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光龍
腦梗死是當今世界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常見病之一,其致殘率、致死率和復發率高等特點給患者的精神和經濟都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傳統觀念認為腦梗死多發于老年人,但近年來有文獻報道44歲以下的青年人腦梗死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1],本文將同期的青年患者與中老年患者的危險因素進行對比性回顧分析,目的是找出相關的青年和中老年患者在危險性因素方面的不同并進行有效的預防。
1.1 研究對象 依據WHO成人年齡劃分標準(44歲及以下為青年人;45~59歲為中年人;60歲及以上為老年人)將我院神經內科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660例患者分為青年CⅠ組75例,男47例,女28例和中老年CⅠ組585例,男351例,女23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95年第四次全國腦血管疾病會議制定的標準,經頭顱CT或MRI證實[2],排除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和顱內靜脈、靜脈竇血栓形成。
1.2 分析方法 由我院專科醫生采用對比分析方法研究青年CⅠ組合老年CⅠ組的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飲酒、吸煙(吸煙20只/d,至少吸煙一年以上)、超重、生活不規律和家族史等危險因素的特點。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資料均由Excel 2003進行數據錄入和計算,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75例青年腦梗死患者和585例中老年腦梗死患者在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飲酒、吸煙、超重、生活不規律和家族史等危險因素的比較,見表1。

表1 青年CⅠ組和老年CⅠ組的危險因素(例,%)
腦梗死(crebral infarction,CI)又稱缺血性腦卒中,是指局部腦組織因血液循環障礙,缺血、缺氧而發生的軟化壞死。腦梗死主要是由于供應腦部血液的動脈出現粥樣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狹窄甚至閉塞,導致局灶性腦供血不足而發病;也有因異常物體(固體、液體、氣體)沿血液循環進入腦動脈或供應腦血液循環的頸部動脈,造成血流阻斷或血流量驟減而產生相應支配區域腦組織軟化壞死者。腦梗死為各類腦血管病之首,具有發病率高、病死率高與致殘率高等特點[3],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和生存。傳統觀念認為,腦梗死好發于中老年人(45歲以上),其原因多是由于動脈粥樣硬化所致,然而近年來由于青年人飲食不科學,生活作息不規律,工作壓力大,體育鍛煉少,體重超標,加上對導致腦梗死的危險因素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等原因,腦梗死在青年群體中呈明顯的上升趨勢。
對比兩組腦梗死危險因素的數據,青年組高血壓36例(48%),高血脂癥45例(60%),糖尿病28例(37.33%)與老年組的高血壓457例(78.12%),高血脂癥475例(81.20%),糖尿病292例(49.91%)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從而證明這三種疾病無論在青年群體中還是在中老年群體中都是腦梗死的常見危險因素,而比較青年組飲酒52例(69.33%),吸煙56例(74.67%),超重 14(19.67%),生活不規律 42(56.00%),家族史21(28%)與老年組飲酒384(65.64%),302(51.62%),22(3.76%),291(49.74%),11(1.88%)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酗酒,吸煙,生活不規律,超重,家族史等危險因素是造成青年腦梗死發病率不斷上升的重要因素。
由上述數據我們不難看出,無論在青年群體還是中老年群體中,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癥是腦梗死常見的而且是相當重要的危險因素,尤其是高血壓,它是腦梗死最重要的危險因素,腦梗死發病率、死亡率的上升與血壓升高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這種關系是一種直接的持續的并且是獨立的[4]。高血壓、高血脂癥、糖尿病均能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繼而引發腦梗死,對于腦梗死發病率不斷上升的青年群體來說,在上述因素中,吸煙能加速動脈硬化,促使血小板聚集,進而導致動脈血管收縮,內皮受損,腦血流量就會相應減少,引發腦梗死[5]。酗酒能升高血壓,損害血。暫從而增加腦血管疾病的發病概率,肥胖患者容易引起糖代謝失常,發生糖尿病。其機制是肥胖患者的胰島細胞分泌的胰島素相對不足,會造成饑餓感,使人的進食量增加,肥胖程度加重,進而使胰島素的分泌相對不足更加嚴重,這一惡性循環的結果,最終發生糖尿病。糖尿病可使小動脈玻璃樣變,引起高血壓而導致腦血管病,生活不規律也會不同程度的導致血管受損,從而使腦梗死發生概率增加。因此,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壓力的不斷增加,青年群體更應注意通過科學膳食,加強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以減少腦梗死大的發病率,同時加強腦血管及其危害性因素的宣講,提高青年群體的防范預防意識也是廣大醫務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責任。
[1]王普清,羅韻文,張貴斌,等.進展性腦梗死危險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卒中與神經疾病,2007,14(6):368-370.
[2]中華醫學會,全國第四次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各類腦血管病的診斷要點.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380.
[3]陳遠虹.腦梗死復發的相關因素的臨床分析.實用全科醫學,2008,6(2):155-156.
[4]謝淑萍,趙立杰,梁寶華,等.腦卒中的危險因素和發病年齡等相關因素分析.首都醫科大學學報,2000,21(3):217.
[5]潘瑞華.462例青年人缺血性腦卒中臨床特征.現代預防醫學,2008,35(19):3877-3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