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琴華
石家莊市優撫醫院內科,河北石家莊 050800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種進行性氣流受限性疾病,具有不完全可逆特點,其發病率呈不斷上升趨勢,成為世界范圍內致殘、致死率上升最快的疾病。本病與肺部因有害氣體或有害顆粒導致的異常炎癥反應有關。預防和控制癥狀的急性發作及加重,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是COPD的治療目標。2006年公布的COPD全球倡議(GOLD)指南[1]和2007年我國COPD診治指南[2]推薦吸入長效β2受體激動劑與糖皮質激素聯合治療。舒利迭是由沙美特羅和氟替卡松兩種成分組成的復方制劑,沙美特羅為新型選擇性長效β2受體激動劑,氟替卡松是氣道高選擇性的吸入型糖皮質激素,兩種藥物的作用機制不同,聯合用藥具有良好的協同效應。本文采用舒利迭霧化吸入治療COPD,獲得良好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78例入組觀察的COPD患者為2008年2月~2010年12月收治,經診斷均符合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COPD學組2007年修訂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中的診斷標準,病情均處于穩定狀態。將患者按按隨機、對照、開放原則分為普米克令舒組39例和舒利迭組39例。普米克令舒組中,男 24 例,女 15 例;年齡 60~79 歲,平均(65.6±8.5)歲;病程 12~98個月,平均(68±16)個月;COPD 分級為Ⅱ級 29例,Ⅲ級10例。舒利迭組中,男21例,女18例;年齡60~78歲,平均(63.8±8.9)歲;病程 12~104 個月,平均(69±14)個月;COPD分級為Ⅱ級25例,Ⅲ級1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①支氣管擴張試驗陰性;②穩定期患者;③嚴重程度分級為Ⅱ~Ⅲ級(中~重度)。
①近2周內口服或吸入糖皮質激素,48 h內使用長效支氣管擴展劑或24 h內使用短效支氣管擴展劑;②伴有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他肺部疾病及精神異常者;③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病史;④腫瘤,嚴重心、肝、腎功能及血液系統異常等病史。
1.4.1 常規治療方法 囑患者戒煙,伴有感染表現的患者靜脈點滴抗生素,茶堿解痙平喘,氨溴索祛痰,進行氧療治療,觀察期間停用所有支氣管擴張藥和激素。
1.4.2 普米克令舒組 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霧化吸入普米克令舒200μg/噴,每次1噴,3次/d,每次吸畢清水漱口,避免口腔霉菌感染,6個月為1個療程。
1.4.3 舒利迭組 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患者處于直立狀態,做最大呼氣后,最大吸氣量吸入舒利迭,每次1吸,屏氣10 s以上,每日2次,每次吸畢清水漱口,避免口腔霉菌感染,6個月為1個療程。
治療前后使用肺功能測定儀檢測患者肺功能,計算1 s用力呼吸容積(FEV1)、FEV1占預計值的百分比(FEV1%),采集橈動脈血檢驗血氣分析,測定動脈血PaO2,實施痰液誘導,光鏡下測定痰液炎細胞及中性粒細胞計數。根據患者癥狀、體征及動脈血氣評判兩組臨床療效。①顯效:患者咳喘、發紺、呼吸困難、肺部啰音等癥狀基本消失,PaO2上升幅度≥10 mm Hg(1 mm Hg=0.133 kPa);②有效:臨床癥狀和體征有所改善,PaO2上升幅度<10 mm Hg;③無效:癥狀和體征沒有好轉,PaO2上升幅度<5 mm Hg。
采用SPSS 16.0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進行組間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舒利迭組與普米克令舒組治療后 FEV1、FEV1/FVC、FEV1/預計值、PaO2較治療前明顯提高,痰液炎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分類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0.01);兩組治療前各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0.05), 治療后, 舒利迭組 FEV1、FEV1/FVC、FEV1/預計值、PaO2較普米克令舒組明顯提高,痰液炎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分類均較普米克令舒組明顯降低,差異均有高度統計學意義(均P<0.01)。 見表1。
