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麗
2012年7月28日,“美女槍王”易思玲以502.9環的成績,在倫敦奧運會女子10米氣步槍比賽中一舉奪冠,獲得本屆奧運會首枚金牌。至此,這位集奧運會、亞運會、世錦賽、全運會冠軍于一身的“大滿貫”得主,已成為中國體壇最耀眼的偶像級明星之一。一個從下崗家庭走出來的貧苦丫頭,是怎樣在練攤兒爺爺的啟蒙下與槍結緣的?從默默無聞到“易”槍成名,她有著怎樣的人生故事?
跟著爺爺玩槍,下崗家庭闖出體壇小將
1989年,易思玲出生于湖南桂陽縣城關鎮七里街。父母是下崗工人,全家人的生活,都靠他們開小餐館維持。在爸媽眼里,小思玲是一個好強又活潑的女孩子。兩三歲的時候,看到自己喜歡的玩具,她就嚷嚷著要從別人手中搶過來。讀小學4年級時,她就開始練長跑,并在第二年成為學校田徑隊的一員。但爸爸易澤軍不愿看到瘦小的女兒每天練得那么辛苦,就勸她學點別的,思玲不吭聲,以沉默表示“決不服從”。
后來,小思玲又愛上了唱歌和舞蹈,家里的錄音機里每天都播放著音樂。從小飯館里忙活一天回來的父親被吵煩了,就向女兒“潑冷水”:“唱歌,你沒有特別好的嗓子;舞蹈,即使跳得再好,也只能給人伴舞,又不能走到舞臺中央去。我看還是先好好讀書吧!”小思玲聽了還是不頂撞,只是學校一有文藝活動,她依舊我行我素,積極報名參加。
因父母忙于生意,無暇照顧易思玲和弟弟妹妹,三個孩子自小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為了幫助思玲的父母補貼家用,爺爺曾在縣城里支起了一個氣槍攤,供年輕人用塑料子彈打氣球玩,每槍收費5分錢,打中了不要錢。沒有生意的時候,思玲經常帶著弟弟妹妹找爺爺玩。
起初見孫子們不敢摸氣槍,爺爺就一邊示范打槍姿勢,一邊給小思玲他們傳授秘訣:“打槍沒什么難的咯,首先靜心沉氣,閉上一只眼睛,然后用另一只眼從準星瞄向氣球,就一打一個準了!”時間漸長,姐弟三人玩熟了氣槍,尤其是大姐易思玲,站在幾米外打起氣球來竟然彈無虛發。
整個小學階段,父母并沒有發現女兒有什么過人天賦。但在思玲讀小學六年級時,郴州體校的射擊教練龍壽柏到桂陽挑選“苗子”,易思玲一下遇上了“伯樂”。當天考試的方式很特別―――攤開手掌,自下往上疊加子彈殼。這是測試身體穩定機能的一個常用方法,普通人大約只能摞3個左右,令龍壽柏感到吃驚的是,小思玲初試身手,竟一口氣疊上了7個子彈殼,而且用起氣槍來也有模有樣!
龍教練大喜過望,找思玲的爸爸征求意見。在與龍教練見面時,她的爸爸說了一句話:“教練你要帶,就把我的女兒帶成世界冠軍!”龍壽柏笑了笑說:“這個我不能夠保證,但小思玲是顆好苗子,我一定會盡力把她帶好!”
成為美女“快槍手”,屢奪金牌報親恩
龍教練果然沒有看錯人,小思玲的天賦很快顯露出來,并且訓練得很刻苦。每天8小時的訓練大多是站著完成,練完槍法她還主動加練體能,每天堅持做80個俯臥撐和仰臥起坐,教練被小姑娘的毅力所感動,經常陪她一起跑步,直到揮汗如雨。有時候練得太辛苦,疲憊不堪的易思玲坐下來休息時,經常會在一瞬間睡著。
2002年9月,在湖南省第九屆運動會上,13歲的易思玲嶄露頭角,和隊友一道奪得女子氣步槍40發第四名;2003年8月,在湖南省青少年射擊比賽中,她以563環獲乙組女子標準步槍個人第二名、女子氣步槍40發個人第二名。
2004年,因為成績不俗,易思玲上了省體校。但在這里花費不菲:訓練時一顆子彈得要1塊錢,買一套射擊服得要四五千元。加上食宿費、訓練費等,對于開小飯館的易爸爸來說,女兒每年的花費簡直是天文數字。她爸爸說“我一次拿了3萬元錢給思玲,過了幾個月就沒了。加上另外兩個孩子的學費,當時家庭的經濟負擔確實很重,還欠下了幾萬元債。”
2007年春天,珠海射擊隊派專人“登門求賢”,力邀易思玲赴粵發展,并承諾日后訓練的所有費用(包括食宿費)均無需家人負擔。對方的誠心最終打動了易澤軍一家人,思玲被慧眼識珠的廣東珠海射擊隊“挖”走。2008年底,她以出色的成績進入國家隊,師從總教練王義夫的妻子——前氣步槍名將張秋萍,當年就奪得了全國錦標賽冠軍!
