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繼靜 崔中鋒 李廣明
河南省傳染病醫院,河南鄭州 450000
慢性丙型肝炎(CHC)由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引起,嚴重威脅人類健康,是導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細胞癌的重要誘因[1-3]。CHC中20%~30%最終發展成肝硬化及肝細胞癌。CHC的治療尚無理想藥物,干擾素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抗病毒藥物,但其療效尚難令人滿意,治愈率低且停藥后約一半病例復發。近年來研究表明:HCV感染所誘發的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CTL,效應性CD8+T細胞)在清除HCV和控制HCV感染中起重要作用[4]。本研究中,筆者采用HCV特異性T淋巴細胞輸注療法治療慢性丙肝,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45例,其中,男28例,女17例;年齡14~65歲,平均(32±17)歲。診斷標準符合2000年修訂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5]。在知情同意的基礎上愿意接受自體HCV特異性CTL輸注治療的入選為治療組(30例),不愿意接受該療法,同時亦不愿接受干擾素等抗病毒治療的歸為對照組(15例)。兩組患者性別構成、年齡、病程、病情的嚴重程度、輔助檢查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治療前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超過正常值上限1倍。抗HCV及HCV RNA陽性,其他肝炎血清學指標均為陰性。所有患者均無肝硬化失代償表現及嚴重的心肺功能不全,并排除自身免疫性肝炎、EB和巨細胞病毒感染及酒精性肝損害。治療組采用自體HCV特異性CTL輸注治療,2周1次,6次為1個療程,并輔以一般護肝及支持療法;對照組采用一般護肝及支持療法。兩組均不使用免疫調節劑及抗病毒制劑。療程結束后兩組均隨訪半年。
1.2.1 HCV特異性T淋巴細胞的制備
①HCV特異性CTL誘導劑:誘導劑為混合性,由北京希波醫學技術開發公司提供。②制備方法:抽取患者外周血100 mL,肝素抗凝,離心后分為血漿層、中間白膜層和紅細胞層,取中間白膜層即外周血單個核細胞層于37℃,5%CO2培養箱中用HCV特異性CTL誘導劑誘導培養6 h后,與血漿和紅細胞一并回輸給患者。
1.2.2 觀察指標與方法
1.2.2.1 癥狀與體征 記錄治療前后主要癥狀和體征、肝功能變化情況及相關不良反應。
1.2.2.2 檢測指標 治療前、治療6周、12周及隨訪結束時分別檢測患者的肝功(Beckman公司)、HCV RNA(泰普生物科學有限公司)、抗-HCV(上海科華公司)。
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分析,非正態分布資料采用秩和檢驗或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的精神、食欲、體力等均較治療前好轉,治療組改善更明顯。兩組患者均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及并發癥。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肝功能均有改善,治療組ALT復常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ALT復常率的比較
治療組患者HCV-RNA陰轉率在療程結束時為46.67%,隨訪24周發現隨著患者機體免疫應答的增強,有2例在隨訪期發生陰轉;而對照組無一例陰轉。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HCV-RNA轉陰率的比較[n(%)]
對治療組患者治療前的病毒復制水平進行分層分析發現,HCV RNA>105copies/mL時病毒的陰轉率明顯低于HCV RNA≤105copies/mL時病毒的陰轉率。見表3。

表3 HCV RNA水平與轉陰率的關系[n(%)]
目前,全世界HCV感染率為0.1%~5.0%,約70%的患者感染后成為慢性肝炎,我國有3 000~4 000萬的HCV感染者,HCV感染引起的慢性丙型肝炎已成為重大的世界衛生問題。且HCV是除了HBV感染外引起肝細胞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6-7]。因此,對CHC的有效治療已成為眾多學者關注的熱點。
體外誘導抗原特異性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治療技術[8]最初用于腫瘤治療。其治療丙肝原理為采用特異性T淋巴細胞回輸,用HCV多肽抗原在體外誘導、增殖、活化丙肝患者的單個核細胞,此種細胞回輸體內后可在體內繼續增殖并聚集在其他靶細胞部位,引起強烈的細胞免疫反應而起到清除丙肝病毒的作用。本研究中,30例接受HCV特異性T淋巴細胞治療的患者,在治療12周HCV RNA陰轉率為46.67%,隨后在隨訪中又有2例發生陰轉,這可能與該療法改善了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有關。同時,筆者對治療組患者按照不同的病毒復制狀態進行分層分組研究,發現治療前HCV-RNA≤105copies/mL時病毒的轉陰率較高,這可能與病毒的高復制狀態不利于特異性T淋巴細胞回輸后在體內進行免疫激活有關。對該類患者的治療是否可與其他藥物聯合以提高療效是筆者后續研究的問題。
干擾素聯合利巴韋林是目前公認的治療慢性丙肝的方法,但療效欠滿意,尤其是治療過程中出現的嚴重副作用,使不少患者無法耐受。筆者用HCV特異性T淋巴細胞輸注治療的3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療及隨訪期間未發現明顯的不良反應,患者耐受性良好,精神體力明顯好轉,這無疑為不愿接受干擾素治療或干擾素無法耐受的患者提供了一種新的治療策略。
本研究證實,HCV特異性T淋巴細胞輸注療法治療慢性丙肝安全有效,為CHC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但其遠期療效如何,值得臨床進一步研究。
[1]項波.利巴韋林聯合干擾素α對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及病毒應答的影響[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0,33(13): 60-62.
[2]秦如松,張澤波.安絡化纖丸治療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纖維化的臨床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0,48(2):58,73.
[3]蔡峻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重疊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1,8(5):79-80.
[4]Duan L,Lei P,Yumei X,et al.Prediction and identification-based prediction of Chinese hepatitis C viral-specific cytotoxic T lymphocyte epitopes[J].JMed Virol,2011,83(8):1315-1320.
[5]中華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肝病學分會.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0,8:324-329.
[6]安利峰,勝利,史霖,等.丙型肝炎病毒多CTL表位DNA疫苗免疫學特性的初步研究[J].武漢大學學報:醫學版, 2006,27(1):17-19.
[7]孫芳.100例原發性肝癌與HBV、HCV感染關系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0,7(34):132-133.
[8]Disis ML,Smith JW,Murphy AE,et al.In vitro generation of human cytoiytic T cells specific for peptides derived from the HER-2/neu protooncogene protein[J].Cancer Research,1994,54(4):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