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主
從前有個繁華的小鎮,小鎮的橋頭旁有一家酒店,因為這里地處小鎮的交通中心,來來往往的行人眾多,所以這家酒店每天都擠滿了吃飯喝茶的客人。
這家酒店的老板姓袁,祖祖輩輩都經營著這個店。袁老板為人勤快,又講信用,有時還仗義疏財,救助窮人,因此名聲頗佳。
有一天,袁老板正幫著小二收拾碗筷,突然發現一張飯桌下面的小橫架上搭著一個寬約3寸、長約6寸的藍布口袋。他好奇地取下,打開一看,里面竟然裝著兩塊銀洋和幾十枚銅錢。袁老板心想:生意人就講究一個“義”字,別人的錢財落在了我的店中,我可不能據為私有,先替失主好好保管,等失主回來尋找時再還給他。想到這里,袁老板便將這錢袋收好,放到柜臺里去了。
過了一會兒,有一個年輕人急匆匆地跑進店里,在剛才那張飯桌子下面左尋右找,樣子十分焦急。袁老板見狀,忙過來問他:“這位客官,你可是在找什么東西嗎?”那年輕人一臉焦急地說:“是啊,我剛才把一個藍布袋子忘在這里了,這么長,這么大……”年輕人邊說邊比畫。袁老板見他說的袋子跟剛才自己撿到的一模一樣,相信他就是失主,于是返回柜臺,拿出錢袋遞給他說:“你看看,是不是這個?”“不錯不錯,正是它!”年輕人滿臉歡喜地接過來,邊說邊打開錢袋查看。突然,他大叫起來:“不對呀!”袁老板滿是笑意的臉一下子拉了下來,忙問:“什么不對?你不是說這是你的口袋嗎?”那個年輕人憤憤地說:“口袋是我的不假,但里面裝的錢不對,我原先裝有40塊銀洋和200枚銅錢,怎么現在只剩下這么一點了?”
袁老板聽后大吃一驚,忙解釋道:“這位客官,我撿到時就是這樣的,現在已原封不動地還給你了。”年輕人根本不聽,他一把揪住袁老板的衣領,怒氣沖沖地說:“你別耍賴,準是你藏了我的銀錢,還不趕快交出來?不然的話,我就告到官府,查封你這家黑店?!?/p>
袁老板一聽,氣得七竅生煙,心想:我自開店以來,還沒遇見過這種事,只怪自己當時沒有找證人。不過,他轉念又一想,身正不怕影子斜,我又沒有私藏他的銀錢,怕什么?
那年輕人見袁老板不肯拿錢,愈發兇狠,又吵又嚷,引得許多人圍上來觀看。
看客中有一位老茶客姓蘇,60來歲,讀過不少經書,大家都尊稱他蘇伯。袁老板見了蘇伯,如同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急忙喊道:“蘇伯,您一向在我店中吃飯喝酒,我的為人您最清楚,他說我偷藏他的錢,您信嗎?您來評評理!”蘇伯看了袁老板一眼,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從年輕人手中拿過錢袋,重新放在桌子下的橫架上,錢袋兩頭便耷拉下來,放得穩穩當當。蘇伯很認真地問年輕人:“剛才你的錢袋是這樣放著的嗎?”年輕人不明白蘇伯的意圖,老老實實地回答:“對,就是這樣的。”蘇伯聽了就轉過身對袁老板說道:“袁老板,你開店做生意就要講究信用,生意才會好嘛!客人若有東西遺忘在你店中,你本該原封不動地退還給人家,怎么能私留一部分呢?還不快去把藏下的銀錢拿來還給他!”
袁老板一聽蘇伯不問青紅皂白,竟幫著那年輕人說話,越發來氣,急得面紅耳赤,連聲說道:“天哪,這真是冤枉好人,我好心好意幫他收好銀袋,他卻反咬一口,說我偷藏了他的銀子,真是好心不得好報?!痹习逯钢K伯氣憤地說,“蘇伯,你不管三七二十一,也來幫著他說話,我算是白白認識你了?!倍K伯卻不為袁老板的話所動,只是說:“別啰唆了,還不把錢拿來還給人家,待會兒告到官府,你還做不做生意?”袁老板見蘇伯這么說,又看那年輕人一副拉他見官的樣子,轉念一想:也罷,若真把我拉到官府,官府秉公執法還好說;萬一遇到一個庸官,我渾身是嘴都說不清楚,那時我連生意也別想再做了。今天算我倒霉,只好蝕財免災啦!想到這里,他進后堂拿出38塊銀洋,100多枚銅錢,丟在桌上,氣呼呼地說:“拿去吧,花了這些昧心錢,當心手上長瘡?!?/p>
那年輕人急忙將錢裝入袋子中,對蘇伯連聲謝都沒說,就急著抬腿走人。蘇伯見年輕人要走,忙一把抓住他的衣服說:“客官且慢,既然已經物歸原主了,你這么著急走干什么?你且把錢袋放在桌下的橫架上,當著眾人的面再驗證一下是否能像剛才一樣放穩,好嗎?”
那年輕人聽聞,臉色大變,但他一看周圍的人里三層外三層,想走是不可能的,于是只好將錢袋放在桌下的橫架上。然而,那38塊銀洋和100多枚銅錢裝入袋中后,已將整個錢袋撐得鼓鼓囊囊的了,在橫架上怎么也放不穩,窘得年輕人頭上直冒冷汗。
這時,蘇伯朗聲對眾人說道:“各位請看,如果這袋子真是他的,又裝了這么多錢,怎么可能像剛才一樣,錢袋兩端都搭在橫架上呢?所以,這位年輕客官丟失的裝有40塊銀洋、200個銅板的錢袋,袁老板并沒有撿到,袁老板撿到的是別人丟失的袋子,里面只有兩塊銀洋和幾十枚銅板。我看這錢袋還是應該叫袁老板保存好,以便讓真正的失主來領取。大家說該不該這樣啊?”
眾人齊聲叫好,店內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那位年輕人羞得滿面通紅,拼命擠出人群,狼狽地逃走了。(責編:孫瑞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