舒利迭組的總有效率為94.87%,普米克令舒組的總有效率為79.49%,舒利迭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普米克令舒,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舒利迭組出現3例不良反應,均為口干及咽喉部不適,普米克令舒組出現1例惡心的不良反應,兩組患者均無需處理,自行恢復正常,兩組不良反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χ2=1.054,P > 0.05)。
表1 兩組患者各項檢查指標檢測結果比較(x±s)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COPD越來越受到臨床醫生的關注,其患病人數及死亡率呈不斷上升趨勢,對社會造成沉重擔重,其研究及診治受到國內外醫學專家日益重視。COPD是氣道、肺實質和肺血管的慢性炎癥為特征的疾病,多伴有氣道的高反應性,具有氣流受限特征,炎癥反應是COPD患者疾病進展的重要原因,患者肺部不同部位可呈現肺泡巨噬細胞、T淋巴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增加,部分患者可出現嗜酸性細胞增多[3]。COPD主要癥狀表現為咳嗽咳痰、氣喘、呼吸困難,與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密切相關。如果治療不合理,可發展到肺心病、呼吸衰竭、肺性腦病及全身多臟器功能受損。
抗炎、緩解癥狀、延緩肺功能進行性惡化及改善生存質量是治療的關鍵。世界衛生組織2003年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議推薦長效β2受體激動劑聯合吸入型糖皮質激素的治療方案[4]。
舒利迭是長效β2受體激動劑沙美特羅與吸入性糖皮質激素丙酸氟替卡松的復方制劑。其中沙美特羅具有高度脂溶性,易透過細胞膜的脂質層,選擇性與細胞內的β2受體結合,刺激腺苷酸環化酶,降低鈣離子濃度,從而松弛支氣管平滑肌,減輕支氣管痙攣,使支氣管平滑肌長時間保持舒張,增加FEV1,持續時間可達12 h[5];沙美特羅還可減輕炎癥介質釋放,減弱由此誘導的支氣管收縮作用;沙美特羅還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能降低血管的通透性,減輕氣道的腫脹,減少過敏原引起的氣道高反應性。丙酸氟替卡松脂溶性強,局部給藥肺部濃度高,有效抑制多種炎性細胞及炎性組分的釋放,增強肥大細胞和溶酸體膜的穩定性,達到較強的局部抗炎作用,還能預防氣道重塑。
長期反復吸入β2受體激動劑,可導致β2受體興奮性降低及β2受體數目下調,出現低敏感現象。丙酸氟替卡松能夠增加肺部β2受體的轉錄,增加呼吸道β2受體的合成及減少β2受體的脫敏和耐受,維持β2受體的敏感性。沙美特羅能夠激活無活化的糖皮質激素受體,促進丙酸氟替卡松盡快與受體結合,增強丙酸氟替卡松的抗炎作用[6]。因此,沙美特羅和丙酸氟替卡松具有協同作用,在控制炎癥和支氣管痙攣方面有明顯互補作用,既可以減輕支氣管痙攣、氣道高反應性、舒張支氣管,又具有明顯的抗炎作用,從而改善肺功能,減輕呼吸困難,阻止其病情的進一步發展。
本文研究結果表明,治療6個月后,患者FEV1、FEV1/FVC、FEV1/預計值、PaO2明顯提高,痰液炎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分類均明顯降低,表明舒利迭具有較好緩解癥狀,快速消除呼吸道炎癥,恢復患者肺功能,且安全性好,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Fabbri LM,Hurd SS.GOLD scientific committee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management,and prevention of COPD:2003 update [J].Eur Respir J,2003,22:1-2.
[2]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 年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30(1):8-17.
[3]何馨,王浩彥,徐秋芬,等.穩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氣道炎癥與系統性炎癥關系的研究[J].國際呼吸雜志,2011,31(5):329-336.
[4]周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3年進展[J].世界臨床藥物,25(3):138-139.
[5]Watkins M,Wire P,Yates J,et al.Sustained FEV1increase in COPD patientsindu ced by salmeterel 50 mcg twice daily viathe Diskusinhaler[J].Am JResp Cfit Med,2002,165(8 Supp1):A228.
[6]陳亞紅,姚婉貞,趙鳴武.聯合吸人糖皮質激素和長效β2-受體激動劑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進展[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8,12(31):928-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