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中琴
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的精神和靈魂,是關系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作為一個通過業務重組而成立的專業化公司,催化劑分公司從成立之時起,就把企業文化建設作為一項戰略任務來抓,堅持用“十年樹人、百年樹木”的恒心與毅力,用心呵護,精心澆灌,耐心培育,努力讓企業之樹長青,文化之花常開。
企業文化建設是一項“基因工程”,從良莠不齊的傳統文化中選擇優秀的文化基因,總結提煉一整套內涵科學、特點鮮明,廣為認同、易于傳播的價值理念,是企業文化建設一項基礎性工作。
催化劑分公司把“振興石化、回報股東、服務用戶、造就員工、奉獻社會”作為核心價值觀,體現履行經濟責任、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的有機統一,體現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與人力資本保值增值的有機統一。圍繞核心價值觀,結合催化劑產業技術含量高、專業性強的特點,公司又提煉了“創新永遠、活力永恒”的企業精神,“品質領先、服務至上”的經營理念,“當好‘小媳婦’、賣好小顆粒,服務大家庭、發揮大作用”的服務理念,“發展催化劑決不催生環境污染”的環保理念,“現狀-浪費=未來”的成本理念,“三優四有五不”服務承諾,“271”服務體系,“五有”機關新形象,領導班子建設的“劃圓理論”,監督制衡的“貓狗理論”,黨政合作的“夫妻理論”,等等。這些理念既反映時代特征、又具有石化特點、更富有企業自身特色,與核心價值觀一道,構成了比較完整的企業價值體系,從思想層面為企業文化建設培育了品質優良的種子。

催化劑分公司第四屆活力文化節上,員工在進行沙灘足球比賽。陳建國 攝
建設企業文化,前提是“文”,關鍵在“化”。必須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創建先進高效的傳播平臺,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促使核心價值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讓企業文化“落地”。
催化劑分公司點多、線長、面廣、分布散。針對實際,公司著力打造以“活力、和諧、快樂、親情、人本”五要素為基本內涵的企業文化體系,在平臺建設方面突出做好“六個一”,即創辦一份《活力》內部期刊,編寫一本《企業文化手冊》,辦好一個門戶網站,開展一項“五和諧”創建主題活動,每兩年舉辦一屆活力文化節,組建一個“手拉手”愛心救助基金。同時,公司機關還結合自身工作特點,著重做好“三個一”,即建設一個企業形象展廳,布置一條文化走廊,設立一個3B3C活動室。各下屬單位結合自身實際,分別組建活力藝術團,成立球類、書畫、攝影、舞蹈等多個協會和興趣愛好小組,廣泛開展職工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讓廣大員工做到忙里偷閑、閑中求樂、樂中求康、康中求活、活中求力。
為推進企業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公司廣泛開展“愛我催化劑”主題教育活動及“五和諧”創建活動。為了讓企業文化更加直接地傳遞到每一名普通員工,公司主要領導制作課件,到基層企業巡回作報告,引起了廣大干部職工強烈共鳴。另一方面,通過表彰宣傳身邊的典型人物和先進事跡,樹立企業文化實踐標桿,促進核心價值理念扎根于員工的言行舉止,積極營造心齊氣順、風正勁足、家和企興的良好氛圍。
企業文化與生產經營如同一枚硬幣的兩面,缺一不可,相輔相成。良好的生產經營可以為企業文化建設提供必要的物質基礎;優秀的企業文化同樣可以為生產經營提供內生動力,促進企業持續有效和諧發展。
催化劑分公司通過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初步促進了“三個轉變”。一是促進員工對核心價值理念從認知到認同的轉變,提高了企業凝聚力。催化劑分公司剛成立時,確有少部分人對這一新生事物存在懷疑、觀望甚至對立情緒。經過七年多的實踐,改革重組帶來的效益和效果已經逐步顯現,以改革促發展的戰略得到廣泛認同,廣大員工對公司的歸屬感和自豪感不斷增強。二是促進經營管理從防范向示范的轉變,提高了整體執行力。重組以后,公司充分發揮新的管理體制優勢,組織各單位在質量控制、制備技術、節水減排、環保治理等方面,深入開展“比學趕幫超”活動,取得明顯成效,促進整體經營管理水平持續提高。三是促進市場營銷從賣產品、賣技術向賣服務、賣文化轉變,提高了核心競爭力。這個變化在開拓海外市場特別是臺灣市場上,表現尤為突出。在性價比與國際大公司相當的情況下,公司充分利用兩岸同胞同文同種的獨特優勢,強化與用戶的文化溝通和情感交流,并且聯合研究單位開展“院士專家服務行”活動,有力地促進了臺灣市場開拓。目前,中國石化煉油催化劑產品已經占領臺灣全部市場,令國外同行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