在2010年8月舉行的慕尼黑世錦賽上,因為關系到倫敦奧運會參賽資格,女子10米氣步槍的爭奪達到了白熱化,資格賽有133人參加。北京奧運會前三名出人意料地全部未能進入前八名決賽。中國軍團的射擊名將們的表現也不盡人意。就在這樣的環境下,第一次參加世錦賽的易思玲卻脫穎而出,以令人驚嘆的好成績破了世界紀錄!奪冠之余,她也助全隊拿到一張奧運門票。
3個月后的廣州亞運會上,她又在一小時內連奪兩金。從此,“小杜麗”的昵稱就傳了開來。易思玲卻個性流露地說:“杜麗姐一直是我的榜樣,我應該學習她的霸氣和冷靜;同時也想做好真實的自己,希望讓大家記住,我叫易思玲。”
在賽場上,出槍快是易思玲最大的特點。她總是表現出一種“急性子”,當別的選手還在小心瞄準時,她早已干凈利索地完成了“舉槍、瞄準、擊發”動作。之所以能成為典型的快槍手,當然離不開她的好心態和精湛技術。易思玲說:“在平時的訓練或比賽中我都是這樣,瞄久了想得太多反而打不好,只要按著自己的節奏做好動作就行。”
屢屢奪金后,易思玲不僅聲名大震,也終于憑借自己的努力改善了家人的生活。這令她感到欣慰,“父母和爺爺為了培養我,付出了太多太多。”只差一枚奧運金牌即可成為“大滿貫”得主的她,要給家人和自己制造更大的驚喜!
摘取奧運首金,“封面女俠”名震世界
根據賽程安排,女子10米氣步槍項目將產生本屆倫敦奧運會第一枚金牌。2012年7月28日早上,易思玲早早起床,在7點鐘就來到了倫敦皇家炮團兵營射擊場。
素以“快槍”著稱的易思玲,在資格賽中的節奏出奇的慢,旁邊的俄羅斯選手已經打了10發,她才打5發,讓一旁助威的中國觀眾越來越著急。但除了速度稍慢之外,易思玲的狀態很正常,10槍、20槍……一直到第27槍,她的成績單上一直是鮮亮的10環,成為唯一一名在前27槍全部命中10環的選手。不過,就在第28槍,易思玲打出了一個9環,這讓本來非常平靜的場下爆出一陣喧嘩,她在此停下,走到場邊與教練張秋萍簡單交流。重新回到靶場的易思玲重新回到10環的軌道,但是時間已經不多。
比賽還有6分鐘,還剩5槍;比賽還有5分鐘,還剩4槍;比賽還有4分鐘,還剩3槍;比賽還有3分鐘,還剩兩槍……在一旁觀戰的記者們一起為易思玲讀秒,手心里都攥出了汗。久經沙場的王義夫這時候倒背著手,閉起了眼睛不看比賽。好在易思玲忙而不亂地打完了最后幾槍,以399環的成績并列第一進入決賽。
一小時后,決賽開始。位于二號靶位的易思玲在第一槍就打出了10.8環的佳績,不過,別高興太早,一號靶位的波蘭老將波加卡也同樣打出了10.8環。在此后的六槍中,易思玲槍槍被波加卡壓制,雙方差距逐漸拉大,最大差距達到0.5環。首金的壓力讓觀眾透不過氣來,易思玲卻神情依舊。
決賽第八槍,轉機出現了。一直穩定的波加卡打出了9.7環的低分,易思玲趁勢射中10.7環,瞬間將局勢逆轉。此前七槍的壓力,轉移到了波加卡身上,易思玲距離首金僅剩兩槍。
在最后的角逐中,易思玲分別打出了10.0環和10.5環,最終以0.7環的優勢為中國隊成功摘取倫敦奧運會首金!一瞬間,觀眾席上暴發出了潮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
知道自己奪金之后,易思玲回眸一笑。當來到教練張秋萍的面前,小姑娘卻再也壓抑不住內心的激動,當場淚如雨下。隨后,中國選手喻丹也以501.5環的總成績,獲得了這一項目的銅牌。
有趣的是,賽后易思玲總結說,除了技術和心理素質,不懂英語也是助她奪得首金的一大“秘訣”:“我不學英語,所以決賽中聽不懂裁判的報靶,這樣我不知道對手的情況,也就沒有了壓力。”
射落首金后,面對中外記者的圍追堵截,易思玲顯然有些緊張和慌亂。當記者追問她奪冠后的感受時,易思玲說,為了備戰奧運,她在過去的一年時間內基本沒有回過家,爸爸有高血壓、糖尿病,接下來的時間她要好好向他進孝了。“現在最想做的事就是回家見爸媽和爺爺,這塊金牌就是給他們最好的禮物!”
鮮為人知的是,易思玲的妹妹也練射擊,而且拿到了湖南省運會的冠軍。爸爸自豪地說,他的兩個女兒都是神槍手。思玲在世界大賽上問鼎冠軍,積累的豐富經驗都成為了妹妹的寶貴財富,兩姐妹經常通過電話、網絡交流心得體會,共同進步。
奪冠后,易思玲被網友譽為“最美第一金”。而央視評論員則稱她為“封面女俠”——因為摘取了倫敦奧運會的第一塊金牌,她將成為海內外報刊的封面人物。為何不是封面女郎?因為她拿著槍呢。
毫無疑問,易思玲這位23歲的活潑女孩,已成為中國體壇又一名偶像級明星。在未來的日子里,她將為我們展現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