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玲
更年期與老年期女性尿路感染的對比分析
王紅玲
目的對更年期和老年期女性的尿路感染病因和臨床特點作對比分析。方法選取尿路感染 120例患者分兩組,從病因病機、臨床癥狀特點等各角度進行具體對比,并把各項檢查結果的具體數值進行分析。結果更年期女性和老年期女性尿路感染癥狀類似,合并基礎疾病多,治療后緩解率低。結論更年期女性和老年期女性尿路感染的臨床特點不同于普通人群,分析原因分型治療是必要的。
尿路感染;更年期;老年期;女性
尿路感染是臨床常見病,是指泌尿系統受到細菌侵襲引起了炎性病變。患病率達9.1%,女性多見,占90%左右,好發于婚期、育齡期、更年期和老年期,如治療不徹底,可反復發作或遷延成慢性疾病,損傷腎實質,嚴重時導致腎功能衰竭。更年期和老年期女性是尿路感染發生的兩大高峰期,更年期女性占女性尿路感染患者的10~12%,而老年女性(60歲及以上)占女性尿路感染患者的10~15%,本文對比分析這兩類患者的異同點,為臨床治療提供合理有效的依據。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08年4月至今的120例尿路感染女性患者,按年齡分為兩組,更年期組58例,年齡最大53歲,最小38歲,平均48.7歲;尿路刺激征20例,血尿4例,發熱11例,腰痛并腎區叩擊痛4例,尿失禁2例,夜尿增多31例,浮腫2例;有兩項以上反應者34例,無明顯癥狀者6例。合并腎臟疾病14例,糖尿病4例,泌尿系統結石5例,婦科炎癥6例,風濕類風濕病7例;老年期組62例,年齡最大78歲,最小64歲,平均71.4歲;尿路刺激征54例,血尿7例,發熱5例,腰痛并腎區叩擊痛7例,尿失禁8例,夜尿增多47例,浮腫8例;有兩項以上反應者 38例,無明顯癥狀者 9例;合并腎臟疾病 21例,糖尿病18例,泌尿系統結石2例,婦科炎癥4例,風濕類風濕病5例。
1.2病因病機任何細菌入侵尿道都可能引起尿路感染,但大腸桿菌多見,占60~80%,其次還有副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真菌、支原體等。致病細菌由尿道上行引起腎盂腎炎,下行可引起尿道炎和膀胱炎。
1.3臨床特點尿路感染的典型癥狀是尿頻、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癥狀,夜尿增多,尿失禁,排尿時有尿道燒灼感和腰腹部疼痛,腎區叩擊痛,發熱,體溫在38~40℃,尿液混濁甚至血尿,浮腫,常幾種癥狀并發。實驗室檢查可見白細胞升高,白細胞管型,未用抗生素前做尿中段培養可見陽性,菌落計數增高。
1.4治療方法進行積極的抗菌治療,消除誘發隱患。多飲水和靜脈補液,以增大尿量促進細菌和炎性分泌物隨尿液排出。給予磺胺甲硝唑,每日2次,每次0.1g;或環丙沙星,每日3次,每次0.2g,療程3~5天。參考細菌培養調整治療,顯效后繼續用藥3~5天,總療程15天左右,防止復發。
1.5統計學方法所有數據應用細菌耐藥性統計軟件分析。
見表1~3。

表1 兩組患者尿路感染的致病菌分布表(n)
兩組致病菌分布無統計學意義。

表2 兩組患者尿路感染治療后緩解情況表(n)
更年期組治療后緩解率高于老年期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

表3 兩組治療后尿檢結果比較表(n)
兩組治療前尿檢陽性轉陰率比較,結果顯示更年期組和老年期組無顯著異常,無統計學意義。
女性尿道在解剖結構上看,因為前尿道短,靠近肛門和陰道,使細菌容易侵入,容易潛伏,所以尿路感染的發病率較高。加之更年期月經紊亂,雌激素水平降低,老年期尿道和陰道黏膜萎縮,抵抗力降低,所以更年期和老年期女性更容易受到感染。而各種基礎疾病如糖尿病、腎功能減退、腎盂腎炎等,細菌由血液侵犯腎皮質,引發炎癥,部分患者則沒有明顯臨床癥狀,都是易感和不易治愈的主要原因,容易忽視和誤診、漏診。而長期使用抗生素,細菌產生耐藥性,免疫力低下,則反復發作,難以治愈。在治療尿路感染時,要重視基礎疾病,重視非典型的癥狀,結合尿檢結果,針對治療,必要時加用雌激素輔助,提高治愈率,預防再次感染復發。
[1]何曉峰,張琥,劉蔚,等.更年期和老年期女性尿路感染的臨床與病原學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8(23):3282-3284.
[2]姚文娟,趙新紅.老年女性慢性尿路感染臨床分析[J].華北煤炭醫學院學報,2011,13(3):384-385.
[3]李慧玲,林雅芝.左氧氟沙星片聯合三金片治療婦女更年期尿路感染的臨床觀察[J].海峽藥學,2011,23(4):112.
河南省禹州市婦幼保健院,河南許昌 46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