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曉火
2月1日,馬克·扎克伯格虛擬王國,在現實生活中完成了一次完美著陸。他締造的社交網絡始祖Facebook(下文稱“臉譜網”)終于啟動了上市程序,并提交了擬融資50億美元的首次公開發行申請。
這一龐大的融資規模,讓這家社交網絡公司將成為繼谷歌之后,互聯網行業最大的一樁上市事件,也可能造就美國歷史上第五大的上市公司。這一天,整個互聯網界和金融界,都在為這一里程碑式事件而狂歡。
然而,與注重股票收益的其他上市公司完全不同,這家已被傳記作家和好萊塢徹底解構的公司在上市之時,似乎更看重它的社會價值,而不是股票價格。無論上市的規模是100億還是1000億,這家公司的理想卻是在別處。
“硅谷”新富豪
盡管擬融資50億美元,但按照最樂觀的估計,臉譜網的公開募股極可能在4月前后就會達到設定的股東人數。等到正式上市的日子,這樁交易的最大獲益者無疑會是坐在總部辦公桌前操盤的扎克伯格。
按照融資上市后的最高市值1000億美元計算,這位“80后”天才的個人資產屆時可能高達280億美元。
這個數額可以讓他輕易排進《福布斯》全球十大富豪的行列,其個人財產將超過諸多商界前輩,包括彭博新聞社創始人邁克爾·布隆伯格和投資巨人喬治·索羅斯。
臉譜公司目前價值100億美元的A、B兩個級別股票,總共被1200多名股東分攤。其中,A級股是本輪中首次公開發行的股票。B級股由于具有表決權,其價值是A級股的10倍。
目前,扎克伯格本人持有的5.338億股B類股,其個人掌握公司28.2%的表決權。
另外,由于他和關系密切的股東們曾簽訂過表決權代理協議,后者在一定情況下,將授權扎克伯格代表股東所持股份進行表決,因此扎克伯格實際控制了公司17.6億股B類股中的10.7億股。
如果再加上他之前掌控的4000多萬股A級股,1984年出生的這位年輕人,掌握這家互聯網帝國56.9%的絕對控制權。這和他在哈佛大學宿舍里設想的一樣:“臉譜”永遠不會是一家聽命于投資者的上市公司。
同樣,對于和扎克伯格一同創辦公司的合伙人來說,臉譜網的上市也將把他們造就成為新一批來自硅谷的億萬富豪。這些獲利人中甚至包括了扎克伯格的父親。扎克伯格為了回報父親在其創業之處借給他的資金,授予后者價值6000萬美元的B級股。
另外,與扎克伯格共同在哈佛大學創辦臉譜的室友達斯汀·莫斯科維茨,由于擁有7.6%的表決權,在公司上市后將坐收76億美元的資產。早在2004年便以50萬美元幫助扎克伯格起家的投資人彼得·泰爾,也將因為上市獲得25億美元的資產回報。
風險投資加速合伙公司,以及具有俄羅斯背景的DST全球公司,也都將作為臉譜的原始股東而獲利。香港長江實業董事長李嘉誠,因為自從2007年以來為臉譜投資的120億美元而獲得0.8%的表決權,并在股東排序中與微軟的投資方并列。
但也許是淡泊名利,也許是還有更大的野心,扎克伯格對于財富的態度,和他對生活的態度一樣充滿著哲學家式的復雜思考。數月以來,圍繞融資上市的承銷、稅收、信息公開等一系列操作細節,不僅未打亂這位年輕人的思緒,反而給予他又一次聚攏人心的機會。
2月1日,即發布招股說明書的當天,扎克伯格營造的哲學氣氛又在臉譜網位于加州的總部辦公室里蔓延。
從公司的咖啡廳,到扎克伯格自己的辦公桌,在工作崗位上不敢怠慢的員工們看到了印著“保持專注,繼續航行”兩句口號的海報。當天,扎克伯格也把這兩句口號拍成照片,發布在他的臉譜賬號上。
“用一句話說,我們的上市不是為了賺錢,上市賺錢是為了我們能一起開發更好的服務。”扎克伯格在隨招股說明書一起發布的公開信中寫道。
在扎克伯格的設計中,這些員工都是公司上市的潛在受益者,上市的主要目的就是回報早期投資者和公司的3200多位雇員。
這消息對于硅谷附近的理財師和地產經紀商來說,無疑是一則好消息。他們已經為這一輪上市等待了多年,因為一旦臉譜公司上市,公司總部大門走出一茬接一茬的年輕富豪都是他們的潛在客戶。
事實上,無論是上世紀80年代的微軟、蘋果,還是90年代的雅虎,乃至到2004年前后的谷歌,硅谷創造的奇跡就不斷成就著那些有想法的年輕才俊們和富豪們。
為“社會使命”而生
在2月1日發布的招股說明書中,臉譜有意設計了幾處重要的“留白”。其中,關于招募的股票數量、股價和上市證券交易所等重要信息的空白屬于正常的商業操作,而不尋常之處在于,扎克伯格對于融資上市后獲得收益的用途,留了空白。
“對于募集資金取得的收益,我們目前沒有任何具體用途。”扎克伯格在致股東的公開信中寫道。除了相關的稅金,以及付給承銷商傭金之外,扎克伯格的公司對于上市后的收益用途,表示什么計劃也沒有。
