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素榮
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是指由于脂質代謝不正常,形成動脈粥樣硬化病變。這些斑塊漸漸增多造成動脈腔狹窄,使血流受阻,導致心臟缺血。流行病學研究發現,絕經女性冠心病的發病及死亡率比男性高43%,是絕經前的4~5倍[1,2]。本研究對來我院就診的147例圍絕經期冠心病患者進行治療前后分析,探討阿托伐他汀對圍絕經期冠心病患者的治療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來我院心內科就診的圍絕經期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為研究對象,絕經前患者45例,絕經后患者102例。年齡41~79歲,平均年齡為(47.23±8.05)歲。排除腫瘤、生殖系統、肝腎疾病。
1.2 研究方法 ①分組及處理 隨機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對照組給予常規抗凝、擴張冠狀動脈、減少心肌耗氧治療,觀察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聯合用阿托伐他汀10 mg/d,每天晚飯后2 h服用。②觀察指標 觀察治療一個月后,兩個組心絞痛發作頻率及程度,主要癥狀,心電圖,血常規,肝腎功能;評估臨床療效。觀察組治療前后,空腹狀態抽取靜脈血,應用全自動生化測定儀分別測定血清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
1.3 統計方法 SPSS 17.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采用檢驗分析;觀察組用藥前后血脂水平的變化,采用t檢驗分析,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一般情況 觀察組平均年齡為(48.15±7.02)歲,對照組平均年齡為(47.08±8.01)歲,兩組患者病因、年齡、病程等,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臨床療效顯效率、有效率分別為55.7%,95.7%;對照組臨床療效顯效率、有效率(治療效果達到顯著、改善的例數總和/總治療例數×100%)分別為31.2%,80.5%,低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如表1所示。
2.3 觀察組用藥前后血脂水平變化 觀察組治療前后TC、LDL-C、HDL-C平均水平存在差異,且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表2 觀察組用藥前后血脂水平
冠心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心血管疾病,研究表明絕經是女性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圍絕經期是指婦女絕經前后的一段時期(從40歲左右開始至停經后12個月內的時期),婦女在進入絕經后會出現許多不同于男性的解剖和功能上的特殊變化,常出現高血壓、心前區悶痛不適、心悸、氣短,動脈硬化發生率增加,冠心病發病率也上升。臨床研究表明,他汀類藥物能有效降脂,可顯著降低冠心病的發病率和病死率,阿托伐他汀治療后TC、LDL-C、TG水平將會下降,其對冠心病患者血管內皮功能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臨床療效顯效率、有效率分別為55.7%,95.7%,高于對照組;觀察組用藥后血脂水平較用藥前有所改善。
綜上所述,給予圍絕經期冠心病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療,有助于患者心絞痛緩解,降低血脂水平及心血管事件發生[3-5]。
[1] 孫晉國.阿托伐他汀對冠心病高脂血癥的降脂作用及安全性觀察.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1,19(9):1459-1460.
[2] 李紅娟,劉軍,劉靜,等.他汀類藥物在中國極高危冠心病患者二級預防中的應用現況.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0,38(11):1033-1037.
[3] 儲毓舜,田軍,孫婧,等.圍絕經期女性發生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及相關分析.中國循環雜志,2011,26(2):105-108.
[4] 崔美平,廉哲勛,劉偉偉,等.圍絕經期女性冠心病危險因素及發病特點.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2011,03(5):362-364.
[5] 黃彥生,李靜宇.阿托伐他汀對冠心病患者血管內皮功能及氧化還原態的影響.中國綜合臨床,2009,25(9):944-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