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第18期
改革作為中國最大的紅利,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轉型的內生動力。浙江作為中國經濟的先發區域,在以改革促轉型、謀發展的道路上自然是當仁不讓。隨著改革進入深水區,如何打破已有利益格局、掃除阻礙改革的桎梏,成為確保改革順利推進的關鍵。
下階段,浙江發展改革工作須聚焦以下熱點:進一步擴大有效投資、抓好重大產業項目建設,積極應對產能過剩,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著力推進海洋經濟發展……而加強對發展改革重點、熱點領域的研究,對于釋放浙江改革紅利、推進浙江經濟轉型、打造浙江經濟升級版,將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聯系我們
地址:杭州市環城西路33號-2,A座501室,《浙江經濟》編輯部 QQQQ:475080955 E-mmaaiill::zjeconomy@163.com
允許設立民資銀行,不僅是我國金融深化改革的大勢所趨,更是破解當前貨幣總量企高但貨幣流動性不足的必要舉措。而在我國當前利率市場化以及存款保險等制度仍未健全的情況下,對于此番民資掀起的銀行潮,相關部門應在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細則基礎上,加大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步伐,并盡快將存款保險制度落地。在民資銀行即將大范圍放開之時,只有加速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和存款保險制度,使這兩大前提條件具備,民資銀行的開放,才能真正起到公平參與、提高效率、風險自擔之效。否則,單兵突進地開放民資銀行,其實質也許僅是給我國壟斷性的銀行業增加了幾個幸運的民企而已。
(楊國英)
對成品油提質升級進行財政補貼,是政府支持的辦法之一。但正如國家發改委價格司所分析的:“國家稅收是全部納稅人的錢,如果油品升級成本全部由政府給予補貼,則是用全體納稅人的錢補貼少數的汽車擁有者。”這顯然有失公平。國際上的油價差距主要是對油價征收的稅率不同,中國的高油價,部分原因在于高稅收。成品油提質升級,減少對大氣的污染,并非是僅有“漲價”一條路可走。在財政補貼不可行的情況下,政府可以考慮對成品油減少稅收,讓利于煉油企業,支持企業大刀闊斧地進行技改,不斷提高油品質量。這樣,也避免了油企一門心思靠漲價化解成本,將環保責任轉嫁給消費者。
(汪昌蓮)
推進城市化的一大阻力就是融入成本,不解決它就很難有大規模農民融入城市。而目前出現的土地財產收入,雖并不能完全解決融入成本問題,但畢竟有所助益。農民工融入城市,其原始積累從何而來?如果在城市化過程中,尊重農民的土地財產權利,讓農民獲得土地紅利,應該就不會出現農民不要城市戶口的問題。這也是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所主張的,在推進城鎮化過程中,土地確權要先行一步。城市化的過程,是農民融入城市的過程,這種融入應該是溫情的,是做富農民而不是做窮農民。重視融入成本,讓農民帶著“第一桶金”進城,這才是真正的城市化,才是最容易得到認可的城市化。
(毛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