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張 靜
“嚓嚓咚,咚咚嚓,嚓嚓咚咚咚咚嚓……”2月1日上午10點,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曹屯獅舞排鼓隊的出現,讓守候在洛陽市吉利區河陽廣場燈展區的人群騷動不已。一群身著藍色工裝的電力員工卻“聞風不動”,或走線、或掛燈,忙得不亦樂乎。
頭戴紅色安全帽的洛陽供電公司吉利供電所副所長張東生跑前跑后,在展區一字排開的藍色身影里格外醒目。
“聽說這臨時線路是咱們所義務架設的?”筆者問張東生。他笑著說,每年燈展是吉利區元宵節娛樂活動的重頭戲,供電方出物、出人、出力雷打不動,“平時客戶叫我們‘電保姆’,過節時我們就是全區人民的‘電保姆’,人人堅守一線,個個責無旁貸”。
吉利區位置偏遠,目前一半以上常住人口還是農民,至今仍保留著正月十五鬧花燈、放焰火,以及扭秧歌、腰鼓、排鼓、旱船、舞獅、耍龍等大型踩街活動。與吉利區大多數百姓一樣,張東生和他的20位農電工兄弟也都是農民,所以對家門口的“鬧年”民俗非常有感情。
忙著指揮農電工加緊燈展現場走線的張東生,是吉利區燈展保電工作的主要負責人。正月初七一上班,吉利供電所打出的首張工作令牌就是出自他手。“為佳節盛會增光添彩就是為老百姓增喜添樂。弟兄們時刻謹記‘為民服務創先爭優’的承諾,從初七到十五,連續作戰、奮勇爭先,為供電所2012年工作贏得了開門紅。”張東生說。
燈會展區今年共設置大型花燈5組,LED燈3組,燈籠10組,規模規格高于往年。“我們對燈展線路進行了全面升級,3000余米、16平方毫米的絕緣線要做到全布場、準接位,并提供2臺大型配電箱供應現場電源線使用。我們還成立了應急小組,24小時備戰,確保燈會供電萬無一失。”跟班作業的二班班長張強說,燈展當天還會有8人堅守在配電箱旁,其余12人分組負責不間斷地流動巡視。
“都不能陪家人過節,家里老小會埋怨么?”筆者問。張強露出兩顆虎牙笑了笑說:“這些年都過來了,家里人早習慣了。我們在展區忙,家人在展區轉,碰到了就打個招呼,給孩子買串冰糖葫蘆樂呵樂呵,然后就各忙各的,年年都一樣。”
張東生接過話頭:“也有難為的時候,家里孩子小的電工,趕上鬧花燈保電,小孩兒非得上演一出‘鬧娘’劇不可。”談到這些,所里的男同志都會心一笑。
展區線路走廊附近,一派忙碌景象。路旁每棵大樹上都靠著一架絕緣梯,每架梯子上都有一名農電工在繞線、緊線,幫助身邊展區單位掛接彩燈。筆者隨機采訪了幾個展區單位的負責人,大家紛紛贊揚農電工們手藝好、干活快,只要是他們接好的燈,從沒出過任何問題。
“每年都離不了電工,可他們趕趟兒也過不好年,等忙完了正月十六,整個年也就過完了。”中國石油第一建筑公司辦公室主任方瑩對筆者說,“人閑他們忙,人聚他們散,聚散不由人啊!”

圖:義務架線接燈
“咋樣?燈亮了沒?”“亮了,亮了。”“再檢查一下開關箱有沒有問題……”“一切正常!”中油一建的“年年有魚”花燈試燈完畢后,方瑩向農電工們致謝。大家笑著擺擺手,向吉利區建設局的5個大紅燈籠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