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士毅
2012年為農歷壬辰年,生肖屬龍,又稱龍年。在我國浩瀚的聯海中,有不少嵌有“龍”字的佳聯妙對,別有一番趣味。
明代進士王洪幼年聰慧,通詩善對。一天,他和一個叫戴鬼臉的同伴玩耍,一長者看見后脫口吟道:“人頭戴鬼臉。”王洪稚聲念出下聯:“虎榜跳龍門。”那長者聽后,賞識不已。王洪不僅對得巧妙,而且表現出人小志氣大,實在難得。
明代翰林大學士解縉,一日邀友人下棋,兩人對弈幾回后,友人指著墻上掛著的四扇畫屏,吟出上聯:“龍不吟,虎不嘯,魚不躍,蟾不跳,笑殺落頭劉海。”此時,解縉沉吟片刻,拍著桌上的象棋續了下聯:“車無輪,馬無鞍,象無牙,炮無煙,悶死寨內將軍。”可謂信手拈來,妙趣橫生。
一日,清代狀元彭俊偕友人到京城附近的水月寺游玩。寺內老僧口出上聯:“水月寺,魚游兔走。”請彭俊續下聯。彭俊苦思不得下聯。時過三載,彭俊途經山海關時,不禁靈感頓發,對出下聯:“山海關,虎嘯龍吟。”上下聯對仗工整,渾然天成,耐人品味。
清朝時,貴陽來了位巡撫大人。一天夜晚,他登上甲秀樓觀景,不禁為眼前景物所陶醉,脫口而出:“樹影橫江,魚游枝頭鴉宿浪。”恰逢此時,貴陽才子周起渭也在樓上,聽見有人出上聯,應聲續了下聯:“山色倒海,龍吟巖畔虎眠灘。”眾人聽后,無不叫絕,連夸:“妙對!妙對!”
明代民族英雄于謙年少時,其母將他打扮得與眾不同,一日上學遇到一個叫蘭古春的和尚,那蘭和尚素來諧謔不拘,他見于謙頭上扎著兩個發髻,挑逗道:“牛頭喜得生龍角。”于謙見他出言不遜,有些生氣,脫口而出:“狗嘴何曾出象牙。”蘭和尚自知理虧,頓時啞口無言,心中卻暗暗佩服。
清代詩人、學者周起渭到江南任主考時,一日游碧波洞,行至洞口,見洞口右側貼著上聯:“烏須鐵爪紫金龍,駕祥云,出碧波洞。”求對下聯。周起渭稍加思索,便在洞口左側題道:“赤耳銀牙白玉兔,望明月,臥青草池。”聯以顏色見趣,上聯含烏、紫、碧三色,下聯則以赤、白、青三色對之。上下聯又嵌“紫金龍”、“碧波洞”、“白玉兔”、“青草池”之名,極為形象。
廣西桂林漓江對岸有座斗雞山,不遠處又有一個龍隱洞,有人為此撰寫一聯:“斗雞山上山雞斗;龍隱洞中洞隱龍。”此為回文聯,組合奇巧,對仗熨帖,讀來盎然成趣。
民間流傳著一聯:“神龍萬變海天小,猛虎一聲山月高。”此聯運用夸張的手法,通過“海天”、“山月”的變化,襯托出了“神龍”、“猛虎”那非凡的氣勢聲威,實為一副很不錯的對聯。
(責編:王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