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信息社會, 隨著科學技術和對外交流的日益迅猛發展, 國際交往越發頻繁, 從事機械行業的專業技術人員與國外同行進行合作交流的機會不斷增加, 這一形勢使得專業英語的重要性日趨明顯。然而, 現階段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英語的教學效果不盡人意, 不能很好地滿足現代社會對高素質專業人才的需求。如何開展和改進專業英語的教學, 提高教學質量, 成為值得關注和探討的問題。這里所說的專業英語教學在實踐中就是“雙語教學”。
(一)雙語教學的涵義
所謂雙語教學,其最終目標是使學習者能同時使用母語和英語進行思維,能在這兩種語言之間根據交際對象和工作環境的需要進行自由的切換。不僅如此,對于大學的雙語教學而言,不僅要求學生掌握運用第二語言進行思考的能力,而且能在第二語言環境中系統學習、掌握一門專業課程所要求的基本理論。
(二)雙語教學與外語教學的區別
外語教學是雙語教學的基礎,雙語教學是外語教學的拓展和延伸,是培養既精通一門專業、又精通專業外語人才的必經之路。所以,正確理解雙語教學的基本內涵與教學目標是搞好雙語教學的基礎。
(三)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雙語教學的問題與需求
當前,我國高校在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雙語教學實際操作中,還存在相當大的缺陷。
(1)教學目標不明確
目前,在我校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雙語教學中,還沒有擺脫專業英語課的影響,存在“翻譯課文”、“只教專業術語或新單詞”等誤區。不是同一年級或者同一班級的所有學生都具備上雙語課能力的。但大多數高校在安排教學計劃時顯然沒有注意或者顧及這種區別,只是將課程作為一種對學生的要求來制定教學計劃,這就使得雙語課的教學面臨比較大的困難。由于學生的英文水平參差不齊,對問題的理解能力又存在比較大的差距,使得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首先就會面臨語言選擇問題。由此可見,教學目標實際上決定了教學方法與教學計劃,我校的雙語教學要想有比較大的提高,首先應該解決的是明確雙語教學目標的問題。
(2)學生學習興趣淡薄, 對專業英語的重視程度不夠
專業英語課程中, 學習內容有著濃厚的專業色彩, 文章的形式和風格不像大學英語教材中那么生動有趣, 同時專業英語有其特定的句型特點,長句較多, 容易令初學者感到困難。
(3)教學方式單一, 教學效果不理想
在專業英語的教學中, 受學時的限制, 任課教師一般過于側重閱讀和翻譯, 講解比較多, 課堂氣氛沉悶枯燥, 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高, 另一方面, 由于專業色彩濃厚, 任課教師多由英語水平較高的專業課老師擔任, 他們對教學內容能很好的掌握, 但是在口語表達和教學手法上不及大學英語老師, 根據期末考核和教學實踐的反饋結果, 專業英語的教學質量令人擔憂,許多同學覺得學完以后專業英語的應用能力提高不明顯, 特別是專業英語的聽說能力, 幾乎沒什么進步。
(4)師資力量不夠
由于近年高校招生規模的擴大, 生源差別較大, 學生英語程度參差不齊, 部分學生公共英語基礎較差, 使得專業英語的教學體系與大學公共英語教學體系不能連貫起來, 給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難度。同時專業英語的教學目標定位在以培養較強的閱讀能力為主, 一定程度上對聽、說、寫等英語綜合運用能力重視不夠, 使學生出現聾子英語和啞巴英語的現象。另外, 對專業英語重視不夠, 教師隊伍建設沒有受到重視。
(四)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雙語教學模式的選擇
(1)教學模式選擇要體現學科、專業特點雙語教學的連續性是確保雙語教學質量、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因素之一。課程設置要遵循“科學性、連續性、專業至上”的原則,應該科學規劃、講求實效、穩步推進。根據高校的培養目標和學科的專業特點,雙語教學的課程設置要兼顧外語課與學科課、普通外語課與專業外語課、基礎課與專業課、專業選修課與專業必修課的關系。
(2)教學模式的選擇要符合教師隊伍實際情況
教師素質是高校實施雙語教學的關鍵。在雙語師資建設上,要兼顧近期急需與長遠規劃,應從專業結構、年齡梯度、職稱層次等因素考慮,選拔外語水平高、專業學識深、教學能力強的教授作為學科帶頭人;挑選外語基礎好或專業較突出的中青年教師作為重點培養對象,進行專業課程的研修或專業英語的強化培訓;引進外語和專業知識雙優的復合型教師;加強校際間交流,實現師資共享,持續提升師資水平。
(3)教學模式選擇要適應學生的認知水平
雙語教學的基本原則是盡量使用外文教材,堅持使用外文講授(比重有所不同)。因此,學生的外語語言能力是直接影響雙語教學效果的基本因素。教師要遵循“循序漸進、因材施教”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外語認知水平,分階段選擇相應的模式組織教學,即進行教學模式的切換選擇。長期來看,應采取多種模式,逐步提高學生的雙語學習能力,從而達到雙語教學的主要目的。
(五)結論
雙語教學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個長期的努力過程。應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盡快完善師資隊伍建設,加快推進雙語課程教材建設,注重雙語教學的學科性特點,探索并采用科學合理的雙語教學模式,培養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素質雙語人才。
參考文獻:
[1]李俊雁.高校雙語教學模式評析[J].繼續教育研究,2008(8).
(作者簡介:朱杰(1988. 9-),男,江漢大學文理學院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