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比利亞當代藝術中心展出
“臉譜交流·北京”攝影展
作為2011年西班牙國際攝影節的主題展,“臉譜交流·北京”這個旗幟性的大型項目首次在北京伊比利亞當代藝術中心呈現,旨在延續肖像與交流這種在人類日?;顒又衅毡榇嬖诘囊饬x?!澳樧V交流·北京”項目匯聚了30位重要藝術家參展。這些來自于世界各國的藝術家,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的創作方式,但都以共同的目標來探索肖像理解方式的多重含義。不可否認,在語言領域,早已開始運用面孔之間的形象來溝通,去表示不同實體之間的對話,顯示了臉譜以及肖像在語義學中的現實功用。臉譜作為人類相互之間交流的工具,當它以肖像作為界面出現,試圖與觀看者的臉譜進行交流,相互之間通常會存在這種交流后的意義:觀看者對肖像中所蘊含的信息加以處理,在注視肖像的同時,也會反過來將自身的理解和闡述投射到肖像的臉譜上。
塞萬提斯學院西班牙攝影展
《馬德里當代藝術博覽會掠影:二十五年影像藝術中的西班牙》展覽在北京塞萬提斯學院舉行。伴隨馬德里當代藝術博覽會走過30年的西班牙知名攝影師們通過攝影作品集展現他們的藝術視角。馬德里當代藝術博覽會是西班牙最重要的國際當代藝術展,也是歐洲最著名的藝術盛事之一。此次影展展現關于馬德里當代藝術博覽會的豐富的攝影作品,其中包括了從博覽會搭建到閉幕期間的圖片,反映了他們從不同的視角、用不同的著眼點審視馬德里當代藝術博覽會和對藝術表達的各種解讀。
亦安畫廊展出荒木經惟作品
北京798藝術區亦安畫廊上月完成了《花兒——荒木經惟個展》的展出。日本著名攝影師荒木經惟拍攝花朵十分具有自己的個人特色,這次展覽展出的就是這位世人眼里的“情色攝影大師”所拍攝的各種與“花朵”相關的作品?;哪窘浳┑钠拮雨栕釉诒辉\斷出患有子宮腫瘤后,醫生說最多只剩半年生命了,“我幾乎每天都抱著花束到醫院看她,因為,我太愛陽子了。”而如今,陽子已經去世多年,看著“花兒”展出作品,荒木說,這些花現在看來有股懷念的感覺。
英國野生生物攝影年賽2011年度獲獎作品巡展
北京動物園拉開帷幕
“英國野生生物攝影年賽”2011年度獲獎作品全球巡展——中國站在北京動物園科普館完成首站展出?!坝吧飻z影年賽”由英國BBC《野生動物》雜志與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聯合舉辦,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最有影響的野生生物攝影比賽,旨在鼓勵全球的專業和業余攝影師記錄自然的奇觀和多樣性,并以此來強調自然的美及其重要性?!耙靶灾袊敝吧鷦游飻z影師奚志農曾獲得2001年度該年賽“Gerald Durrell瀕危物種特別獎冠軍”,之后,又有朱永康獲得2008年“環境中的野生動物組”冠軍及西安不到10歲的小學生裴海軍獲得2010年“青少年組:10歲及以下”冠軍。2009年,該年賽獲獎作品全球巡展在北京動物園與野性中國的共同努力下引入中國,今年是該年賽獲獎作品展第四次進入中國。7月1日,巡展將在浙江博物館舉辦為期25天的第三站,也是在中國的最后一站展覽。
得色影匯邀請阮義忠舉辦講座
臺灣著名攝影家阮義忠在北京751惠普材藝工房得色影匯第四期活動中與北京影友分享了自己30年影像道路中的種種精彩片段。阮義忠在臺灣所創辦的《攝影家》雜志為當時信息相對閉塞的大陸攝影圈提供了展望世界攝影的窗口,通過這本雜志,大陸攝影師呂楠、劉錚、榮榮等一批優秀攝影師第一次有機會被推薦向全世界,這也成為了他們今日成就的重要起點。活動中,阮義忠回憶了當年投身攝影、創辦雜志、與著名攝影師們的交往等故事,在觀眾互動環節來賓與阮義忠進行了自由的交流。
光影作坊展出王身敦作品
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的視覺藝術團體光影作坊,舉辦了前路透社北京代表處首席攝影記者、前Getty圖片社中國區新聞圖片總監/首席攝影師王身敦于香港的首次個展。展出的照片是王氏離開了新聞攝影,重新獲得創作自主后,于過去數年在中國大陸目睹或感受的情景,作品用6×6膠片相機在沒有任何刻意的安排下拍攝,捕捉了生活中簡樸真實的一面,將視角回歸生活的本質,揭示改革開放及經濟發展下種種視覺隱喻,呈現藝術家對城市發展中的人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