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編輯部

有謀事之基,才有成事之道。
3月31日,中國水上消防協會船舶防火專業委員會2012年年會在上海臨港召開。會議由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船級社上海規范研究所楊忠民所長主持。出席本次會議的代表共17人,其中委員代表14人,特邀代表3人。
中國水上消防協會侯勇秘書長到會致辭。
侯勇秘書長在致辭中簡要介紹了水上消防協會的機構組成,詳細介紹了協會今年的工作重點,深刻分析了防火專業委員會的3大特點,并對委員會今后工作的開展提出了初步思路和建議。
根據委員會章程和委員單位的推薦,會議一致通過了由長江航運公安局上海分局劉海青局長為副主任委員,吸收上海金盾消防安全設備有限公司為新委員單位,以及相關委員單位委員人選的更換。
會議按照既定的議程分別安排了3個報告:
上海金盾消防安全設備有限公司劉益民委員作了《上海金盾船用新產品簡介》的報告;中國船級社上海規范研究所賴宏宇委員作了《IMO FP熱點議題簡介》的報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陸守香教授作了《船舶消防最新科研進展》的報告。
在會上,中國水上消防協會侯勇秘書長再次對2012年的4項重點工作進行了強調——
一是加強對大型集裝箱船甲板區域裝載貨物的消防保護要求研究。由于目前新建的集裝箱船越來越大,船舶在甲板上裝載危險貨物時,現行的防火要求明顯不夠,很難對發生在最上層的集裝箱的火災進行控制。因此,必須對現有要求進行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消防措施。
二是加強對客船安全返港要求的研究。針對客船安全返港的要求,重點對“安全中心”、“安全區域”、“海難閾值”和“安全返港”等方面,就具體操作要求和實施細則開展研究。
三是對機器處所脫險通道附加要求的制訂。通過火災事故分析,對機器處所內的機器控制室和工作間等處所的脫險通道做進一步研究,以確保船員的安全撤離。
四是有關泡沫型滅火器要求對SOLAS公約第II-2/10.5條修正案的制訂。國內大型船公司普遍反映,目前按公約要求配置的135 L和45 L泡沫滅火器并不具備要求的滅火功能,如撲滅噴射火。另外,實際使用中對初起小火,為快速,都用手提式滅火器和消防水。要動用135 L和45 L泡沫滅火器時,受火勢熱輻射影響和機艙空間限制,難以發揮作用,因此成為擺設,不但增加了船員工作負擔和費用,更值得關注的是大量過期泡沫液的定期處理,增加了環境保護壓力,不符合綠色造船的宗旨。因此有必要對現行公約135 L和45 L泡沫滅火器布置要求給予重新審議考慮。
會上,消防分委會2012-2013兩年內建議工作計劃被提上了議事日程——
其中,包括IACS統一解釋的考慮;空氣呼吸器空氣瓶充裝要求的制訂;2000HSC規則第7章統一解釋的制訂;甲板貨物區域消防要求的審議;對新建客船和現有客船撤離分析建議的審議;通風導管阻火要求的制訂;機器處所脫險通道附加要求的制訂;液貨船船體結構上出入口、空氣進口和開口位置要求的協調;為澄清船上塑料管要求對SOLAS公約第II-2章、FTP規則和MSC/Circ.1120修正案的制訂;有關泡沫型滅火器要求對SOLAS公約第II-2/10.5條修正案的制訂;船舶載運以氫氣和壓縮天然氣為燃料的車輛要求;船舶結構中使用纖維增強塑料(FRP)指南的制訂;有關消防員裝備中通訊設備對FSS規則修正案的制訂;載運低閃點貨物的油船和化學品船的防爆措施的制訂;有關EEBD存放位置對SOLAS公約第II-2章修正案的制訂;有關閉式車輛處所、閉式滾裝處所和特種處所對SOLAS公約第II-2/20條的修正案和相關空氣質量管理指南的制訂以及火災事故記錄的分析。
會議并對委員會的常態工作和下一步工作計劃方案進行了熱烈討論,形成以下主要意見——
委員會可將學術研究、提供技術咨詢和培訓作為常態工作,運作模式可多樣化,包括舉辦學術研討會、委員單位開展學術交流和新產品發布會,成立專家咨詢隊伍開展專業培訓服務和技術咨詢等;
委員會近期工作計劃主要包括:完成總會2012年的工作任務,以及結合IMO FP分委會的熱點議題,委員單位加強協調聯合開展攻關研究;
建議加強與船東、造船、航運等單位聯系,調研生產企業的需求信息,充分利用各委員單位的技術優勢和特長,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提供指導以服務于生產;
建議通過相關期刊和雜志的宣傳報道等形式加大對委員會的宣傳力度,提高在業界的影響力,可與協會的其他專業委員會協調開展工作;
建議利用委員會的平臺,實現相關資源和信息的共享。
會議期間,委員代表們還應邀參觀了本次會議的協辦單位上海金盾消防安全設備有限公司以及中國航海博物館。
謀事,為了成事。與會代表一致表示,一定要懷著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不斷適應新形勢,不斷走出新路子,為構建一個有力長效的防火體系、營造一個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作出與時俱進、堅持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