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志心
她慈愛而威嚴,溫柔而潑辣,熱情而冷靜,全身洋溢著青春的魅力與生命的活力。她平凡而偉大,普通而崇高。她是一位慈母又是一位嚴父。她就是賽珍珠的長篇小說《母親》中的母親形象。
她的臉蛋寬圓,嘴唇豐滿,眼睛烏黑而明亮,皮膚泛著暗紫而健康的色彩。她慈愛而威嚴,溫柔而潑辣,熱情而冷靜,全身洋溢著青春的魅力與生命的活力。她平凡而偉大,普通而崇高。她是一位慈母又是一位嚴父。她就是賽珍珠的長篇小說《母親》中的母親形象。
我國古代最早的哲學著作《周易》中的坤卦就是母親形象的體現。“坤”是伸的意思,也是順的意思。它是地氣舒展的形象。坤卦全部是陰爻,將兩個坤卦的卦象重疊,成了六十四卦中的坤卦。它是由六個陰爻組成的純陰卦,是陰柔之美的結晶。坤為地,地為母。坤卦的卦象就是母親的形象。它的最大特點是柔順。通過柔順展示她的陰柔之美。《母親》中的母親是一個溫柔的賢妻良母。她身上閃耀著中華婦女傳統美德的光芒——慈孝敬。她的慈悲精神、仁愛精神、犧牲精神令人感動。“當她第一個孩子出生時,她可是不能忍心聽到孩子的一點點哭聲,那時候,她總以為母親是必須使孩子安詳的,所以每當孩子哭了,她一定丟開一切工作,去給孩子喂奶。”(第5頁)由于操勞過度,她瘦得皮包骨頭,但奶水還是很多。“這個女人是專為孩子,盡自己母親的天職,毫無保留地摧殘著自己的身體,只為了孩子的需要而盡可能地犧牲。”(第54頁)孩子能吃飯了,總是把田里最好的東西給孩子們吃。在夜里,“她對一切都很溫存。她用那熱情的愛意,接受向她有所需要的男人。又很慈祥地照顧孩子們,就連夜里老太婆咳嗽,她也是很溫柔地起身,拿水給她喝。甚至牲畜在夜里打鬧,她也會平靜地向它們說:‘安靜些睡吧,天還早呢。牲畜聽見她那關愛聲音,也都會停息了爭鬧,靜靜地睡覺了。”(第12頁)這段文字集中表現了她的陰柔之美。對孩子,對丈夫,對婆婆,乃至對牲畜都充滿了關愛。她對三個孩子都很愛,特別是對瞎眼的殘疾女兒的始終如一的愛,更顯示了一個母親的偉大愛心。《坤卦·用六》:“利永貞。”貞,正也。利永貞,利在永遠正直純正。她為使孩子與家庭快樂,付出了艱巨的勞動與痛苦,自己的身體受到了巨大的摧殘,“操勞過度,一天天地瘦下去,現在身上只剩下皮包骨,皮膚曬得又粗又黑”(第54頁),“她的乳房漸漸地小而干癟”,“她的眼皮下皺紋,皮膚曬得像黑炭一般”。(第129頁)她為孩子和家庭犧牲了自己的青春美麗,乃至健康。她把孩子們的快樂,建立在自己長期痛苦的基礎上。孩子們的快樂就是她自己的快樂,這是一種多么崇高的自我犧牲。這就是“坤”的“厚德載物”精神。丈夫的出走,是她人生的轉折點。她在家里是一個好兒媳,她對家里的婆婆很孝順,“把老太婆當作自己另一個孩子看待”(第17頁)。她在家里也是一個好妻子。她把家務全包下來,而且還幫丈夫干田里活。她與丈夫也會斗嘴,但“在母親心里還是深深地愛著他呢”。“就連男人吵架也是有趣味的,因為更可以增添他們的夫妻恩愛”(第16頁)然而這種恩愛生活并不長久,她丈夫還是不告而別,出走了。究其責任,并不在于母親,而在于男人。原來她的男人是“一個天生喜歡愛玩樂的人”(第32頁),他愛虛榮,愛漂亮,愛穿,愛金戒子,愛賭,愛嫖妓。她苦口婆心的勸誡,都沒有用。最后,他還是拋開家庭,拋開妻子兒女,偷走了藏“在土墻疑縫里的東西”,“穿著那件又新又美的藍布長衫”,一個人神秘地失蹤了。丈夫的出走,母親的性格則表現出了她的另一面——陽剛之美。首先,她頂住了巨大的輿論壓力。她巧妙采用“編故事”“寫來信”“匯款”等方法,暫且瞞過了孩子與婆婆,也封住了村上“嚼舌頭”女人的口,“掙回自己受羞辱的面子”,捍衛了自己的“自尊心”,從而顯示了一個農村婦女不尋常的智慧與才能。其次,她頂住了內心巨大的痛苦。當她確定男人確實是走了,開始是“一陣暈眩”,接著是苦苦的盼望與思念。她沒有地方可以訴說,一切痛苦只能一個人忍受著,暗暗流著淚。最后,她頂住了生活的壓力。三個孩子,一個婆婆,加上自己,共五口人,全靠自己養活。家里的儲蓄,全部被男人帶走了,剩下的只有自己的一雙手。家里家外,里里外外一把手。她忙得“滿臉的汗水與泥灰,成了大黑臉”,“一天天地瘦下來”,“皮包骨”。“她的腦筋,只完全地傾注在田里的莊稼上”,起早帶黑的勞動,居然奇跡般地養活了一家人。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啊!她是一個剛強的女人,一個沒有被生活的擔子壓垮的女人,具有陽剛美的一個女人。