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海嘯
1891年11月,法國天才詩人蘭波快要死了,他姐姐請來一位神父為弟弟做最后一次禱告。這位神父知道了這位天才詩人的非凡經歷后,盡管他了解到蘭波是一位對上帝大不敬者,卻依然滿懷敬意,莊嚴地對他的姐姐說:“孩子,你的弟弟有信仰,你說呢?他有信仰,有一種我見所未見的優質信仰?!?/p>
1882年4月19日,達爾文在夫人愛瑪的懷里停止了呼吸。達爾文的遺愿是葬在唐恩村的家族墓地中,與哥哥伊拉茲馬斯和夭折的大女兒安妮埋在一起。他的家人和村民們也都希望他能長眠在他已生活了40多年的土地上。但是英國的媒體則認為,以達爾文的成就,應該為他舉行國葬,埋到英國的先賢祠——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在媒體的呼吁聲中,英國皇家學會會長給達爾文的家人去信,請求他們同意達爾文入葬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達爾文的鄰居、林奈學會會長兼議員約翰·魯巴克收集了28位議員的簽名,向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主教請愿。正在法國訪問的主教甚至還未收到議員的請愿書,就已經發電報表示同意讓達爾文入祠。4月26日,在“得智慧得聰明的,這人便為有福”的贊美詩歌聲中,達爾文被埋在了牛頓墓的下方。
沒有人覺得把提出了動搖基督教基礎學說的人埋在大教堂里有何不妥。《時報》甚至評論說:“該大教堂需要這個葬禮甚于該葬禮需要大教堂。”教會報紙《晨報》聲稱:“我們無法欣賞他的理論的全部,但是我們敬佩他的生活?!薄督虝r報》則干脆說達爾文是一名“基督教紳士”。
事實上,達爾文死時不僅不信神,甚至對基督教極其反感。他生前不愿公開他的宗教立場,一方面是因為他不愿引起爭端;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認為不信神的立場只適合于有教養的人,讓普通大眾接受無神論的時機還不成熟。但是在私下場合,達爾文并不掩飾他反對基督教的立場。在自傳中,他用一章專門闡述自己的信仰,批駁各種有關上帝存在的證據,認為沒有任何理由相信上帝存在。
蘭波和達爾文都不信神,但他們都有優質的信仰。那位了不起的神父為臨終的蘭波做了最后一次禱告,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里至今也仍安葬著達爾文。“不信神的立場只適合于有教養的人,讓普通大眾接受無神論的時機還不成熟”,100多年過去了,我不知道達爾文所說的“時機”成熟了沒有,我只知道沒有任何信仰的人是相當的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