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孫家寬
2012年1月4日,開封供電公司財務資產部農電財務管理專責李珂打開計算機上市縣會計集中核算系統,進入集團報表模塊,點擊報表批量取數、運算,很快,所屬5個縣級供電企業2011年度的財務報表就自動生成了。這是開封供電公司率先在全省實施的市縣會計集中核算系統取得的成效之一。
實施會計集中核算是財務集約化“六統一、五集中”的關鍵環節。為適應新形勢,落實國家電網公司提出的“像管理直屬單位一樣管理農電”要求,推進農電“兩全”管控,盡快實現“四接軌”,開封供電公司在全省率先開展了市縣會計集中核算平臺建設試點工作,逐步實現所屬5個縣級供電企業會計政策、會計科目、信息標準、成本標準、業務流程、組織體系的統一,按照“抓資金、抓預算、保信息真實完整”的思路和原則,建立起了“決策層、管理控制層、核算操作層”自上而下的全透明管理和監控信息網絡,實現了“管投資、管耗費、防風險”,猶如對縣級供電企業財務經營管理構筑了牢固的“攔水壩”。
隨著國家電網公司財務管理信息化不斷加強,省公司與市公司之間通過ERP、財務管控系統建立起了完善的財務集約化管理體系,但對縣級供電企業財務、資金、預算缺少必要的管控手段。由于縣級供電企業代管體制的特殊性,與省公司、市公司之間缺少信息系統支持,財務信息傳遞手段落后、工作效率低、數據真實性差,與“四化”工作和“兩個轉變”要求相比,農電財務管理存在較大差距。

圖:開封供電公司市縣會計集中核算系統頁面
作為省公司系統試點單位,開封供電公司按照“抓資金、抓預算、保信息真實完整”的思路和原則,搭建縣級供電企業財務集中管控平臺,對縣級供電企業財務數據進行集中管理。
開封公司市縣會計集中核算是利用現有的OA網絡通道,將所代管的開封縣供電有限責任公司、蘭考縣供電有限責任公司、杞縣供電局、通許縣供電局、尉氏縣供電局5家縣級供電企業財務納入公司財務集約化管理體系。
為確保項目順利實施,2011年4月,開封公司抽調市、縣公司財務部門骨干人員成立了市縣會計集中核算項目組,在深入縣級供電企業進行業務調研之后,對財務科目體系、專項核算對象、固定資產分類、核算模式、管理報表等進行了統一規范,共整理固定資產數據8999條,規范調整專項核算對象5590個,設置各類管理報表112張。同時,分層次對市縣財務管理和工作人員進行了3期專題培訓。開封公司還出臺了“開封供電公司縣供電企業資金管理暫行規定”、“開封市縣供電企業會計報表管理辦法”、“開封市縣供電企業會計政策”、“開封市縣供電企業財會計算機網絡管理辦法”等配套規章制度。
經過兩個月的緊張籌備,2011年6月2日,開封公司市縣會計集中核算系統正式上線運行。所轄縣級供電企業通過光纖網絡遠程登錄設置在開封公司的數據服務器進行賬務處理,開封公司對各縣級供電企業財務數據實現穿透查詢、實時匯總、在線監控。各縣級供電企業在統一的會計政策下進行會計核算,通過網絡技術實現業務在線處理,將財務數據集中于市公司中央服務器,建立起財務“決策層、管理控制層、核算操作層”自上而下的全透明管理和監控信息網絡,消除會計信息失真,完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有效提高了會計信息質量。
2011年9月1日,市縣會計集中核算系統預算和資金管控模塊上線運行,實現了預算集約調控、資金集中審批,初步形成了一套集核算、報表、預算、資金等模塊為一體的農電財務集約化管理系統,達到了“管投資、管耗費、防風險”的工作要求。
