇題為《路燈》的文章:“許多個夜里,回家的路上,你經過那盞路燈,但也只是經過而已。你從不曾發現它為你照亮了前路,反正它一直都站在那里,它的存在如此理所當然。這時你驀然明白,這盞默默守候在你的歸途上的燈,曾經讓你忘了夜的黑。”
想想看,你周遭有沒有這樣的人,一直默默為你付出,你卻連聲道謝都沒有。你在等什么?
我們通常不會在對方生前,而往往是等人死后才驚覺到,有很多話來不及說,想表達感謝還留在心里……為什么不現在就說?
我們很少對親人表達感激的原因有好幾個。我問過學生,一般聽到的借口都是:“他們應該知道我的感覺,不需要我親口說出吧!”還有“有時我也想說,可就是不好意思!”更糟的是“都那么熟了,有什么好說的!”可是當我問他們是否喜歡受到別人的肯定和感謝時,十之八九的答案都是:“很喜歡。”這就對了!
每個人終生都盼望可以得到別人的認可,你不也是嗎?尤其是得到父母、配偶、子女與朋友的認可。他們也一樣。然而鼓不敲不響,你不說出來,誰知道?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