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宏
腦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又稱缺血性腦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是指因循環障礙導致局部腦組織發生缺血、缺氧而發生的軟化壞死。多發于50歲以上老年人群,患者常合并有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風心病、冠心病或糖尿病?;颊咂鸩∏岸嘤星膀尠Y狀,可表現為頭痛頭暈、眩暈、短暫性肢體麻木、無力[1]。起病一般較緩慢,患者多在安靜和睡眠中起病,多數患者癥狀歷經幾小時甚至1~3d。早期治療,最大限度降低患者神經損傷程度,避免二次復發是腦梗死治療中的關鍵[2]。2008年8月~2011年8月蘇州圣愛醫院采用氯吡格雷治療急性腦梗死112例,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觀察組112例患者均為蘇州圣愛醫院2008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急性腦梗死患者,其中男64例,女48例;年齡52~79歲;平均年齡(61.5±5.7)歲;合并高血壓36例,高脂血癥28例,糖尿病24例。對照組112例患者為蘇州圣愛醫院同期收治的同類患者,其中男61例,女51例;年齡50~79歲;平均年齡(60.7±5.9)歲;合并高血壓38例,高脂血癥22例,糖尿病25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確診后兩組均給予生命體征監控,吸氧,降低顱內壓治療:甘露醇250mL靜脈滴注,血塞通400mg加入250mL葡萄糖注射液或250mL氯化鈉注射液中,每日一次靜脈滴注。積極治療合并癥。在上述治療的基礎上,對照組給予阿司匹林腸溶片100mg每日一次口服。觀察組給予氯吡格雷75mg,每日一次口服。
1.3 評價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發病6個月后小卒中、二次腦梗死的發生率、歐洲腦卒中(ESS)評分結果和不良反應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0.0對所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例數和百分比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數據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6個月后小卒中、二次腦梗死的發生率和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ESS評分結果比較。見表2。
隨著我國社會人口老齡化的發展,慢性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腦梗死是導致老年人失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提高腦梗死的診治效率,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動脈粥樣硬化引發的嚴重反應和血小板聚集導致的血栓形成是導致腦梗死的重要原因。因此,在腦梗死的常規治療中,綜合應用抗血小板藥物,改善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指標,對改善患者預后,降低臨床復發具有良好的預防作用。2005年AHA/ASA更新的腦梗死急性期治療指南推薦:絕大部分的腦梗死患者應在腦卒中發作24~48h內給予抗血小板治療。對于最近有缺血性卒中、心肌梗死或有癥狀周圍動脈疾病的患者,與阿司匹林相比,氯吡格雷能使主要轉歸指標(缺血性卒中、心肌梗死或血管性死亡)的相對危險度降低[3]。
氯吡格雷是一種ADP受體阻滯劑,可與血小板膜表面ADP受體結合,使纖維蛋白原無法與糖蛋白GPⅡb/Ⅲa受體結合,從而抑制血小板相互聚集。氯吡格雷選擇性也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與它的血小板受體的結合及繼發的ADP介導的糖蛋白GPlllb/llla復合物的活化,因此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氯吡格雷必須經生物轉化才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但是還沒有分離出產生這種作用的活性代謝產物。除ADP外,氯吡格雷還能通過阻斷由釋放的ADP引起的血小板活化的擴增,抑制其它激動劑誘導的血小板聚集。氯吡格雷不能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性。氯吡格雷通過不可逆地修飾血小板ADP受體起作用。因此,推薦在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的防治中應用氯吡格雷以預防腦卒中、心肌梗死等急性缺血事件的發生[4-5]。但在2004ACC年會女性CVD預防指南中沒有特殊提到服用氯吡格雷預防女性CVD,僅提到在需要服用阿司匹林而又具有禁忌證時將氯吡格雷作為替代藥物應用。本研究數據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6個月后小卒中發生率為9.82%,二次腦梗死發生率為3.57%,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治療后ESS評分為(78.84±4.17),對照組為(74.49±4.50)分,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4.456,P<0.05)。說明采用氯吡格雷治療腦梗死可有效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率,改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情況,值得臨床推廣。

表1 兩組患者6個月后小卒中、二次腦梗死的發生率和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ESS評分結果比較(分,±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ESS評分結果比較(分,±s)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112 45.79±5.59 78.84±4.17對照組 112 46.15±5.82 74.49±4.50 χ2值 1.145 4.456 P值 >0.05 <0.05
綜上所述,氯吡格雷治療腦梗死可有效降低小卒中和二次腦梗死的發生率,改善患者預后,值得臨床研究推廣。
[1]楊汶剛.氯吡格雷治療急性腦梗死136例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1,9(36):152-153.
[2]王欣.依達拉奉聯合氯吡格雷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1,17(20):140-141.
[3]庹軍.氯吡格雷聯合前列地爾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2,18(3):138-139.
[4]黃令強.阿托伐他汀聯合氯吡格雷在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146-147.
[5]張偉,周照新.氯吡格雷與注射用纖溶酶聯合治療進展性腦梗死療效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9(12):1353-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