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民
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不同手術治療方法的療效分析
王 民
目的對比分析不同方法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的臨床效果,為今后的臨床治療提供參考依據。方法抽取80例患有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的臨床確診患者病例,將其分為A、B兩組,分別采用胃大部切除術和穿孔修補術進行治療。結果B組患者經過治療后的穿孔癥狀改善情況明顯優于A組;手術治療所用時間和接受治療的總住院時間明顯短于A組;圍手術期內出現并發癥的例數明顯少于A組;在手術結束后的存活率明顯高于A組。結論采取合理的穿孔修補術對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理想,值得推廣。
胃大部分切除術;穿孔修補術;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
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潰瘍病的并發癥,也是臨床外科最常見的一種急腹癥,臨床上對該類患者進行治療的方法以手術為主。具體的手術治療方式主要包括穿孔修補術及胃大部分切除術兩種[1]。研究中出于對不同方法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的臨床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為今后的臨床治療提供參考依據為目的,將搜集的患者病例展開分組治療,并對治療效果予以合理對比,現匯報如下。
1.1一般資料自2009年6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臨床患者80例,分成A、B兩組,各40例,在A組中有男18例,女22例;年齡19~81歲,平均為(45.3±13.2)歲;在B組中男19例,女21例;年齡21~82歲,平均為(46.1±14.3)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如性別和年齡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統計學意義。所有患者均符合臨床診斷標準。
1.2方法將A、B兩組患者分別實施胃大部切除術和穿孔修補術展開治療。而后對比分析這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觀察指標為:治療有效率和治療時間等。
1.3療效評定標準治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穿孔病灶獲得成功修復;有效:臨床癥狀明顯減輕,穿孔病灶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無效:臨床癥狀未發生任何好轉,穿孔病灶沒有獲得任何控制[2]。
1.4數據處理研究中所得到的相關數據采用SPSS 14.0統計學數據處理軟件進行處理分析,針對計數資料和組間對比進行t檢驗和χ2檢驗,并在P<0.05時視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統計發現,A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80.0%,B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95.0%。顯然B組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A組(P<0.05);B組患者手術時間為(59.7±11.6)min,住院時間為(7.8±0.9)d,與A組比較均存在顯著優勢(P<0.05)。詳見表1、2。

表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時間情況比較
臨床研究認為具有以下特征的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患者更適合采用穿孔修補術進行治療:①患者年齡較大,體質比較弱或存在比較嚴重的合并癥,不能耐受更加復雜的臨床手術治療;②小兒及青少年患者,以及一些沒有明顯潰瘍病史,手術過程中發現潰瘍相對比較柔軟的患者;③合并出現感染、中毒性休克、臟器功能嚴重不全、糖尿病的患者;④存在藥物性或醫源性潰瘍穿孔癥狀的患者;⑤出現飽腹穿孔且穿孔的時間相對長、腹腔的污染程度相對較重的患者[3]。對臨床病例進行嚴格的篩選是采用單純穿孔修補術進行治療后再配合正規藥物治療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前提,可以使潰瘍的愈合率明顯提高,并發癥減少,患者預后得到顯著改善。盡管該項手術治療方式具有上述幾大優點,且采用胃大部分切除術進行治療后患者的臨床死亡率及并發癥發生率相對較高,但對于臨床上的部分患者仍采用胃大部分切除術進行治療,比如患者年齡不足60歲、穿孔發生的時間不足 12h、患者沒有出現明顯的休克和衰竭征象、患者沒有潛在的心肝肺腎等臟器疾病、病灶的體積相對較大。綜上所述,對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采取穿孔修補術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有效提高了治療有效率,并縮短了手術和住院時間,操作簡單,安全有效,顯著改善了患者的康復水平,值得臨床推廣。
[1]黃江龍,衛洪波,鄭宗衍.消化性潰瘍急性穿孔 326例臨床分析[J].新醫學,2007,38(19):583-584.
[2]黃國徽,李玉勤,袁德漢.150例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手術的臨床療效——單純修補和胃大部切除對比分析[J].熱帶醫學雜志,2008,18(17):690-691.
[3]徐佩松.單純修補時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遠期療效觀察[J].中國基層醫藥,2009,16(18):1401-1402.
河南省商丘市第四人民醫院,河南商丘 47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