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恩群
(福建省政和國有林場,福建 政和353600)
楠木為樟科常綠大喬木,喜濕耐蔭,分布區位于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西部,氣候溫暖濕潤,年平均氣溫17℃左右,1月平均溫7℃左右,年降水量1400~1600mm。楠木是國家二級保護漸危種,為我國特有,是馳名中外的珍貴用材樹種。楠木材質優良,用途廣泛,是楠木屬中經濟價值較高的一種。又是著名的庭園觀賞和城市綠化樹種[1,2]。
楠木號稱“帝王之木”,明代宮廷曾大量伐用,現北京故宮及京城上乘古建多為楠木構筑。楠木不腐不蛀,有幽香,皇家藏書樓,金漆寶座,室內裝修等多為楠木制作。如文淵閣、樂壽堂、太和殿、長陵等重要建筑都有楠木裝修及家具,并常與紫檀配合使用。由于歷代砍伐利用,致使這一豐富的森林資源近于枯竭?,F存林分,多系人工栽培的半自然林和風景保護林,在廟宇、村舍、公園、庭院等處尚有少量的大樹,但病蟲危害較嚴重,也相繼在衰亡。2010年政和縣被中國經濟林協會命名為“中國楠木之鄉”,當地政府決定加大楠木人工林培育開發項目。因此,如何搞好楠木人工林培育,研究在什么環境下種植楠木更好就顯得很有現實意義。就此問題,論文根據楠木的樹種特性結合實際情況探討了在不同間伐強度(林內相對照度)杉木人工林下套種楠木的營造技術。進行對比試驗,總結分析了最適合于楠木的栽植技術。
政和國有林場梅坡工區59大班3小班,面積10hm2,實驗地基本情況是:土層厚度55~85cm,酸性紅壤,海拔高度340~490m之間,坡向東南,坡位中,坡度約 23℃,年平均氣溫 19.0℃,1月平均氣溫7.8℃,7 月平均氣溫 28.2℃,極端最高氣溫 38.9℃,極端最低氣溫為-5.4℃。年平均降水量1 543mm,無霜期287d,為典型的亞熱帶氣候。
在19年生杉木人工純林,郁閉度約0.95。采用不同強度間伐,間伐后以2年生的楠木實生苗在各不同間伐強度林冠下套種,套種密度為1500株/hm2,試驗林地經過不同強度間伐后林分保留郁閉度分別為25%、35%、45%、55%和65%5種及對照區(未間伐),共6種林分類型進行對比試驗,于2010年2月完成了楠木苗木套種,在這6種楠木林兩個不同坡位各均勻設置6個永久標準樣地,每個樣地3個重復。分別于2010年12月和2011年12月對各樣地楠木苗木保存率、苗木高度及地徑3大因子進行觀察量測,總結對比,進行結果分析[3]。
(1)當年底通過實地調查,量測數據經整理見表1。

表1 不同間伐強度小區的苗木生長效果對照表
從實驗數據可以對比出,在一定范圍內,苗高生長量、地徑及成活率隨著間伐強度的增強而提高。楠木苗木的苗高生長量、地徑、成活率跟林分間伐強度關系很大,間伐強度太低或者太高都對楠木苗木生長不利。
對此次測量數據進行方差分析,結果見表2。從表2中可以看出,不同的間伐強度之間,楠木的樹高、地徑、成活率均呈極顯著差異。通過相關性分析發現,間伐強度與樹高、地徑、成活率之間呈強正相關,相關系數分別為 0.892、0.870、0.907,均達到 1% 的極顯著水平。

表2 當年調查數據方差分析表
經多重比較分析得出,各間伐強度與對照之間達到1%的極顯著水平,其中樹高表現、成活率在保留郁閉度為55%的間伐強度下與對照、保留郁閉度25%、35%、45%、65%的間伐強度下的生長差異性均達到極顯著水平,地徑生長在保留郁閉度55%間伐強度下與45%的間伐強度之間的顯著性未達極顯著水平(概率P-值為0.041)。由此可得出在保留郁閉度55%的間伐強度下,苗木生長效果最好。
(2)次年對試驗區的苗木再進行試驗數據收集,整理結果見表3。

表3 不同間伐強度小區的苗木生長效果對照表
從以上調查數據分析,楠木苗木的苗高生長量、地徑、成活率跟林分間伐強度關系密切。對此次測量數據進行方差分析,結果見表4。
從表中4可以看出,不同的間伐強度之間,楠木的樹高、地徑、成活率均呈極顯著差異。同樣,通過相關性分析發現,間伐強度與樹高、地徑、成活率之間呈強正相關,相關系數分別為 0.923、0.901、0.864,均達到1%的極顯著水平,差異表現更為明顯。說明隨著造林時間的延長,不同間伐強度的楠木之間的差異愈加明顯。

表4 次年調查數據方差分析表
對次年生數據進行多重比較分析得出,各間伐強度與對照之間差異達到1%的極顯著水平,其中樹高表現、成活率在保留郁閉度55%的間伐強度下與對照、保留郁閉度25%、35%、45%、65%的間伐強度下的生長差異性均達到極顯著水平,地徑生長在保留郁閉度55%間伐強度下與保留郁閉度45%、65%的間伐強度之間的顯著性未達極顯著水平。由此可得出在保留郁閉度55%的間伐強度下,苗木生長效果最好。
通過連續兩年對套種在不同間伐強度杉木人工林下楠木苗木的苗高、地徑和成活率進行量測,試驗結果表明:不同間伐強度林分內的楠木苗木平均苗高相應比對照區的高16.0% ~59.5%,平均地徑比對照區的高20.8% ~70.8%,成活率比對照區的高26.0%~76.9%;不同間伐強度林分內的楠木苗木生長具有極顯著差異,在復層林中以d區(間伐保留郁閉度為55%)的楠木苗木生長狀況為最佳,初步認為維持杉木人工復層林的楠木正常生長,林內相對郁閉度在50% ~60%為最好。
方差分析及相關性分析表明,不同間伐強度的楠木生長表現差異明顯,且隨著造林時間的增加,差異更為明顯。多重比較分析得出保留郁閉度55%的間伐強度的生長效果與對照及其他間伐強度之間的具有顯著差異。
[1]鄭萬均.中國樹木志[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83.
[2]李錫文.中國植物志[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3]洪 偉.林業試驗設計技術與方法[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