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君


1月18日,緬甸仰光。
緬甸全國民主聯盟(民盟)領導人昂山素季來到全國選舉委員會,填寫了議會補選報名登記表。辦公室外,數百民眾揮舞旗幟、高呼口號,為“緬甸女兒”打氣。第三代華僑李煜先就在人群中,“我特地過來,祝賀民盟的朋友。我父親和昂山將軍是好朋友,她的女兒一定會成功!”
兩個多月前,緬甸修改了《選舉法》,取消了被判刑者不能參加政黨的“昂山素季條款”。由此,原來被視為非法的全國民主聯盟獲得了重新登記的機會,昂山素季宣布參加議會補選。當前,議會共有48個席位空缺,補選定于2012年4月1日舉行。假如競選成功,昂山素季將首次進入議會。
為了這一天,民盟和昂山素季已經奮斗了很多年。
民盟總部位于仰光著名的大金塔附近,距離昂山素季的囚禁地約兩公里。這是一幢臨街的普通二層小樓,旁邊有一家家具店,對面是一個茶館,生意似乎有些冷清。當地人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以前,茶館里很多秘密警察。”
2011年12月19日一個炎熱的早晨,筆者探訪了民盟總部,恰逢該黨正準備召開一次重要會議。在辦公室門口,筆者見到了一身綠裙的昂山素季。這位66歲的女士面龐清秀,舉止從容利落。“這次會議將決定民盟的發展方向。作為正規政黨,我們要選出領導機構,完善組織構架,為國會選舉做準備,深入地參與到國家政治之中。”昂山素季微笑著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我已經看到了緬甸和民盟的未來”
民盟執委會會議于上午10點準時召開,共有21位成員參加,不對外開放。“你趕上了一個大新聞。從這個會議開始,民盟要召開一系列重要會議,安排參與補選事宜。”民盟中央執行委員會成員、發言人吳念溫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他身穿緬甸男人傳統的裙裝“籠基”,腳上蹬著人字拖。
民盟總部辦公室共有兩層,一層面積約有60多平方米,顯得寒酸、局促。在大門旁邊,兩張長條桌上擺滿了各種紀念商品,包括印有昂山素季和她父親昂山將軍頭像的馬克杯和T恤衫等等,馬克杯售價約合4美元,T恤衫6美元。工作人員介紹說,出售紀念品所得會納入總部的活動經費。
“當然,經費不能只靠這些。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機構為我們提供幫助,Lady也會想各種辦法。”民盟總部辦公室負責人吳臘溫說。Lady,是緬甸人對昂山素季的昵稱。
民盟辦公室的墻上也貼滿了昂山父女的畫像。現代緬甸的開國元勛昂山將軍,1947年遇刺身亡,死因至今眾說紛紜。父親過世的時候,昂山素季只有兩歲,在海外游歷二十多年后,1988年返回緬甸,創建了全國民主聯盟,擔任總書記。一年后,緬甸軍政府以“危害國家”罪名將她看管起來,直至2010年底徹底恢復自由,昂山素季在監獄、寓所被軟禁的時間前后長達15年。在漫長的歲月里,民盟贏得過全國大選,但被軍政府宣布無效。昂山素季獲得過諾貝爾和平獎,但無法親往領獎;獨居英國的丈夫病逝,她也不能出國奔喪。
“她不接受被驅逐出境的交換條件,堅持在緬甸斗爭,所以一次又一次遭到迫害。她失去的東西太多了。”仰光大學教授甘耐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昂山素季被軟禁的寓所是昂山將軍的老宅子,院子很深很大,高墻上圍著密密麻麻的鐵絲網。緊閉的大鐵門上方,懸掛著昂山將軍的畫像和語錄,語錄大意是,“我們一定要堅持斗爭,走過曲折道路就是勝利。”
“一年以前,你根本無法靠近這里。”陪同筆者來到這里的仰光媒體集團總編輯迪溫說。
當天中午12點半,民盟的會議結束了。昂山素季走出會議室,一路走來與大家寒暄。“會議很成功,我已經看到了緬甸和我們民盟的未來。”她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接著坐上一部老款豐田車離開。
這次會議決定,民盟將正式參加議會補選。為全身心投入此次競選,昂山素季辭去了擔任20多年之久的民盟主席一職。她的接任者是民盟原副主席丁吳,現年84歲的他曾是軍人,2010年以前和昂山素季一樣被軍政府軟禁。
“Lady改任副主席,但她永遠是我們的創始人、核心領導。”民盟發言人吳念溫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她馬上要去內比都,和新政府官員會談,推動民盟正式注冊為合法政黨。幾天后,我們也要去內比都開會。”
果然,2011年12月23日,緬甸國家電視臺播出了新聞:昂山素季和民盟代表來到內比都,正式向選舉委員會提交議會補選登記材料。之后,她還和緬甸民族院和人民院的兩位議長舉行了會談。緬甸各級議會目前共有48個空缺議席,其中聯邦議會人民院40席,民族院6席,省邦議會2席。
