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 黃瀅 赫英

夏日的北京城,披紅戴綠。盤古七星酒店內,一場盛大的新書發布會正在等待女主角的到來。大門敞開,陳文茜一身素黑,輕擺腰肢,緩緩走來。那舉手投足間的嫵媚,配上頭頂一朵張揚的羽毛花,立刻搶盡了全場的風光。
李敖曾說:“陳文茜是我所見過的最聰明的女人。”每個與陳文茜對坐的人,都能真切地感受到她的“聰明”。茶幾上放著她的新書《只剩一個角落的繁華》,這是她授權大陸出版的第一本書,收錄了她過去一年多對世界的思考。
浪漫而叛逆的臺灣女子
1958年,陳文茜出生于臺灣宜蘭縣,在外婆家長大。1976年她考入臺灣大學法律系,畢業后,就職于《中國時報》副刊部,因才華出眾而被快速提升為主編。1987年她赴美留學,并取得歷史社會學博士學位。1995年5月1日,陳文茜結束在美國的留學生活,回到臺灣,成為民進黨文宣部主任。
陳文茜一回到臺灣,立即顯露出過人的才華,她猶如一股春風,吹皺了臺灣政壇的一池死水。1995年初夏,陳文茜身穿大紅低領背心,下著超短迷你裙,頭發染成黃色,10根手指涂著10種顏色,在電視上侃侃而談。她思路清晰、口才敏捷、言談犀利,直指問題要害,特別是她那身妖艷華麗的打扮,吸引了觀眾。在人們眼里,女人從政,打扮一般趨于男性化,短頭發,深色服裝,言談舉止溫文爾雅。陳文茜卻一反常規,穿著性感,濃妝艷抹。她的出現,很快在臺灣政壇刮起了一股旋風,人們稱之為“陳文茜現象”。
陳文茜說:“我天生是個浪漫而叛逆的人。”“政治需要的是庸才,創作才需要天才?!薄拔疫x擇政治,是覺得與其讓很笨的人來統治我,不如我去統治很笨的人?!彼炀毜剡\用媒體影響力,成為或風云、或明星般的焦點。1998年,陳文茜被《亞洲周刊》英文版評選為全亞洲25位“創造趨勢人物”之一 。
正當陳文茜處于政治生涯的上升期時,因為堅持“理想高于利益”的信念,她認為應該正視兩岸關系與島內的社會和解,反對臺灣獨立,為“臺獨”勢力所不容。1999年3月,陳文茜憤然退出民進黨。她說:“我離開民進黨的時候,像一個受虐的婦女?!?/p>
沉淀了一段時間后,陳文茜2001年高票當選無黨籍“立法委員”。2004年臺灣大選,陳文茜再度大放異彩。她從泛綠轉向泛藍,并為連宋競選“總統”出謀劃策。陳文茜頭腦靈活,點子很多。但是,“3·19槍擊案”的發生和國民黨在選舉中的失敗,令陳文茜再一次遠離臺灣政治。當年年底,陳文茜宣布退出政壇。
能言善辯的臺灣名嘴
早在1996年,陳文茜就開始試水電視媒體,主持政論節目《女人開講》,其知名度飆漲,與趙少康、李敖并列為臺灣“三大名嘴”。2000年,陳文茜又推出《文茜小妹大》。她痛快淋漓地針砭時事,也因此得罪民進黨當局。2003年4月6日,《文茜小妹大》被停播,但這并沒有嚇倒陳文茜。她說:“如果陳水扁要拿政治對我宣戰,我就奉陪到底,不能主持節目,我就去幫泛藍軍打選戰??词悄銈兙G營會打選戰,還是我會打選戰!”
2005年,退出政壇的陳文茜在鳳凰衛視主持《解碼陳文茜》,延續她自信敢言、鮮明犀利的風格。爾后又陸續推出《文茜的世界周報》《文茜的異想世界》《文茜的與我們的人生故事》《文茜的虛擬秀》等節目,收視率一直居高不下。陳文茜橫跨臺灣政治、商業與媒體界,成為臺灣頗具影響力的風云人物。她在政界人脈深厚,常有獨家資料披露;她對兩岸關系、臺灣政局與臺海局勢、國際問題,特別是中美關系有著敏銳的觀察力和獨到的見解。
陳文茜也似李敖般以“罵人”著稱。她與李敖交情很深,兩人常以“兄妹”相稱。李敖罵起人來氣勢洶洶,粗話連篇,動輒就說“臺灣的混蛋太多了”。而陳文茜更講究“罵”的技巧,罵起人來聲調平和,實話實說,但入木三分,常常讓挨罵對象無言以對。有一次,陳文茜與幾個民進黨“名嘴”在電視上辯論,她將大串極富說服力的數字倒背如流,辯得那幾個“名嘴”結結巴巴、無力招架,幾個回合便敗下陣來。
做女人必須精彩
陳文茜覺得女性跟男性沒有什么差別。她說,很多女性開始公共事務的時候怕受歧視,每天把自己打扮得像女強人一樣,一定要穿套裝、戴眼鏡。陳文茜認為,愛穿什么樣的衣服就穿什么樣的衣服,不需要改變自己,靠自己的能力就足以贏得男人的尊敬。
