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
臨產前破膜者稱為胎膜早破,它是臨床上產科常見的分娩并發癥,其發生率占分娩總數的2.7%~17%[1],在頭位分娩中,往往是難產的早期信號[2],已有的難產因素也易導致胎膜早破。因此,盡早發現胎膜早破,盡快找出發生早破的原因,制定合理的處理措施和積極地預防感染,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兒的死亡率和產婦的不良反應等并發癥的發生。本文就126例胎膜早破孕婦采取積極引產與保守觀察治療,并觀察其治療效果?,F如實報道。
1.1 臨床資料
收集2008年8月~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126例無其它并發癥的胎膜早破孕婦,年齡20~34歲,平均年齡26.5歲。分為積極處理組(予催產素靜脈點滴引產法)63例,保守觀察組63例,二組年齡、孕次及種族相仿,胎膜早破時的孕周及胎兒體重的估計也相仿,兩組95%以上的患者均在破膜24h內入院。
1.2 診斷標準 胎膜早破診斷標準參考全國統編教材《婦產科學》第6版[3],難產診斷標準參考:凌蘿達等[4]頭位難產分娩評分方法。
1.3 統計處理
將所得數據輸入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兩組比較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處理組和觀察組的治療效果孕婦入院至分娩間隔時間保守觀察組明顯延長(P<0.01);剖宮產率二組相仿;保守觀察組中更多新生兒進重危監護病房,但統計學上無顯著性。新生兒并發癥二組相仿,觀察組敗血癥3例,而另一組無敗血癥,二組均無死產或新生兒死亡。見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近年來胎膜早破難產的發生率逐年有增加趨勢[5],應引起高度重視。胎膜早破常常提示可能會發生難產。因此,一旦發現孕婦難產要及時查明病因,盡快確診并給與適當處理,以免不良后果的發生。胎膜早破常見的臨床表現:①胎膜早破多發生于先露未銜接,提示胎先露可能在骨盆入口處受阻,胎兒很可能要進行剖宮產。②胎膜早破除由感染引起外,還可因胎位異常引起,如臀位、橫位、枕后位等等,造成胎頭銜接時與骨盆兩側壁有腔隙,當臨產婦發生宮縮時,宮內壓進行性升高并通過這些腔隙作用于前羊水導致胎膜早破。還有報道認為營養不良孕婦也容易發生胎膜早破。原因是孕婦營養不良的話其胎膜中膠原蛋白含量容易過低,從而導致母血清中抗壞血酸和血清含量低下,胎膜彈性減弱,引起胎膜容易破裂。因此醫護人員應該指導孕婦合理膳食,均衡營養。多進食含微量元素豐富的食物,另外,孕婦還要注意保持外陰部清潔,盡量避免陰道檢查。
恰當的處理可有效減少難產兒死亡率以及產婦不良反應等并發癥的發生率[6]。當產程發生異常,應該及時地全面檢查產程異常的原因,如頭位、外陰水腫、宮頸水腫、尿潴存留、宮口開大等情況,判斷難產的類型,選擇最佳的治療方案以及時處理,爭取順利的陰道分娩,對存在難以糾正的難產因素,適當的情況下運用剖宮產盡早結束分娩,以減少母嬰損傷[7-8]。
臨床產科中一旦發現孕婦胎膜早破,應嚴密觀察臨產后胎先露的銜接情況。胎膜早破后12h未臨產者即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和并發癥的發生。另外醫護人員應注意積極處理第一、二產程,盡量縮短產程以減少新生兒窒息的發生[9-10]。對產程進展緩慢者,應及時查明原因,必要時可擴張宮頸以縮短產程,對于不能經陰道分娩者應及時以剖宮產盡早結束分娩。對已發生宮內感染的產婦應及時處理,使用足量抗生素同時以剖宮產結束分娩。對胎膜早破者應注意預防產褥感染。具體方法有以下幾種:①術前對產婦使用足量的抗生素先預防感染的發生;②術中用替硝唑等沖洗宮腔及切口部位;③術后對產婦連續使用5~7d的抗生素;④重視產婦的會陰清潔和護理以免重復感染;⑤盡量早拔導尿管,讓患者多飲水多排尿,以避免泌尿道感染;⑥鼓勵產婦早下床活動以防止血栓性靜脈炎。
在本實驗中使用積極處理(予催產素靜脈點滴引產法)和保守觀察,結果孕婦入院至分娩間隔時間保守觀察組明顯延長(P<0.01);剖宮產率二組相仿;保守觀察組中更多新生兒進重危監護病房,但統計學上無顯著性。新生兒并發癥二組相仿,觀察組敗血癥4例,而另一組無敗血癥,二組均無死產或新生兒死亡。說明胎膜早破孕婦積極地給予引產對胎兒是安全的,且可避免母嬰感染。此法(引產法)安全可靠,使用過程中可根據個體差異調整濃度,常用藥物濃度為1%~5%。
綜上所述,胎膜早破是臨床產科常見的并發癥,往往是難產的信號,可危及母兒的安全,做好胎膜早破的防治工作,可以有效保障母兒的健康,減少產婦感染和新生兒不良反應的發生。
[1]金利栩,曾蔚越.早產與羊膜腔感染[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0,16(4):186-188.
[2]蔡鐘漢.胎膜早破與難產[M].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1996,12(1):7.
[3]王長麗,牛秀敏.產科急癥病例精編[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167-168.
[4]勞永霞.胎膜早破是威脅母嬰健康的產科常見并發癥[J].中華現代婦產科學雜志,2005,2(5):445-446.
[5]趙曉星.胎膜早破與難產的關系及處理[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4,20(1):57-58.
[6]唐惠英:潘志堅.頭位性難產324例臨床分析[J].廣西醫學,2006,28(1):112-113.
[7]GariteTJ PrematurerePtureofmembranes.Currenr Problems in Obsrelries and Gyneology,2000(7):4.
[8]金鎮,高琳.未足月胎膜早破對母兒的影響[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6(6):407-408.
[9]周冬香.胎膜早破與難產、母兒并發癥的臨床觀察[J].醫學信息.2010,23(5):1300-1301.
[10]王靜.胎膜早破70例臨床分析[J].當代醫學,2011,17(17):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