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斌
眼下,隨著氣溫下降、暖氣的開啟,加濕器成為許多家庭的必備用品。然而,近期韓國的一則關于加濕器導致多人罹患不明肺病,并出現相關死亡案例的報道引起眾人的廣泛關注。那么加濕器能否使用?在使用過程中又該注意哪些問題?加濕器功能多多
“這臺二百多元的加濕器只有加濕作用,平時使用時,還可以加些香精……”筆者在走訪一些家電商場、超市發現,加濕器的價格從百余元到上千元不等。一超市的工作人員向筆者介紹,價格便宜的加濕器只具備加濕功能,價格高一點的加濕器則可抑制病菌,降低浮塵,去除甲醛,苯等污染物質。如一款“活性炭”凈化加濕器,工作人員推銷時說,這款加濕器有活性炭網,可以吸附空氣中的雜質,凈化空氣……加濕器似乎搖身一變成了“多面手”。
筆者走訪發現,不少消費者會根據喜好和需求向水箱中添加其他成分。邱女士說:“冬天很干燥,多喝水也不能緩解,我便在臥室里擺放了一臺小容量的加濕器,一般會在睡前向水箱里滴幾滴薰衣草精油,幫助睡眠。”
網上流傳的另類新用途
加濕器除了加濕還能干點什么?網上最近流傳一些網友“挖掘”的加濕器新用途,真的可行嗎?
傳聞1:加板藍根治流感
有網友說,在加濕器水箱中按照1:20比例加入板藍根沖劑,可有效治療感冒。
傳聞2:加醋等預防感冒
加點醋可防感冒,因為醋中的醋酸在達到一定濃度時能殺毒滅菌,而加濕器中釋放出的醋酸濃度比較低。
傳聞3:加生理鹽水治咽炎
網上有帖子傳言,把濃度為0.9%的生理鹽水加到加濕器里,有咽炎問題的人可張大嘴對著加濕器噴出的“生理鹽霧”呼吸,每次大約10~15分鐘,每天兩三次,就能有效緩解咽炎的干癢等不適癥狀。
提醒:“添加劑”不可盲目使用
這種在水箱中隨意添加“添加劑”的做法是否可取呢?醫學專家表示,這些“添加劑”不可盲目使用,大家最好不要盲目往水箱內添加其他東西。如往加濕器水箱內添加醋、板藍根等“添加劑”來預防流感的做法,專家認為其作用甚微。“想要通過‘加濕器添加物來預防流感是沒用的,而且沒有科學依據。如果一些添加物含有化學成分,加濕器霧化后吸入氣管反倒會對人體不利。有些藥品是口服的,各有各的用藥途徑。如果霧化后吸入氣道會有什么結果很難說,最好不要胡亂使用。”
此外,加濕器主要是把液體霧化來加濕空氣,霧化后的小分子物質很容易附著在氣管上,造成氣道高反應,易產生呼吸道疾病。專家建議老人、小孩,孕婦以及過敏體質等人群,最好連香精等也不要用。在加濕器中添加各種香料或者精油后,會產生異味刺激呼吸道,尤其對慢性氣管炎和心臟病患者來說,就成了“隱形殺手”。
支招:定期清洗、每天換水
對人體來說濕度在40%至60%最合適,空氣過于干燥會造成人體內水分流失,口舌干燥,還會引發流感,呼吸道等各類疾病。而過于潮濕卻可能使人體呼吸系統和黏膜產生不適,免疫力下降。醫學專家表示,當空氣濕度低于40%時(測量濕度只需買一個濕度計即可),可借助加濕器濕化空氣,水霧會經由呼吸道進入人體,對呼吸道有一定的滋潤作用。
對于加濕器的使用,專家建議,最好不要將自來水直接加入機器中,應使用涼白開水或純凈水補充加濕器。而在享受加濕器帶來的舒適時,也不能忽視對其進行清洗和換水,最好堅持每天換水,使用一周左右按說明書的要求清洗一次。使用時要注意控制濕度,不要24小時開啟加濕器,當人體感覺舒適時最好停止使用:加濕器放置無需靠人體太近,更無需對著人臉“吹”。同時,室內要注意及時通風。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關節炎、糖尿病患者不宜使用加濕器。由于加濕器噴灑出來的水霧非常硬不柔和,會加重該類病人的病情,若確實需要,應遵醫囑確定合適的濕度。
建議:拖地掛濕毛巾也保濕
其實,增加室內空氣濕度的方法有很多,不一定非要使用加濕器。比較自然的做法是經常在屋里晾一些濕衣服,或掛兩條濕毛巾,每天多拖幾次地,在房間的角落里放一兩盆水等。利用自然的水汽蒸發來加濕,是最無害的。
如果家里空氣干燥需要加濕器,那也注意不能使用殺菌劑,只要清洗干凈,保持干燥就行。還要注意,加入加濕器中的水最好是蒸餾水或純凈水,如果沒有條件,起碼也要用干凈的飲用水。
小貼士:加濕器使用注意點:
●關節炎、糖尿病患者慎用空氣加濕器。
●加濕器應每天換水,而且最好一周清洗一次,以防水中的微生物散布到空氣中。
●合理控制好濕度,選擇符合標準的水(最好是蒸餾水),不要在水里放“添加劑”。
●室內定期保持通風。
(編輯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