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一男
糖尿病腎病(DN)的發病率在國內外文獻中的報道呈逐年增長趨勢。我國DN的發病率占糖尿病患者總數的20.3%~23.4%[1]。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高血脂、血小板高粘附和高凝聚引起的血漿粘滯性增加,使血液呈高凝狀態,嚴重者呈乳糜血癥,促進DN的發生、尿微量蛋白、尿蛋白出現及腎功能減退。同時DN患者存在肢體麻木刺痛、如蟻行感、口干等共同的臨床癥狀。筆者采取破血逐瘀藥物脈血康膠囊聯合血管緊張素Ⅱ 1型受體拮抗劑厄貝沙坦片治療糖尿病腎病取得了良好療效。
1.1 臨床資料
1.1.1 2 型糖尿病腎病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診斷標準 空腹血糖>7.0mmol/L,和(或)餐后2h血糖>11.1mmol/L,同時糖化血紅蛋白>7.0%;也符合《腎臟病學》中DN診斷標準,并按《腎臟病學》將患者分為5期,所有患者為Ⅱ~Ⅳ期患者。排除:(1)原發性腎小球疾病;(2)高血壓病及其繼發性腎臟病;(3)合并其他臟器(如心、肝、腦)嚴重疾病者。
1.1.2 將來自門診的80例符合上述標準的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42例(男26例,女16例),年齡41~75歲,平均58.6歲,病程6~11年,平均7.8年,并發周圍神經病變35例、視網膜病變18例、合并高血壓病33例,合并腦梗死3例;對照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齡40~78歲,平均57.7歲,病程5~13年,平均8.2年,并發周圍神經病變31例、視網膜病變14例,合并高血壓病25例,合并腦梗死2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并發癥等經統計學處理,差異均無顯著性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治療前兩組患者均進行血流變學指標、尿微量蛋白、尿蛋白、血肌酐及血尿素氮的檢查。
1.2.2 兩組均進行血糖控制、血壓控制和血脂控制。
1.2.2.1 血糖控制使用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控制患者空腹血糖≤7.0mmol/L和餐后2h血糖≤11.1mmol/L。降壓控制使用硝苯地平或氨氯地平,控制患者血壓≤130/80mmHg。使用HMG-CoA還原酶抑制劑類藥物控制血脂在正常值范圍內。
1.2.2.2 治療組血糖和血脂控制與對照組相同,血壓控制使用厄貝沙坦片,每次150~300mg,1次/d,早飯前服用,控制血壓≤130/80mmHg。非高血壓患者(血壓≤140/90mmHg)給予厄貝沙坦每次75mg,1次/d,早飯前服用。治療組同時加服脈血康膠囊,3粒/次、3次/d。兩組治療12周觀察療效。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數據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血流變學指標、尿微量蛋白、尿蛋白、血肌酐及血尿素氮無顯著差別(P>0.05),見表1~2。經過口服脈血康膠囊聯合厄貝沙坦片治療,臨床癥狀及體征有改善,治療過程中,除覺脈血康藥物有腥味偶感惡心外,無任何不良反應。血液流變學5項指標及尿微量蛋白、24h尿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變化情況見表1~2。治療組脈血康聯合厄貝沙坦片對血液流變學異常有較顯著的治療作用,治療組顯著優于對照組(P<0.01);治療組在減少尿微量蛋白、24h尿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方面也有顯著作用,治療組優于對照組(P<0.05)。
2.2 不良反應 兩組治療過程中,除治療組因藥物腥味偶感惡心外,兩組均為出現其它不良反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流變學指標的變化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尿微量蛋白、24h尿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的變化
DN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一般認為高血糖持續存在時,葡萄糖可與氨基酸及蛋白質發生非酶糖基化反應,生成不可逆的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products,AGEs),DN患者血清和腎組織中AGEs含量增高,晚期糖基化產物受體(RAGE)大量分布于腎小球內微血管,AGEs與其受體結合,對腎小球內微血管產生破壞作用,使微血管發生病變,致使血漿粘稠度增加、血小板功能異常,形成DN性腎小球硬化癥,使DN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腎小球基底膜變性增厚,致腎小球內高跨膜壓和高濾過狀態[2]。
脈血康膠囊成分是水質微分,水蛭的唾液中含一種抗凝血物質,即水蛭素。水蛭素是含65個氨基酸的多肽,分子量為7000左右,含3個二硫鍵;水蛭素的作用機制是其多肽鏈的羧基端與凝血酶以1:1的比例快速以非共價形式結合成一種極其穩定的復合物,從而不是使凝血酶發揮凝血作用,達到抗凝血作用,改善血流變學指標[3]。水蛭素具有抗凝作用強、分子量小、不影響纖溶系統、不影響血小板計數的特點,其抗凝血作用明顯強于低分子肝素,同時分子量小不易引起免疫反應,是目前發現的最有效、安全的天然改善血流變性的藥物[4]。
厄貝沙坦是目前應用廣泛的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ARB)類藥物之一,它通過選擇性阻斷血管緊張素受體1(AT1),阻斷了血管緊張素Ⅱ(AngⅡ)收縮血管、升高血壓、促進醛固酮分泌、水鈉潴留、交感神經興奮等作用,從而起到降低血壓和靶器官保護作用[5]。厄貝沙坦除降壓外,通過兩方面保護腎臟,降低糖尿病腎病尿蛋白:(1)厄貝沙坦同時擴張腎小球出球小動脈和入球小動脈,且擴張出球小動脈的作用強于擴張入球小動脈,致使腎小球率過濾增高,腎內壓下降[6];(2)厄貝沙坦可以改善腎小球通透性,逆轉裂孔蛋白nephrin表達的降低:Nephrin是腎小球上皮細胞足突間的裂孔膜上的一個跨膜蛋白,參與足突的發育及裂孔隔膜的形成,維持裂孔隔膜的正常形態結構與屏障功能[7-8]。糖尿病情況下nephrin表達和功能異常,使腎濾過膜結構與屏障功能完整性破壞,濾過膜通透性增加,大量蛋白漏出,使糖尿病腎小球硬化并產生蛋白尿[9]。
本文采用脈血康膠囊聯合厄貝沙坦片治療糖尿病腎病,在改善血流變學和腎臟指標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療效。但需繼續大樣本驗證,如與現在療效相似,可借鑒作為DN的治療方法之一。
[1]王菁.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腎病的研究進展[J].世界今日醫學雜志,2005,6(2):136-138.
[2]廖鈺,夏寧.糖尿病腎病發病機制研究進展[J].醫學綜述,2011,17(22):99-101.
[3]黃泰康.常用中藥成分與管理手冊[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4:643.
[4]呂莉,汪和睦.重組水蛭素體內抗凝活性的實驗研究[J].中草藥,2002,33(6):520-522.
[5]楊奎峰.藥理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44.
[6]福井光峰,萬毅剛.ACEI、ARB治療腎病綜合征的適應證和臨床應用[J].日本醫學介紹,2005,26(9):13-14.
[7]郭旭.RAAS系統拮抗劑對自發性高血壓大鼠足細胞Nephrin表達和腎臟保護作用的影響[C].中國醫科大學碩士論文,2010.
[8]劉中柱,謝立民,劉艷姝,等.厄貝沙坦對早期糖尿病腎病大鼠足細胞nephrin及podocin表達的影響[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0,33(1):11-12.
[9]匡蕾,葉山東.Nephrin與糖尿病腎病的關系[J].國際病理科學與臨床雜志,2011,31(2):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