扎克伯格在致投資者的公開信中寫道:“我們上市是為了員工和投資者。我們向他們授予股權時就向他們承諾,我們會不懈努力讓他們手中的股權極大升值,并使其能夠變現。此次IPO就是在兌現我們的承諾。”
如果是面對另一家公司,投資人們肯定不會放過他們的質疑。然而對于臉譜網的這一點“含糊”,外界非但沒有疑問,反而更加佩服扎克伯格的“另類”。
在很多人眼中,扎克伯格是有著內心復雜的個體。他做出的許多決定,也都讓身邊的人們覺得“擰巴”。從臉譜網的融資上市也可以看出,扎克伯格不是在運作一間公司,而是一個他創造的王國。
在致投資者的信中,扎克伯格寫道:臉譜網最初的創建目的,并非成為一家公司。它的誕生,是為了踐行一份對社會的使命:讓世界更加開放,更加緊密相連。
“我們早晨醒來后的第一目標不是賺錢,但是我們知道,完成我們最好使命的方式是打造最強大和最有價值的公司。”這位創始人寫道。
此前,扎克伯格對于臉譜上市,始終是公開地漠視。他身邊的朋友猜測,這位創始人對于“Facebook”這一名字的存在價值懷著一份敬畏。他擔憂上市后的公司將丟失對于社交網絡產品的執著,而轉而注重股價和表面業績。
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投資者以股東身份進入臉譜公司,并在2010年底超過了500個股東的規模,扎克伯格不得暫且擱下虛擬世界的游戲規則,而服從美國的證券法。
根據該法,任何一家資產超過1億美元的美國公司,一旦股東人數超過500人,就有義務向證券交易委員會披露公司信息。覬覦統治虛擬網絡的臉譜,必須擔負現實中的社會責任。
為搶奪臉譜網本輪公開發行的主要承銷資格,多家世界頂級投資銀行不惜把傭金從5%到15%,調低至僅1%。因為獲得了主承銷商的資格,摩根士丹利(在臉譜發布招股申請的當日,還股價大漲。
“我猜想,扎克伯格曾經面對過大股東購買臉譜的報價,但他仍然有能力保住自己的表決權。”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教授史蒂文·卡普蘭通過郵件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他不惜降低一點臉譜的市值,以達到他繼續掌控公司未來的目的。”
為了上市,扎克伯格還效仿偶像喬布斯的做法,宣布從2013年起將自己的年薪降為象征性的一美元。這個年輕人,已經將自己的命運與臉譜的使命捆綁在了一起。
距離偉大,還差什么
盡管距離正式上市還有幾個月的時間,但臉譜網無疑將成為上市規模最大的互聯網公司。在此之前,該名號的所有者還是2004年融資規模達19億美元的谷歌。
因此,外界也不斷地對比著谷歌和臉譜的成長路徑和業績。在2月1日發布的招股說明書中,扎克伯格也意味深長地將前輩谷歌列為其“主要競爭者”。在年收入這一項指標中,谷歌在2011年取得的379億美元是臉譜的10倍。
但新老兩大科技公司還有一個巨大的差異:回望谷歌在2004年上市當年,收入和利潤便雙倍增長。與谷歌上市前不同的是,臉譜網在本輪公開招股之前,便取得了188%的年收入增幅和165%年利潤率增幅,明顯高于“老大哥”。和谷歌,以及其他互聯網公司都不同的是,臉譜網在上市前公司就已經達到巔峰。
可以說,在目前的科技公司較量中,扎克伯格的概念實現的利潤率,顯然更高。這些概念也體現在了公司的業績上。臉譜網目前利潤的85%來自于廣告收入。
在扎克伯格創造的王國里,最有價值的資源,是其8.45億名活躍用戶。
“未來的臉譜還有許多社交的可能性。無論你通過什么系統平臺,只要想象一個你永遠在社交網絡上的世界,你就能明白臉譜還有能力做什么。”美國著名科技博客Mashable的總編蘭斯·烏蘭諾夫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目前,扎克伯格唯一要留心的是,用戶規模的增長速度已經明顯減慢,如何保持用戶的活躍度,是對其精心設計的“社交網絡”的重中之重。
此外,臉譜網在世界兩個最大人口國家中國和印度的市場占有率還微乎其微。考慮到扎克伯格2009年苦學中文,2010年走訪中國的競爭對手,就可以看出其對亞洲市場的設想。在招股書中,扎克伯格將中國的人人網、新浪和騰訊都列為潛在的競爭對手。
無論臉譜在亞洲的未來如何,4月的正式上市都將是公司歷史上的關鍵時刻。扎克伯格肩負社會使命的理想能否再次起飛,在此一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