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永貴 段窮 孫大勇
近年來隨著廣譜抗菌藥物及免疫抑制劑在臨床的廣泛應用及介入治療的不斷增加,使患者罹患真菌感染的比例增加,特別是在中老年患者及應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在念珠菌引起的泌尿系統感染在泌尿系統感染的致病菌中已由2001年的的第十位上升到2010年的第五位。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間從門診和住院患者急、慢性尿路感染患者中分離到的301株念珠菌,年齡從48歲到92歲,其中女265例(占88%),男36例(占12%),用科瑪嘉顯色培養基和法國梅里埃公司的VITEK32自動微生物鑒定儀鑒定到種,并用ROSCO紙片法對常用抗真菌藥物進行了藥敏試驗,了解我院念珠菌的耐藥情況,為臨床提供參考
1.1 材料
1.1.1 菌株來源 實驗用菌株來自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間吉林省人民醫院泌尿系感染的患者共檢出301株念珠菌,其中白念珠菌 210株(占69.8%),光滑念珠菌 55株(占18.2%),熱帶念珠菌30株(占 10%),克柔念珠菌3株(占1%),其他念珠菌3株(占1%)。尿液為晨尿(留取方法為:清洗外陰后,留取中段尿,2 h內送檢)[2]。用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32尿卡(UID-3)進行培養及計數,用科瑪嘉顯色培養基鑒定到種,顯示翠綠色為白念珠菌,籃色為熱帶念珠菌,藕合色為光滑念珠菌,粉色為克柔念珠菌,其他顏色用法國梅里埃公司的VITEK32的念珠菌鑒定卡(YBC)細菌鑒定到種。
1.1.2 抗菌藥物及培養基 抗真菌藥物紙片、真菌培養基(Shadomy)均為丹麥ROSCO公司產品。購自廣洲迪景公司。
1.2 方法
1.2.1 尿路感染的尿液標本應用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32尿卡(UID-3)進行培養及計數,且細菌數>104cfu/ml為陽性。
1.2.2 菌種鑒定 用科瑪嘉顯色培養基鑒定到種,顯示翠綠色為白念珠菌,籃色為熱帶念珠菌,藕合色為光滑念珠菌,粉色為克柔念珠菌,無色及顏色不清者用法國梅里埃公司的VITEK32的念珠菌鑒定卡(YBC)細菌鑒定到種。
1.2.3 抗生素敏感試驗 采用K-B法。用ROSCO公司生產的藥敏紙片兩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5-氟胞嘧啶(直徑均為9 mm),采用其專用念珠菌藥敏培養基(Shadomy)。質控菌株為白念珠菌ATCC64550和白念珠菌ATCC64548及光滑念珠菌2238。先將Shadomy培養基叢4℃冰箱中取出放在室溫20 min左右,挑取純化的念珠菌用生理鹽水制成0.5麥氏濃度菌液,再用生理鹽水1∶1稀釋,用拭子取稀釋液涂布于Shadomy瓊脂表面,每次旋轉120°,注意不要在培養基表面劃出劃痕,10 min內貼上藥敏紙片,放入35℃孵箱中孵育18~24 h,光滑念珠菌延長孵育時間到48 h判讀結果。
1.2.4 敏感性判定 用廠家提供的說明書判定,兩性霉素B沒有耐藥值,10~14 mm為中介,≥15 mm為敏感;氟康唑≤11 mm為耐藥,12~19 mm為中介,≥20 mm為敏感;伊曲康唑沒有耐藥值,10~14 mm為中介,≥15 mm為敏感,5-氟胞嘧啶≤22 mm為耐藥,23~29 mm為中介,≥30 mm為敏感。
2.1 念珠菌的種類 檢出301株念珠菌中,白念珠菌210株(占69.8%),光滑念珠菌55株(占18.2%),熱帶念珠菌33株(占11%),其他念珠菌3株(占1%)。與全國的比例差不多。白念珠菌仍是尿路感染最常見的真菌[3]。
2.2 藥敏的檢測 除克柔念珠菌對氟康唑天然耐藥及光滑念珠菌對氟康唑為濃度依賴性(S-DD)外,其余念珠菌對常用抗真菌藥物均有很好的敏感性。詳見表1。

表1 臨床常見抗真菌藥物對念珠菌的敏感性(%)
念珠菌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也存在于正常人口腔,上呼吸道,腸道及陰道,一般在正常機體中數量少,不引起疾病。為條件致病性真菌。[4],只有在機體抵抗力下降和(或)念珠菌過度生長時,才可能成為致病菌。念珠菌尿感染產生的因素有:①應用抗生素治療引起正常菌叢失調,尤其是長期大量應用廣譜抗生素時。②激素、免疫抑制藥的使用以及腫瘤患者行放射治療和(或)化療,使機體的防御功能減弱。③留置導尿管,尿路畸形等尿路局部抵抗力下降。④慢性嚴重疾病致使體質極度虛弱。⑤糖尿病患者,抗念珠菌的功能降低,當血糖>8.34 mmol/L(150 mg/dl)時,念珠菌生長率提高。⑥尿pH:念珠菌生長的適宜pH是5.1~6.4,正常尿液呈酸性,有利于念珠菌生長。據報道8%的院內尿路感染由腸球菌引起,居第5位[5]。其發生多與留置導尿管、其他器械操作和尿路結構異常有關。一般表現為膀胱炎、腎盂腎炎,少數表現為腎周圍膿腫等[6]。
由于念珠菌中不同菌對抗真菌藥物的耐藥性差異很大,因此臨床分離的念珠菌屬應鑒定到種。
雖然氟康唑在臨床已經應用了很長時間,用量大,但對主要的念珠菌仍保持了很高的有效性,仍可作為治療念珠菌引起的尿路感染的一線用藥[1]
[1] 段窮,王曉紅,魏崴.吉林省人民醫院常用的3種抗真菌藥物敏感性研究.吉林醫學,2009,30(21):2668-2669.
[2] 李景云,馬越,張力,等.臨床52家醫院常見分離菌株的藥物敏感性監測.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06,29(5):452-453.
[3] Shepard BD,Gilmore MS.Antibiotic-resistant enteroocci:the mechanisms and dynamics of drug introduction and resistance.Microbes Infect,2002,4(2):215-224.
[4] 趙心懋,徐英春,段瓊,等.氟康唑體外抗菌活性及五種體外敏感試驗.中華醫學檢驗雜志,2006,29:128.
[5] 劉小平,李建武,樊尚榮,等.臨床常見念珠菌對5種抗真菌藥物的敏感性.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5,15(6):671.
[6] 徐英春,王澎,原英,等.氟康唑和伏立康唑對酵母菌抗菌活性的研究.中國抗感染化療雜志,2003,3: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