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寰騫
治療晚期胃癌一般采用綜合治療的手段,化療占主要地位,老年患者由于自身身體狀況較差,一般難以忍受強烈的化療。所以,針對老年晚期胃癌患者,需改進藥物聯合方案,減小治療的強烈度,提高臨床療效??ㄅ嗨麨I作為一種新型德氟尿嘧啶類口服抗癌藥,口服后能迅速進入胃黏膜,很快被人體吸收,且毒副作用較少[1]。我院選擇于2008年4月~2011年6月于收治的60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卡培他濱治療效果較好,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8年4月~2011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60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齡59歲~91歲,平均71.8歲。40例一線治療,12例二線治療,8例三線以上治療。所有患者血常規,肝、腎功能基本正常。
1.2 入圍標準 入圍標準為:(1)病理組織學確證為胃腺癌;(2)術后復發、轉移或不能手術的晚期患者;(3)有病灶可測量或可評價;(4)接受卡培他濱單藥或聯合方案化療1個療程以上;(5)可評價療效的患者需化療2個療程以上,小于2個療程患者只能評估毒副作用;(6)生存期預計2個月以上。
1.3 治療方法 卡培他濱化療治療: 1000mg/m2,2次/d,連續使用14d,3周為1個療程;治療過程中,每周檢查1次血常規,每3周檢查1次肝、腎功能,每2個療程末做CT檢查進行療效評價;觀察藥物對不同患者的毒副作用,適當調整用藥劑量,為對治手足綜合征,所有患者輔助服用維生素B6。
1.4 療效評價標準 評價標準依據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RECIST),療效評價包括4個等級: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定(SD)、進展(PD);疾病控制率=(CR+PR+SD)/患者總人數,有效率=(CR+PR)/患者總人數,總生存時間(OS)指的是患者開始接受卡培他濱治療直到患者死亡時間或或直到患者末次隨診時間。疾病進展時間(TTP)指的是患者從接受卡培他濱治療開始至疾病進展或疾病尚未進展的末次隨訪時間。
2.1 療效 所有60例患者一共完成的化療療程數109個,最長9個療程,最短1個療程,平均3.6個療程。具體來說是療程1個療程2例,2個療程28例,3個療程6例,4個療程10例,6個療程8例,8個療程2例,9個療程4例。其中,按標準可評價療效的有40例,PR 10例(均為一線治療患者),SD 24例,PD 6例,說明相比在二三線治療,一線治療中卡培他濱的療效也許更好,這有可能是因為二三線治療患者以前使用過5氟尿嘧啶。疾病控制率為85.0%,有效率為25.0%;中位疾病進展時間(TTP)5個月,中位總生存(OS)8個月,1年內隨訪7例生存,生存率23.3%。不同治療階段和短期療效的關系情況如表1所示。
2.2 毒副作用 毒副作用主要為胃腸道反應及手足綜合征,有5例患者出現惡心、肚脹癥狀,2例患者表現為手足麻木、感覺遲鈍特征,但是患者因有較好的耐受性,不需要中斷服藥。

表1 不同治療階段和短期療效的關系[例(%)]
因胃癌具有對化療較敏感的特性,故對晚期胃癌患者行全身化療,不僅能夠改善患者生活質量,還能延長其1~2年的壽命。
相關研究表明,局部晚期轉移性胃癌基本沒有治愈的方法。臨床上常用3種藥物聯合進行靜脈注射治療,毒副作用較大[2]??ㄅ嗨麨I因其吸收好、毒性低的特點而逐漸受到研究人員的重視。研究人員[3]選擇18例腫瘤患者,所有患者均未化療,年齡34~74歲,平均年齡58歲。對患者進行口服卡培他濱治療,2500mg/m2,2次/日,連服14d,3周為1個周期,患者平均治療5.5個周期。全部病例都經過組織學診斷。卡氏(Karnofsky)評分平均90%。4個周期后的治療結果表明,在按標準可應答的16例患者中,產生穩定應答的有9例(56.3%),產生部分應答的有4例(25%),繼續進展僅3例(18.8%)。嘔吐、惡心和疼痛強度得到改善的患者有11例(68.8%)。進展平均時間21周,平均存活時間6.5個月,一年隨訪存活率40%。3級、4級毒性罕見,并且均在減藥后緩解??梢?,對于胃腸道腫瘤患者,可以從卡培他濱中看到新的曙光,通過聯合化療治療治療晚期胃癌有著相對理想的效果。
本組研究所有60例患者完成的化療療程在1~9個,生存率較高,毒副作用較少。
總之,老年晚期胃癌的治療中應用卡培他濱療效較好,值得臨床推廣。
[1]邱宇安,劉洪濤,陳火國,等.多西他賽聯合卡培他濱治療老年晚期胃癌的療效分析[J].實用癌癥雜志,2009(6):56-58.
[2]Tsai JY,Stfran H.status of treatment for advanced gastric carcinoma[J].Curr Ourr Oncol Rep,2003,5(3):210-218.
[3]Eucario Leon Rodriguez I,Cunningham D.Capecitabine in advanced gastric cancer[J].Expert Opin Pharmacother,2007,8(16):2851-2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