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寅
內眥贅皮是指位于內眥角前方的一片呈斜向或垂直向的皮膚蹼狀皺襞,又稱蒙古贅皮,亞洲人群中占50%左右,單瞼合并內眥贅皮比例高達70%[1-2]。其將內眥角及淚阜部分或全部遮掩,使兩內眥間距加寬,鼻側瞼裂部的鞏膜被過多遮蓋,給人以內斜視的假象,影響美觀[3]。內眥贅皮矯正術困擾臨床醫師的問題是術后遺留瘢痕。自2010年6月~2011年12月,筆者采用重瞼成形術同期“V”形皮瓣去除法矯正內眥贅皮,切口隱蔽于重瞼皺襞內,瘢痕不明顯,術后效果良好。現報道如下。
本組共38例(男1例,女37例)患者,年齡18~30歲,均為輕中度內眥贅皮。所有患者均行切開法重瞼成形術聯合內眥贅皮矯正術。
2.1 手術設計 患者取仰臥位,距上瞼緣6~7mm常規設計重瞼切口線。內眥手術設計:將內眥部皮膚向鼻側展平,露出淚阜,將淚阜最內點設為O點,隨后放開內眥部皮膚自然復位,于O點在皺襞表面投影向鼻側內移1~3mm為新的內眥點A。經A點的水平線于內眥贅皮緣交點為B。自B點于睫毛根下約2mm向下瞼緣延長畫線至D點(長5~7mm,術中根據實際情況確定長度),見圖1A。重瞼線最內側設計為C點,弧形連接AC、BC、AD、BD。ADBC為將要去除的“V”形皮瓣,見圖1B。

圖1 A

圖1 B
2.2 操作方法 常規消毒、鋪巾,2%利多卡因加1:20萬腎上腺素行局部浸潤麻醉。具體步驟:(1)重瞼成形:沿設計的重瞼切口線切開皮膚,去除適量輪匝肌、眶隔脂肪、皮膚,縫合皮膚與瞼板前筋膜形成重瞼;(2)內眥成型:切開BC、BD,用剪刀于內眥部皮下分離,充分剝離并離斷異位的眼輪匝肌,分離并切斷內眥韌帶前腳部分及周圍包繞的部分眼輪匝肌,使內眥部充分松解[4]。剪開BA,將B、A點全層對點縫合,去除ΔABC及ΔABD,修剪多余皮膚,使淚阜充分顯露,修剪“V”形兩臂皮膚,避免形成“貓耳”。間斷縫合切口。
本組共38例患者,術后均隨訪3~12個月,其中2例較為嚴重的內眥贅皮患者,術后3個月內瘢痕稍明顯,9個月后瘢痕不顯。其余患者術后瘢痕均不明顯。內眥贅皮矯正效果良好,淚阜適度顯露,重瞼形態自然(見圖2A、2B)。
內眥贅皮是指內眥部形成皮膚弧形皺襞,內眥被遮蓋,合并單瞼著居多。臨床上根據內眥贅皮的成因及起止點可以分為上瞼型、下瞼型和上下瞼型[5]。內眥贅皮遮擋了淚阜及正常的內眥,使內眥變圓頓,并造成假性瞼裂變短和眶距增寬的外觀,影響眼部美觀[6]。內眥贅皮的成因是由于眼輪匝肌于內眥韌帶起始處錯位、錯構所致,且伴有皮下組織增厚[7]。

圖2 A 術前

圖2 B 術后7天
部分單瞼并內眥贅皮患者在行重瞼成形術時擔心內眥贅皮矯正術術后遺留瘢痕而不愿同時接受該手術,而對于此類患者,單純行重瞼成形術,術后因為內眥贅皮的影響而使重瞼成為“半雙”[8],未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因此筆者建議單瞼合并內眥贅皮者應在重瞼成形術時同期行內眥贅皮矯正術,以達到最佳美容效果。目前,臨床上多采用“Z”成形術矯正內眥贅皮。雖然諸多學者對傳統的“Z”成形法進行了改良,但內眥贅皮位于鼻旁,術后遺留瘢痕較明顯[9-10]。內眥贅皮矯正不單是處理多余的皮膚,而必須將錯位、錯構的眼輪匝肌一并處理,緩解皮膚張力,才能有效矯正內眥贅皮。“V”形皮瓣去除法,既去除了內眥部多余的皮膚,又松解了導致內眥皮膚張力過大的眼輪匝肌,將內眥角皮膚與新內眥點確切縫合固定,矯正贅皮效果明顯,方法簡單。上瞼部手術切口與重瞼切口相延續,充分隱蔽于重瞼皺襞內,重瞼皺襞弧度自然流暢;下瞼切口隱蔽于下瞼緣,整體瘢痕不明顯。此法也適用于切開法下瞼袋修復術同期行該手術,或切開重瞼并切開法下瞼袋修復同期行該手術。本組病例均為正向型、水平型內眥贅皮患者,對于反向型內眥贅皮患者,理論上是可以適用的,但筆者未遇到反向型內眥贅皮患者,而未實際應用。重瞼成形術同期“V”形皮瓣去除法矯正內眥贅皮,方法簡單,效果明顯,瘢痕隱蔽,不失為一種良好的矯正內眥贅皮的手術方法。
[1]宋建星,孫美慶,陳江萍,等.東方人內眥贅皮的解剖及治療[J].中華醫學美學美容雜志,2001,7(5):251-253.
[2]宋儒耀,方彰林.美容整形外科學[M].3版.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603-609.
[3]孫美慶,江華,錢玉鑫,等.內眥贅皮的解剖學特點和整復[J].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10,21(1):27-29.
[4]王!,柳大烈,陳兵,等.內眥韌帶的解剖研究及其在內眥贅皮矯正術中的應用 [J].中國美容醫學,2009,18(11):1635-1637.
[5]馮越蹇,張海明,胡守舵,等.內眥贅皮的分類及相應治療方法探討[J].中國美容醫學,2007,16(4):512-514.
[6]潘葵,陳兵.內眥贅皮矯正術的研究進展[J].中國美容醫學,2006,15(10):1204-1206.
[7]趙宏武,宋建星.內眥贅皮的解剖成因[J].中華醫學美學美容雜志,2001,7(4):215.
[8]胡剛,王潔晴,王娜,等.商榷幾個描述眼部形態新名詞[J].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09,20(11):702-703.
[9]羅定安,趙月強,王松山,等.內眥角Z成形術矯治內眥贅皮[J].中華整形外科雜志,2007,23(6):491-492.
[10]馬群,王超,劉強,等.改良Z形內眥開大術聯合重瞼成形術矯正內眥贅皮[J].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11,22(3):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