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靜 楊 敏
1武漢民政職業學院,湖北武漢 430079 2湖北省中醫院光谷院區,湖北武漢 430073
隨著老齡化的加劇,一些老年多發病癥,如帕金森病、腦卒中等的發生率升高[1],同時這些疾病往往導致后遺癥,帕金森病患者常表現為僵直、靜止震顫及姿勢不穩,而腦卒中患者會出現所謂的“畫圈步態”[2]。這不僅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同時也造成了相當大的社會負擔。因此,如何改善老年患者步行穩定障礙成為當前研究的熱點問題。本文采用節律提示步行訓練的方法,觀察其對老年步行穩定障礙的療效。
選取2010年7月~2011年12月間在湖北省中醫院康復科住院的腦卒中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康復組和對照組,其中康復組男 16例,女 14例;平均年齡 51.6±6.47歲;平均住院時間為61.5±23.7天;對照組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齡 52.5±5.23歲;平均住院時間為 63.7±21.4天。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情和病程經2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僅采用神經科常規治療。康復組除進行常規治療外,并行采用節律提示步行訓練,具體步驟如下:根據受測者步幅大小,在練習步行的過道粘貼兩種顏色的條帶,要求患者兩腳分別踩在一種顏色的條帶上行走;或者采用燈光急性節律提示,選用適宜患者步頻閃爍不同顏色[3];或采用打節拍的方式,使患者按照所聽的節拍頻率進行步行訓練[4]。
2.2.1 步行能力評定
采用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對患者訓練前后的步行能力進行評分[5]。

表1 步行能力分級
2.2.2 站立平衡功能評定:

表2 站立平衡功能分級
采用SPSS15.0軟件包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
表3結果顯示,患者接受節律提示步行訓練后,FAC及站立平衡功能比對照組有明顯改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1)。

表3 訓練前后兩組FAC及平衡功能的比較
國外有研究[6]顯示,采用節拍器對患者進行節律提示步行訓練時,可以改善腦卒中患者步行能力。本文通過對腦卒中患者進行節律提示步行訓練后,患者的步行能力以及平衡能力得以改善,這與上述的研究結果類似,表明節律提示可改善步行功能,這可能由于外源性節律提示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患者的精神緊張,或者使患者更加專注于步行訓練,從而更輕松地完成步行[7]。
老年人口的不斷增加,以及生活壓力、飲食狀況等的影響,腦卒中等疾病發生率逐年提高,步行穩定障礙作為老年疾病的共性問題,給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危害。因此,利用節律提示改善老年人步行功能、預防跌倒的訓練方法已廣受關注,成為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重要途徑。
[1]黃茂盛,洪震,曾軍,等.90年代上海社區腦卒中發病率、死亡率及其危險因素動態分析[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1,22 ( 3 ): 198 - 200 .
[2]勵建安.腦卒中的步態異常和治療對策[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05,4 ( 12): 715 - 717 .
[3]Lewis G,Byblow W,Walt S.Stride length regulation in Par -kinson's disease:the use of extrinsic,visual cues [J].Brain,2000,123 ( 10): 2077- 2090.
[4]del Olmo MF,Cudeiro J.Temporal variability of gait in Parkin-son disease: effects of a rehabilitation programme based on rhythmic sound cues [J].Parkinsonism Relat Disord,2005,11 ( 1 ): 25-33.
[5]Hesse S,Konrad M,Uhlenbrock D,et a1.Treadmill walking with partial body weight suppofl versus floor walking in hemiparetic subjects[J].Arch Phy Med Rehabil.1999,80:42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