對于民盟而言,參加議會補選只是漫長征途的開始。畢竟,即便民盟贏得全部48個席位,在緬甸議會中仍是少數派,影響力有限,因為其余440個席位由政府掌控。
“無論結果如何,我們會努力,也會聽取各種意見。比如,現在就有人建議,民盟總部應該遷往內比都。但我們還是覺得仰光更適合工作。” 吳念溫說。
吳念溫是一位律師。“我不知道幫了多少窮人打過官司,其實就是為了幫助他們找回對話的能力。”站在家中掛著的律師執照跟前,吳念溫對《中國新聞周刊》說。他的住所位于仰光市中心一棟四層居民樓的頂樓,家中雜亂,客廳里擺著一臺老電視機,上面滿是灰塵。
民盟總部辦公室負責人吳臘溫今年65歲。1992年,這位還在學校當教師的“異見分子”被軍政府帶走,在監獄關押了7年。“年輕的時候,我就覺得這個國家必須改變,要融入世界潮流之中。我們組織了一些活動,爭取民主和自由,我當時還教學生們唱一些歌頌自由和民主的歌曲,就這樣惹惱了當局。”用他自己的說法,他是個“職業的革命者”。
吳念溫說,民盟的很多成員都有蹲監獄的經歷,“我相信新的一年里,會有更多人得到釋放,這也是我的新年愿望。”
最新的消息令人振奮:1月14日,緬甸政府宣布大赦,釋放651名在押人員,其中包括200名政治犯。這是4個月以來的第二次大赦,此前在2011年10月12日,政府的一次大赦已經釋放了大約230名政治犯。
“比起昂山素季坐牢、軟禁的15年,我的7年牢獄之災實在不算什么。”吳念溫說,“我會記住那段歲月,但我不恨軍政府,不怨恨任何人。這個國家正在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這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必須多一些耐心”
1月15日,昂山素季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達了對政府改革措施的認可。她還表示,如果在補選中當選議員,不排除在政府任職的可能。當時,一位記者建議她出任外交部長,昂山素季微笑回答說,“我會認真考慮。”
緬甸政府已經表示歡迎昂山素季參選,總統吳登盛1月16日說:“我和昂山素季雖然有些想法不同,但我們一致認為,為了提高國民生活水平應該彼此合作。”
“昂山素季進入議會,參加補選,我想將軍們不會再使用什么花招。她有舉世公認的影響力和合法性。”民盟另一位領導人溫田說,“不過,維護軍隊利益的議員們也會努力保住自己的地盤。這就是政治。”
假如議會補選成果有限,民盟人士會把更長遠的目光投向2015年的大選。不過,緬甸目前的法律還不允許昂山素季競選總統——任何一個和外國人結婚的緬甸人都沒有領導國家的資格。對于這一限制,美國《時代》周刊評論說,這是一個“奇異的笑話”。
關于未來,民盟資深委員、73歲的吳奈奈表示,“我們的目標不是當總統,而是讓國家走上正確道路。現在改革開始了,但到來得很晚。從上至下,改革真正影響到社會底層、徹底改變國家精神,是一個很緩慢的過程。所以,我們必須多一些耐心。”
不過,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好民盟和政府和解、對話的前景。巴達·帕默圖就是反對者之一,他是一名僧侶。“我不能理解為什么他們要合作。昂山素季應該明白,政府只是想改變形象,需要與國際社會合作,需要抹去人們對暴力的記憶,所以才故作姿態。”在仰光的大金塔下,帕默圖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
“吳登盛曾是軍隊四號人物,他脫了軍裝但骨子里還是軍人。”帕默圖接著說,“現在的民盟,不再挑政府的毛病,只是一味回避、點頭。”
在民盟總部,一位成員也向《中國新聞周刊》表達了類似的看法。“現在的民盟被改革的火花蒙蔽了。所謂的‘改革,不過是城府極深的將軍們在幕后的丹瑞指揮下,迷惑世界的伎倆。如果他們想,他們有需要,肯定還會把我們投入監獄,不管用什么理由。民主?不要和這個國家談民主。”他說。這是一位現代派畫家,之前曾被“莫名其妙地關了4年”。
作為民主轉型的第一步,緬甸在2010年底舉行了大選。民盟最終抵制了這次大選,原因是認為政府頒布的《政黨注冊法》不公正,從而也錯失了進入議會的機會。觀察家注意到,當時,關于是否抵制選舉,民盟內部曾經出現嚴重分歧。一些人認為應堅持立場,抵制選舉;而另外一些人則希望先回歸政治舞臺,待站穩腳跟后再表達訴求。
懷疑論者的擔心并不多余,畢竟,在許多國家的民主轉型進程中,執政者的反復無常曾經翻云覆雨。所幸,迄今為止緬甸執政當局體現出了相當程度的誠意,令人有更多的理由去期待光明的前景,盡管對話和解的道路仍有曲折,民主前途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