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日文

目前,我國還沒有對汽車排放缺陷產品召回進行單獨立法,現有的《大氣污染防治法》第四章“防治機動車船排放污染”中也沒有關于汽車排放缺陷產品召回的條文。因此,為了早日建立我國的汽車排放缺陷產品召回管理體系,首要任務就是要參照美國等國家的相關法規,制定出符合我國國情的汽車排放缺陷產品召回制度。
筆者認為,汽車排放缺陷產品召回制度的制定可以通過下列兩種途徑之一來實現:修訂《大氣污染防治法》,在該法規的第四章“防治機動車船排放污染”中添加汽車排放缺陷產品召回的內容,從而完善機動車排放污染防治的法律規定;制定新的汽車相關法律,如《汽車排放缺陷產品召回監督管理條例》。
同時,汽車排放缺陷產品召回制度的順利實施不僅需要在法律和制度上加以保證,還需要各級監管部門之間科學有效的協作和管理。因此,我國在確立汽車排放缺陷產品召回管理部門時,可以借鑒美國的經驗,在相關法律上確定汽車排放缺陷產品召回的主管部門,如國家環保總局或國家質檢總局,再由政府依法授權其行使汽車排放缺陷產品召回的權利,確立主管部門的權威性。各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環保(或質檢)部門在國家環??偩郑ɑ驀屹|檢總局)的授權和領導下,結合本轄區的情況,具體實施汽車排放缺陷產品召回工作。這就明確了各級負責汽車排放缺陷產品召回的管理部門,為汽車排放缺陷產品召回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了基礎。
建立及時、高效的汽車排放缺陷產品信息系統是汽車排放缺陷產品召回工作有效運作的前提條件。一旦某些在用車車型出現排放缺陷問題,這些缺陷就可以通過車主、制造商以及檢測維修部門等一些渠道反饋到排放召回主管部門的汽車排放缺陷產品召回信息庫中,以便能夠盡快確定缺陷原因。這些收集、分析缺陷信息的系統越完善,召回工作的效率就越高,無形中為利益各方節省了寶貴的時間。
通過借鑒歐美國家的相關經驗,建議我國在建立汽車排放缺陷產品信息系統時,在以下方面加強建設:
1.建立汽車排放缺陷信息庫。
召回主管部門應及早建立全國聯網的汽車排放缺陷產品信息庫,收集和分析來自各個信息渠道的車型缺陷信息,以方便專家委員會更快、更全面、更準確地確定召回車型。
2.汽車制造商應著手建設本企業車型的排放缺陷汽車召回信息系統。
自從2004年《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定》發布之后,我國的一些大型汽車制造商紛紛開展汽車產品的質量預警、信息管理和產品可追溯系統等汽車安全召回機制的建設,希望這些機制能夠拓展到未來實施的汽車排放缺陷產品召回中,為車輛排放缺陷信息的快速獲得創造條件。
3.加強檢測和認證部門的汽車排放缺陷信息管理。
目前上海、天津和長春等地都具有國家級的汽車排放檢測機構,主要是承擔國家工信部的產品公告管理試驗、國家認監委的3C認證試驗和產品出口認證檢測。對于在用車的排放管理,國家級檢測機構需要與車輛安檢機構共同建立排放缺陷產品信息庫,并加強檢測人員的業務培訓和檢測規章制度建設,從源頭上杜絕人為因素造成的排放缺陷信息不實的現象,并詳實、準確地記錄、分析排放缺陷,從而及時、準確地把車輛排放缺陷產品信息反饋給汽車排放缺陷產品召回主管部門。
目前,我國已實施國IV標準,并且實施車輛加裝車載診斷系統(OBD)。因此,我國應采取相應的對策以保證OBD系統的正常實施。
1.積極地跟蹤研究國外OBD相關技術、標準的最新進展和實施經驗,為OBD技術在我國的順利推廣找準方向;
2.從長遠打算,國家有關部門應組織科研單位研發出一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OBD系統,從而打破國外的技術壟斷,降低國產車采用OBD技術的成本,以便從根本上解決未來OBD技術國產化發展的問題,而不是僅僅依賴于國外的技術和標準;
3.政府要加強對燃油品質的要求和控制,在全國范圍內提高和規范燃油品質,要重點降低燃油中影響OBD系統功能正常發揮的硫、烯烴等的含量;
4.維修行業必須實施全國范圍的OBD技術培訓,培養專業的維修人員,汽車制造商必須建立完備的維修程序,并建立授權維修服務中心;
5.加強對OBD技術的宣傳,使車主認識到安裝OBD系統的目的和正確處理故障報警的方法,以便在OBD報警時,車主能自覺地送故障車輛進行維修,而不是對OBD報警置之不理。