很多人說陳文茜對臺灣女性從政最大的貢獻是,從她開始,以后的臺灣女性都脫掉了套裝,開始穿得花枝招展。據說,陳文茜隨連宋到大陸訪問時,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吳儀笑著說:“怎么你們臺灣來的女性都打扮得這么漂亮?”陳文茜自豪地說:“這是我對臺灣女性的貢獻。”
在政界打拼,特別是在臺灣,對女人來說尤其困難。很多時候,臺灣的政客之爭更像是在上演一場鬧劇。男人般的堅忍決絕與女人的柔腸百轉被陳文茜演繹得游刃有余。陳文茜說:“女人可以傷心,但絕對不可以超過24小時。這24小時之內,你可以放縱到任何程度。但天亮了,一切就要停止。情緒這東西是斷然不可以放任的。”
對待愛情,陳文茜抱持“不期待也不反對”的態度。她說,愛情沒有重要到你需要去追求它,也沒有重要到你需要去反對它。其實通過婚姻來約束的愛情可能是非常大的包袱,如果單純是愛情的話,合則來,不合則去,事情會簡單很多。
事實上,陳文茜也有過美好的愛情。 陳文茜刻骨銘心的愛情是從原民進黨籍“立委”林濁水開始的。年輕時的林濁水,雖談不上英俊,但五官輪廓分明、目光深邃,憂郁的眼神中透著款款深情,一下子俘獲了陳文茜的心。林濁水也很快拜倒在陳文茜的石榴裙下,完全以陳文茜為中心,生活中的大小事都圍著這個22歲、剛出校門的女孩兒轉。但兩人的感情最終以苦澀的分手告終。至于原因,陳文茜淡淡地說:“或許他太不快樂,而我太快樂吧!”
另一個男主角是前民進黨民調中心主任賀瑞蕃。陳文茜回憶說,賀瑞蕃不是漂亮英挺型,但卻是民進黨內難得的正直人。當陳文茜遇到另一個男人——美國猶太青年大衛,賀瑞蕃便識趣地絕塵而去,赴美讀書去了。
陳文茜對大衛的這段戀情是慎重的,她甚至考慮過婚姻,商量成家后到香港定居。但這場戀情最終還是以分手收場。
如今,回味過去愛情的跌宕起伏,陳文茜調侃自己:“我不一定有能力和別人長久相處,但很有能力和別人分手?!?/p>
一個活得最自我的人
陳文茜,一個欲說還休的臺灣奇女子。她無黨無派,奔走兩岸四地,連戰夸她“說理清楚,條理分明”;她反對“臺獨”,主張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聲稱“我要的歷史地位是當兩岸談判代表,是臺灣辜振甫的位置”。
陳文茜認為,“臺獨”是個假議題,民進黨根本沒有那個膽。她說:“我從事政治,其實有著明確的目的——解決臺灣最嚴重的問題,就是兩岸問題。干嗎要解決兩岸問題呢?我不是要防止‘臺獨,因為我知道民進黨不敢‘臺獨。我覺得真正的兩岸問題是臺灣做戲做太久就會衰退了,被邊緣化,就什么都沒有了。”
陳文茜一直主張兩岸和平和解。早在是民進黨員的時候,陳文茜就呼吁要正視大陸,與大陸和平發展,開放與大陸的交流交往。
的確,這些年,陳文茜走出偏安的小島格局、踏足大陸、思慮兩岸,一直致力于兩岸的文化交流。她不但經常來大陸做電視節目,還去各大高校進行學術交流。2011年4月,陳文茜攜自制的紀錄片《±2℃》做客南京大學,以環保為主題,與年輕學子零距離講述“世界的溫度”,吸引了眾多聽眾慕名前來,現場被擠得水泄不通。
在新書《只剩一個角落的繁華》中,陳文茜記載了一個又一個中外年輕人的故事,她希望通過這些發生在世界各地的事,能夠讓大陸的年輕讀者從全球的角度、歷史的縱深為中國經濟和個人前途找到更好的答案?!霸谶@個動蕩危機的年代,青年人或許將成為‘失落的一代,但如果你們專注于自己的事業,或許仍能守住屬于自己的‘一角繁華。”
說這話時,陳文茜沒有了做政論節目時的犀利和攻擊性,顯出了女性特有的溫柔?!拔矣幸粋€作為母親的心情,我如果跟一般的女性一樣,生個小孩兒,我的孩子跟你們年紀差不多?!眲傆凶鹁吹哪抗馔秮?,她卻又顯出善變的一面,幽默地說:“別看我現在這么端莊,我年輕的時候可是什么驚世駭俗的事都做過!”
在優雅地退出臺灣政壇之后,陳文茜立志要成為辜振甫第二,要填滿這條由隔閡和誤解構成的窄窄的海峽,為最終解決兩岸問題竭盡全力。
人生浮沉,絢麗精彩,爭議一生。陳文茜自我評價說:“我確實是臺灣最聰明的女人,這理所當然。囂張如我,快活如我,這樣的女人在臺灣除去精神病人應該沒有第二個了。”曾有朋友認為陳文茜百年之后的墓志銘應該是:這是一個在完全沒有自我的世界中活得最自我的人。而陳文茜則說,“她是陳文茜”這5個字就足夠了。
(據《環球人物》《世界知識》《南方人物周刊》相關資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