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研
現今我們所知道的童話《灰姑娘》最為流行的版本,來自法國路易十四時代一個叫夏爾·佩羅的作者。灰姑娘去參加舞會,穿了一雙“全世界最漂亮的水晶鞋”,匆匆逃走時將左腳的水晶鞋落在了樓梯上。靠著這只鞋,王子終于人肉搜索到了自己的夢中情人。
這雙“全世界最漂亮的水晶鞋”到底啥模樣?實際上,這是一雙高跟的拖鞋。法國現存的一雙早期的奢侈拖鞋,據說正是灰姑娘去舞會穿的那種,“由白色皮革制成,輔以綠色皮革和綠色刺繡,帶有曲線形路易鞋跟的特點”。路易鞋跟,流行于路易十四時代,“鞋底一直向上,直到腳弓處,在鞋頭處再向下,給女鞋一種輕盈、瘦長的感覺”。其實這鞋跟和現在的鞋跟也沒什么區別,不同的是,當路易鞋跟遇到拖鞋,就創造了一番風情。
拖鞋原本是室內才穿的鞋,穿了拖鞋的腳,一半在鞋里,一半露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把室內的感覺穿到室外,自然有一種懶洋洋的性感。17世紀開始,法國女人把高跟拖鞋穿出了臥室。路易十四時代,宮廷婦女們都穿上鑲滿珍珠的拖鞋去參加盛大的舞會。有意無意的,穿拖鞋的腳從裙裾底下露出,乃至拖鞋整個從腳上脫落,于是高跟拖鞋成了滿足男人偷窺欲和女人“招惹那些愿意為漂亮的腳踝側目的男人”的工具。
比讓·奧諾雷·弗拉貢納爾有一幅很出名的油畫《秋千》。一個盛裝女子坐在高高蕩起的秋千上,裙裾隨風展開,露出秀美大腿的一角,腳上一只小巧的粉色拖鞋也被踢到了空中。女子的情人坐在秋千下的草坪上,從他所坐的位置判斷,古往今來的觀賞者們一致認為他是為了偷窺裙裾的乍泄春光,但考慮到當時的時尚,也有學者提出了獨特的見解:《秋千》里的偷窺者并不是一個“興奮的情人”,而是一個戀鞋癖,因為“這個男人在看著那只腳和那只小拖鞋”。
其實,路易十四時代的《灰姑娘》還有一個版本,由一位被稱作奧諾伊夫人的女人所作。還是在舞會,還是有個有點灰的姑娘落下了一只拖鞋。王子從此著了迷,茶不思飯不想覺不睡。王子他媽見兒子得了相思病,著急地要兒子說出女孩的名字,她會不惜一切把姑娘送到他身邊。
沒料,兒子從枕邊拿出了“他的小寶貝,他最最親愛的小拖鞋”。最后,悲催的王子為了擁有親親小拖鞋,娶了這撞了大運的灰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