目前汽車排放缺陷產品召回制度在我國還處在研究和論證階段,為了早日引入汽車排放缺陷產品召回制度,建議我國相關的主管部門積極地采取以下具有建設性的措施:
1.加緊研究和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使排放缺陷汽車召回制度的實施有法可依。
我國現行的《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定》中只對汽車的安全性方面提出了要求,而在《缺陷汽車召回監督管理條例》 (征求意見稿) 第五十一條(參照條款)中提到,汽車環保召回參照本條例執行。對于具體的操作細則,建議盡快出臺《汽車排放缺陷產品召回監督管理條例》,以完善我國現有的召回制度。
2.政府應授權成立汽車排放缺陷產品召回管理部門,構建明晰的汽車排放缺陷產品召回管理網絡。


我國現行的管理制度存在嚴重的多頭管理、權責不明的現象,會給召回工作帶來不便。根據美國經驗,汽車排放缺陷產品召回制度的實施只有明晰各部門間的權責,才能使汽車排放缺陷產品召回工作的環節更少、效率更高。因此,授權成立汽車排放缺陷產品召回主管部門并設立各級管理機構,從而構建一個權責分明的管理網絡,對汽車排放缺陷產品召回工作至關重要。
3.加強汽車相關行業的基礎設施建設。
我國目前一些和汽車相關的行業,如石化行業、汽車維修業、汽車檢測認證機構等,無論在技術上還是在管理制度上都與汽車排放缺陷產品召回制度的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而這些行業是決定汽車排放缺陷產品召回制度能否正常運作的基礎條件。因此,我國在正式引入汽車排放缺陷產品召回制度之前,應盡快加強這些汽車相關行業的基礎設施建設,為汽車排放缺陷產品召回制度在我國的成功實施創造良好的基礎。
4.汽車企業應提高排放控制的技術水平,并積極探索汽車排放缺陷產品召回的應對機制。
我國的汽車排放控制技術水平與國外相比還比較低,這就會直接影響在用車的排放達標率,從而引發在用車的大量召回,給我國剛剛起步的汽車行業帶來沖擊。因此,汽車企業應大力引進和開發新的汽車排放控制技術,以滿足日益嚴格的排放標準。此外,為了應對未來可能實施的汽車排放缺陷產品召回制度,汽車企業也應積極研究國外企業先進的汽車排放缺陷產品召回管理經驗以及我國相關制度制定的動向,及早在企業內部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汽車排放缺陷產品召回因應機制。
5.建議走“先重點地區試點,再全國范圍推廣”的實施路線。
國外經驗表明,汽車排放缺陷產品召回制度的實施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實現的,需要相關的法律法規、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汽車排放控制技術等條件作支撐。只有上述條件成熟了,汽車排放缺陷產品召回制度才能夠順利地實施,并取得應有的排放控制效果,否則,將會造成適得其反的結果。我國目前各個地區的發展很不均衡,一些發達地區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實施汽車排放缺陷產品召回的條件業已成熟,而一些欠發達和偏遠的地區,實施召回制度的條件還比較差甚至還未建立相應的基礎設施。因此,建議國家相關主管部門采取“先重點地區試點,再全國范圍推廣”的汽車排放缺陷產品召回制度實施策略,這樣既可以滿足一些發達地區的環保要求,為其它地區積累汽車排放缺陷產品召回制度實施的經驗,又可以為落后地區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贏得寶貴的時間,從而為其早日實施召回制度創造條件。
6.大力宣傳和普及汽車排放缺陷產品召回知識。
目前我國民眾對汽車安全問題已很熟悉,但對汽車環保的概念卻很淡薄。隨著PM2.5這個專有名詞逐漸被公眾熟知和關注,我國相關部門應利用國內各種媒體和教育手段,對汽車環保和汽車排放缺陷產品召回知識進行宣傳,使國內的汽車制造商和消費者的環保意識不斷增強,對汽車排放缺陷產品召回制度在我國的順利實施將是一個巨大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