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俊香
子宮內膜異位癥(endometriosis,EMT)是由于子宮內膜組織生長在正常的子宮腔內壁以外而導致的良性病變[1]。臨床主要表現為痛經、月經不調、性交痛等,甚至可發生不孕,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它是一種臨床常見的婦科疾病,近年來隨著剖宮產率的不斷增加其發病率也有上升的趨勢。以往常以藥物治療為主,但效果較差,常不能治愈[2]。近年來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和臨床經驗的積累,腹腔鏡作為一種新型的診療技術得以快速發展,為該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了有力的依據。我院2009年8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21例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進行腹腔下微創治療和一般開腹治療,將療效進行對比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我院2009年8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21例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年齡20~46歲,平均31.6歲。按美國生育協會1985年修訂的分期法[3]:Ⅰ期18例,Ⅱ期24例,Ⅲ期54例,Ⅳ期25例。
1.2 臨床表現 患者于剖宮產術后6~48個月時出現腹部切口痛,經腹部檢查發現切口瘢痕處觸痛,切口瘢痕周圍腹壁捫之有包塊。疼痛于經期加重,包塊增大;經后疼痛減輕,包塊減小甚至消失。包塊多不規則,邊界模糊,質實,壓痛明顯。
1.3 治療方法 針對不同的情況采用不同的手術方式:(1)囊腫剝除法 適用于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巧克力囊腫)的患者。本組使用該法30例。針對這種患者,分離異位囊腫病區灶,先處理一側,再處理另一側;(2)雙極電凝鉗 適用于陶氏腔消失者或致密粘連,先分離整個陶氏腔,再雙極電凝異位病灶。本組使用該法29例;(3)切除術 適用于一側的多發性巧克力囊腫患者。本組使用該法30例;(4)一般開腹治療 本組使用該法32例。
1.4 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輸入SPSS18.0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一般情況 患者的大小病灶都基本去除,無嚴重不良反應的發生。
2.2 治療效果 腹腔鏡下微創手術時間與一般開腹治療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但腹腔鏡術中出血量少,創傷小,住院時間短,術后并發癥較少,明顯優于一般開腹治療(P<0.05)。表1列出了平均手術時間、平均住院時間、術中平均出血量,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充分說明了腹腔鏡下微創治療具有創傷小、干擾少、恢復快的優點。

表1 各不同手術方式的平均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并發癥情況
子宮內膜異位癥主要是指子宮內膜組織出現在子宮體以外的部分,是婦女在生育期常見的婦科疾病,是一種良性病變,但易轉移和復發。近年來,隨著剖宮產率的不斷增加該病也呈上升的趨勢。據報道,在剖腹產手術中該病的發病率達15%左右[4]。臨床主要表現為痛經、月經不調、性交痛等,疼痛多于經期加重,包塊增大,經后減輕,包塊減小甚至消失,嚴重者甚至可發生不孕,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往常以藥物治療為主,雖能抑制病灶的生長,但由于該病具有浸潤性,易轉移,再加上藥物反應的存在往往效果較差,常不能治愈[5-6]。近年來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和臨床經驗的積累,腹腔鏡作為一種新型的診療技術得以快速發展,為采用手術切除病灶提供了有力的依據。在蘭鷹的報道中也證明腹腔鏡下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有顯著的療效[7]。
本研究采用腹腔鏡下囊腫剝除法、雙極電凝鉗和附件切除術以及一般的開腹手術治療,并記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以及并發癥的發生情況。通過臨床療效的觀察對比分析,發現腹腔鏡下微創手術時間與一般開腹治療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但腹腔鏡術中出血量少,創傷小,住院時間短,術后并發癥較少,明顯優于一般開腹治療(P<0.05)。行腹腔鏡下手術患者均在術后24h內恢復正常飲食,并可起床活動,術后住院3~5d,均無出現并發癥發生,術后l~2周已基本恢復正常的生活工作。而行一般開腹治療的患者不僅恢復較慢,并發癥較多,出現術后粘連5例,感染2例,均經過積極的抗生素治療好轉。可見,腹腔鏡下微創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具有療效顯著,對患者的創傷較小,患者恢復快,并發癥較少等諸多優勢,可作為臨床治療的首選方法。
腹腔鏡下微創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療效顯著,能夠保證手術在較為封閉的環境下操作,避免了腹腔長期暴漏可能出現的術后感染、粘連等并發癥;視野清晰開闊,能夠對極其微小的病灶進行清除,避免了術后的復發,減少了對周圍臟器的牽拉,對患者的創傷較小,避免過多失血[8],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應用。但術前應詳細詢問病史,全面對患者做好相關的各種檢查,如腸備,皮備,B超,血常規,血壓等,確立患者的手術適應證和禁忌證,充分估計手術的難易程度,做好必要時開腹的準備,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傷及大出血等不良后果[9-10]。
[1]樂杰.婦產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326.
[2]王艷萍,陳若雪,姜艷霞.子宮內膜異位癥224例臨床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1,21(13):70.
[3]祝育德,楊燕生,謝菲,等.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的比較[J].中華婦產科雜志,1998,33(7):433-435.
[4]吳翠色,潘秋菊,王瓊娟,等.腹腔鏡下深部浸潤型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20):46-47.
[5]崔恒.子宮內膜異位癥研究中的若干問題[J].實用醫學臨床雜志,2005,2(2):l7-18.
[6]Wood AJ.Treatment of endoinetriosis[J].N Engl J Med,2001(12):266-270.
[7]蘭鷹.腹腔鏡保守性手術聯合孕三烯酮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78例療效分析[J].廣西醫學,2008,30(6):847-848.
[8]Jacoson TZ, Barlow DH,Koninckx PR,et a1.Laiic surgery for subfertilibassociated endometriosis.Cochrane Database SystRev[J],2002,10:398-406.
[9]嚴鳳英,官穎,王麗,等.腹腔鏡對322例輸卵管性不孕癥的診治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1,2(16):32-33.
[10]張愛民,陳桂萍.宮腹腔鏡導絲聯合治療輸卵管阻塞臨床分析[J].當代醫學,2011,17(28):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