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文德 董愛蓮
胺碘酮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療效觀察
賀文德 董愛蓮
目的觀察使用胺碘酮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我院于2008年4月~2009年4月收治的8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對照組進行常規治療,并應用倍他樂克;觀察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應用胺碘酮。觀察兩組患者在不良用藥反應、心臟性猝死、抗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再住院率以及左室射血分數上的不同,進行比較分析。結果對照組與觀察組在不良用藥反應上的比較差異P>0.05,不具統計學意義。在抗心律失常與心功能的改善程度上,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同時,觀察組的病死率與再住院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療中,胺碘酮可以顯著改善心功能,不良反應少,有著積極的治療效果,適于在臨床領域得到進一步的推廣和應用。
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胺碘酮
為觀察胺碘酮在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臨床療效,選取我院收治的 8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我院收治8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均經心電圖、動態心電圖與心臟彩超檢查確診,且均排除合并重度電解質失衡、甲狀腺功能異常、重度肝臟疾病的可能。所有患者中,男54例,女30例;年齡5~73歲,平均66.8歲;冠心病31例,高血壓性心臟病21例,風濕性心臟瓣膜病17例,擴張型心肌病15例。將84例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2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心臟疾病等方面的資料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因而可進行組間比較。
1.2治療方法我院收治患者后,立即進行抗心衰處理,并施行常規超聲心電圖檢查,并監測動態心電圖。對照組接受常規治療,并應用倍他樂克,初期用藥劑量為6.5~12mg,用藥頻率為2次/日,一次的最大劑量不超過 50mg。患者如果出現心力衰竭加重或者早上的靜息心率低于55次/分,則應適當調整劑量,必要時停用[1]。觀察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應用胺碘酮,用藥劑量為每次服用0.2g,口服頻率為3次/日。在治療一周后,頻率調整為2次/日,治療二周后,再次調整,變為 1次/日。若發現患者的心率少于40次/分,則需停止用藥。同時,要求患者每日服用0.125mg地高辛[2]。在治療結束后,觀察兩組患者在不良用藥反應、心臟性猝死、抗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再住院率以及左室射血分數上的不同,進行比較分析。治療有效的標準依據患者的以下表現成對室性早搏降幅超過80%,室性早搏降幅超過70%,短陣室性心動過速降幅超過90%,運動時超出15次的室速癥狀基本消失以及超出5次以上的室速完全消除。
1.3統計學方法選取SPSS 13.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比較差異P<0.05時,具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與觀察組在不良用藥反應上的比較差異P>0.05,不具統計學意義。在抗心律失常與心功能的改善程度上,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同時,觀察組的病死率與再住院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患者的平均再住院次數,對照組為(3.7±0.8)次,觀察組僅為(2.2±1.0)次。具體數據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效果對比分析
臨床領域中,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又稱慢性心力衰竭,屬于心臟病發展至晚期的常見結局。該病屬于臨床綜合征的一種,其患者不宜應用某些抗心律失常藥物,因為易于引發負性肌力作用,造成不良影響[3]。然而,胺碘酮也屬上述藥物類別,但其帶來的負性肌力影響較小,可以改善心肌缺血狀況,因此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療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正是在此背景下,筆者進行了本次探討,發現接受胺碘酮治療的患者,抗室速有效率高達97.6%,遠遠高于對照組的52.4%,臨床療效顯著。經過本次研究,得出結論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療中,胺碘酮可以顯著改善心功能,不良反應少,有著積極的治療效果,適于在臨床領域得到進一步的推廣和應用。
[1]胡林驊,周俊榮,許勤華,等.胺碘酮對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室性心律失常的干預治療[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1(13):140-146.
[2]饒志榮,楊友祥,王寧生,等.充血性心力衰竭并發的室性心律失常應用胺碘酮37例臨床分析[J].臨床薈萃,2010(13):142-145.
[3]Antonio H.Madrid,Carlos Escobar,José María G.Rebollo,et al.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 as Adjunctive Therapy for Rhythm Control in Atrial Fibrillation: Results of the Irbesartan-Amiodarone Trial[J].Cardiac Electrophysiology Review,2009,7(3):671-684.
中原石油勘探局第四社區醫院,山東東明 274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