開封供電公司市縣會計集中核算系統主要有集團財務、集團報表、預算管理、資金管理、系統管理五大功能模塊。五大模塊功能相輔相成,系統管理模塊對用戶權限以及其他系統設置內容進行控制,有效避免縣級供電企業隨意變動科目系統,變更報表設置,變動預算設置等;預算管理模塊對省公司下達的預算指標在系統中進行控制,限制了科目超預算發生;集團財務模塊可以實時查詢相關信息,并進行有效監控,確保會計信息及時、真實;資金管理模塊對10萬元以上大額資金支出以及特殊事項資金支出進行流程審批,有效規避了縣級供電企業資金風險;集團報表模塊統一設置取數、運算、稽核關系,實時查詢并進行穿透比對分析,保證了會計報告的真實、可比。系統運行以來,5個縣級供電企業可控費用支出較上年同期下降13.42%,目標利潤增加15.78%,可控費用預算執行準確率99.92%,資金審批金額占總支出金額95%以上,為實現農電管理與公司管理的全面對接創造了條件。
固定資產方面:系統上線前,固定資產分類混亂,沒有按照國家電網公司要求對固定資產進行分類,同類資產折舊年限各不相同,造成各縣折舊費用不具有可比性。系統上線后,在整理固定資產數據過程中,針對各縣供電企業固定資產卡片數據折舊年限、折舊率分類不規范情況,組織關鍵用戶對《河南省電力公司固定資產管理辦法》、《河南省電力公司固定資產目錄》等文件進行學習,按照最新分類標準進行了重新整理。規范后,各縣報表數據橫向可比性提升,利潤反映更加真實。
銀行賬戶管理方面:系統上線前,個別縣供電企業銀行賬戶管理混亂,部分收入賬戶沒有納入財務賬核算;個別縣供電企業因種種原因,開設銀行賬戶較多,超出規定數目;個別縣供電企業收入賬戶存在對外付款現象,沒有執行收支兩條線規定。系統上線后,開封公司對5個縣級供電企業銀行賬戶進行了清理壓降,從46個壓降到29個,壓降率36.96%。同時,對銀行賬戶性質進行規范,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規定,所有生產性支出均從基本賬戶支出。銀行賬戶管理規范化,為下一步資金管控打下了基礎。
權限集中管理方面:系統上線前,做賬操作人員由縣供電企業自行管理,存在自行設置會計科目現象,市公司對5個縣供電企業財務數據不能實時監管。系統上線后,5個縣供電企業數據庫的操作人員、權限設置,由市公司統一規范管理,統一組織機構、科目體系、輔助核算體系等,有效避免了縣供電公司私自更改科目體系和人為調整報表數據現象,確保了科目體系的統一性和賬表一致性,5個縣供電企業之間報表數據可比性增強,市公司分析縣公司財務數據及時性、準確性提升。
預算集約調控方面:系統上線前,縣供電企業預算形同虛設,隨意變更。系統上線后,統一填報預算報表,市公司審核后報省公司審批,市公司按照省公司批復金額在預算模塊進行限額設定,并制定考核辦法,將預算考核指標與負責人年薪掛鉤。
“以前為了上報農網改造升級審計報表,需要經常和各縣供電企業財務人員電話溝通,費了半天時間都不一定能完成。集中核算平臺搭建后,通過系統中設置好的報表,點擊一下報表取數運算,所有需要的數據就直接生成了,整個過程不超過3分鐘,而且保證了數據的及時性、準確性和真實性。”開封供電公司審計部農電審計專責張揚對市縣集中核算系統感觸頗深。
實施農電財務集中管理,是實施扭虧增盈三年行動計劃和農電整體素質三年提升工程的現實需要,也是加快管理接軌、理順農電體制的客觀要求。“下一步,要按照公司發展戰略和農電‘四接軌’要求,健全組織機構、統一業務標準、規范管理流程,充分利用內外部系統網絡資源,以會計核算為基礎,以預算調控為手段,以資金管控為保障,對縣供電企業主要經濟業務和重大風險環節實施有效管控,確保農電財務狀況穩定,企業健康持續發展。”開封供電公司總會計師張維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