但我們不能忘記,她又是一個具有陰柔美的女人。在情欲面前一度敗退了下來,她經不住收租管事的誘惑,上當受騙,甚至懷上了孕。古人云:“食色,性也。”這是人的本性,因為她是一個女人,一個活生生的女人,一個還“不到三十五歲”的女人。“她還是感覺到她那火熱的情欲,仍然急著等待將會發生的事,因為她完全被饑餓的情欲所呑沒。”(第104頁)我們不能用封建倫理來苛求她,非議她。賽珍珠所以寫出這一點,這恐怕和她的西方的戀愛觀是分不開的。在今天看來,這沒有什么了不起。但在那個時代,可是不簡單啊。我認為,這是她對封建禮教的不自覺的反叛。我們不能要求她成為一個封建“女圣人”。不過,母親畢竟是母親,她沒有文化,封建意識還是有的。她一直認為這一次失身是自己的“罪惡”“罪孽”,為此而懺悔。當她到了四十三歲,“已經不再是年輕女人了。對于母親,世界上已不再會有令她心動的男人了,只有三個孩子,是她的全部,其中還有一個瞎眼的寶貝女兒。”(第128頁)男人出走足足有十二年了,因為這么多年來,在強烈的陽光下做工累的,使“她的乳房漸漸縮小而干癟”,“眼皮下布滿皺紋,皮膚曬得像炭灰一般”(第129頁)。“她喜歡在地里做工,涼風吹著汗濕的衣衫,回到家里,雖然很疲憊,但這種日子實在很甜蜜。”(第130頁)從外貌到內心,她又回歸到了母親的本色。我們說,母親是個坤卦,隨著人生的變化,卦象也是在不斷變化的。由坤為地變成地天泰。泰卦是上地(坤)下天(乾)。上三爻為陰,下三爻為陽,有三陽下交于三陰、陰陽和融而萬物通泰之象。也就是大家常說的“三陽開泰”“三陽交泰”。所以,泰是安泰、開泰的意思。乾是內卦,坤是外卦。乾是剛,坤是柔,外柔內剛。泰卦是三陰三陽組成,是陰柔美與陽剛美的結合,外柔內剛,正是母親形象的生動寫照。她的小兒子之死,是母親的形象發展到光輝頂點的里程碑。她的小兒子,是他的最愛。“他是母親孩子們中頂俊的一個,像極了他的父親,就像小公雞像老公雞一樣像。”(第166頁)小兒子在城里受到革命黨的教育,成了一個革命黨,一個地下共產黨。他住在極度秘密的地方。他宣傳革命的道理:“等到那一天,我們窮苦人就要出頭了,世界上將不會再有太有錢的和太窮的人,人們大家都會變成一樣平等。”(第176頁)母親盡管并不理解,甚至認為有點“強盜味”。但她深深地愛著他,當小兒子被捕后,母親傲氣地喊叫:“我的兒子是從來不會犯罪的!”“你們可有哪個看見過我的小兒子干過什么犯罪的事情沒有?”(第209頁)聲音堅決有力,這是一個母親從心底里發出的真誠的吶喊。她不惜傾家蕩產,采用一切辦法營救小兒子,但都失敗了。她自己一定要到城里去,“守候著見他一面”。她親眼見到了兒子和他的同事一同赴刑場的悲壯場面,也見到了人們對他們的贊揚:“他們死得真是痛快!真夠勇氣!”(第216頁)她在他的墳上盡情地痛哭一場,發出了不平的喊聲:“難道這是我應得的報應嗎?難道這么多罪還不夠我受的嗎?”這無奈的聲音,表示了她對現實的懷疑與控訴。柔美的母愛,變成剛強的反抗之聲。陰柔之美與陽剛之美在她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統一。可惜,由于作者賽珍珠的思想局限,沒有把母親升華成一個革命的母親,而僅僅是一個矇眬覺醒的母親。“母愛母愛,人間至愛!”母親的這個形象具有人類性,拿現代的話來說,她具有普世價值。每一個讀者,無論中國的,還是外國的,都能從母親這一形象身上看到自己母親的影子。所以,她會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她的乾坤人生,反映了中國哲學著作《周易》的哲理,值得人們深入研究。賽珍珠筆下的母親形象,在我國文學史上有著獨特的地位。中國作家筆下的女性,要么是大家閨秀,要么是小家碧玉,而真正寫農村村姑的并不多見。拿與賽珍珠同時代(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作家來說,魯迅筆下的祥林嫂、柔石筆下的寡婦文嫂、許地山筆下的春桃,她們并不是真正的農村婦女,小說中也并沒有真正寫出她們的農村生活、農村勞動。而賽珍珠筆下的母親,才是一個真正的農村勞動婦女形象。這和賽珍珠與一個農藝師結婚,在安徽農村度過了三年多生活的經歷有關。母親的亁坤人生,與賽珍珠酷愛中華傳統文化有關。這再一次說明,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文化素養是作品成功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