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海濱
索科特拉島坐落在阿拉伯海與亞丁灣的交接處,處于亞于灣東南端,是印度洋通向紅海和東非的海上交通要道,構成連接亞非歐三大洲的海上生命線,戰略位置極為重要。盡管它距索馬里東南端大陸角僅250公里,但它隸屬于也門。它距也門南部馬哈拉省海岸法爾塔克角僅380公里,距亞丁800公里,但長期以來,它在行政上一直隸屬于亞丁省管轄。
索科特拉島狀呈蛋形,東西長135公里,南北寬42公里,海岸線長達300公里,總面積3650平方公里,相當于香港的3.5倍,相當于巴林國的6倍多。它不僅是也門第一大島,也是阿拉伯第一大島。
來到這個島嶼上你會打破在地球上什么是“正常”的景觀概念,你會像在夢境中一樣,以為被運送到另一個星球或時光倒流回到歷史的某個時期。這里到處生長著在其它地方從沒見過的奇怪植物和奇特的地型地貌。據專家們介紹,在地球演變過程中,印度洋與阿拉伯海連接處曾發生過強烈的地殼運動,隨著海底火山巖的隆起,形成了索科特拉島。據介紹,人類較早地在這里留下了生息的足跡。考古學家們在島上發現了公元前4000~前3000年的石器文化古跡。由于該島是連接東西方的海上交通要道,又由于島上生產珍貴藥材,自古以來,它一直是不同歷史時代的列強所垂涎的地方。
早在遠古時代,古印度人不斷到這個島上獲取乳香,龍膽、龍血樹,蘆薈、麝香貓、龍涎香等珍貴藥物,他們把這個島稱之為“幸福島”。古埃及第十二五朝處于興盛時期,埃及法老經常派人到這座島上收集珍貴藥物,重點購買島上的乳香,為制作木乃伊之用。據說,當時乳香的賣價高于黃金。古埃及人開始稱這座島為“班赫”島,意為神奇島。13世紀,希臘最著名的草藥專家德尤斯古里德斯對這座島上的珍貴藥材進行了專門研究,并在他的著作中加以記載。后來,他們又把它稱為索科特拉島,意為“遠方的市場”。
索科特拉島雖然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但數百年以來,這座寶島屢遭侵略。1587年,葡萄牙占領了該島,把它作為軍事基地,一方面對也門哈達拉毛省希赫爾等地進行侵略,另一方面為來往于紅海與印度洋的葡萄牙艦只提供服務。1834年,該島一度歸東印度公司管轄。1886年,英國把觸角伸到這里。他們先提出廉價購買該島,將它并入大英帝國的版圖,但這一企圖遭到也門當地蘇丹王的拒絕。于是,英國殖民軍便武力占領該島。此后,英國人把該島作為海軍禁區,一直到20世紀70年代初英國結束對南也門的殖民統治為止。此后,蘇聯艦隊駐扎此島,又把它變為蘇聯在中東的海軍基地。20世紀80年代末,蘇聯解體,才把這支艦隊從索科特拉島撤走。長期以來,外國占領者一直把該島作為海軍基地,只重視利用它的戰略地位,根本不重視對該島進行開發。這樣,這座寶島一直處于沉睡之中,至今仍是一座未被開發的荒島,所以該島又被人們稱之為“印度洋上的處女島”。
索科特拉島究竟奇特在哪里呢?前不久,我有機會來到了這個特殊的地方采風,親眼目睹了這外星球般的夢幻世界。該島除了四面環抱碧海,島上的地質地貌也很多樣:沙漠、荒山、峽谷、亂崖、青山、綠水、雨林……樣樣都有。其植被地貌更加特殊,登上高處放眼遠望,地上生長的植物怪怪的,我真有點誤以為自己到了天外星際的感覺。比較典型的植物有龍血樹、沙漠玫瑰等,當然還有很多其它植物種類我根本就叫不上名字。
我就先從龍血樹開始說起吧。據說這種樹是提煉清漆、染料的珍貴樹脂的來源,龍血樹的枝干伸向天空,從下面看,它上面就像有很多盤旋飛行的飛碟,從上方看,它顯然像一個大大的蘑菇。
龍樹,其學名叫Dracaena cinnabari,我國古代鄭和七下西洋途經此地時,管它叫龍血樹。樹干會流血,這血可以入藥,也被用來煉過丹,中世紀的巫術儀式和煉金術中也使用過這種東西。名貴至極。查考一下,資料上說龍樹這個學名以及這個島嶼的名字來自古希臘文字,我看了懷疑有誤,因為我認為應該來自古印度語——盡管它們印歐語系混在一起。此龍樹與佛教龍樹菩薩也應該有一定的淵源。
龍樹菩薩者,被我天臺宗尊為始祖,皆因其空性的中觀學說。當我第一眼看到龍樹,立即聯系上龍樹菩薩,好像看見龍樹菩薩的經典造像——坐在一顆大樹上由樹干著地,樹上飛舞著很多條蛇,周邊都是藍色大海——這不正是這里嗎。
另一種植物是沙漠玫瑰,它看起來就像一簇大象腿。沙漠玫瑰,學名Dorstenia gigas,一看就知道是高早高熱地帶的植物。整棵樹的主體部分是龐大的樹干,大得像一只水袋,沙地上巖磧上隨地可見,到處都是,該樹只有一點點枝葉長在頂端。叫它沙漠玫瑰,它在開花的時節一點也不含糊,拼著全身力氣把花開得又盛又艷麗,開得讓沙漠和烈日發抖。
在索科特拉島上還能發現非常奇特和極其罕見的銳葉木蘭,你冰箱中的泡菜壇子內就有這種樹上的成分。要在這座小島上四處轉轉也是個巨大挑戰,因為島上幾乎沒有路。你可以騎駱駝經過那些崎嶇不平的地面。索科特拉島是距離很近的4座島嶼的一部分,從地理上來說,在過去的600或700萬年間,它一直被非洲大陸孤立在外。
在我看來,這里最迷人的就是美麗的海灘和與世隔絕的安靜環境,還有奇異的植物。因為地理原因,這座小島長期與世隔絕,所以,它上面的樹木和植被才得以保存完好,其中一些品種大約已經有2000萬歲。
目前島上有大約1.2萬名居民,為阿拉伯人與黑人的混血后代,說阿拉伯語方言。沿岸無良港,西南季風時期船只難以靠岸。內陸為海拔約200~600米的哈吉爾山,中央主峰海拔1.372米。山區有很少土地可以耕種。沿海居民主要從事漁業、采珠業。內陸從事游牧與少量農業。農產品有樹膠、椰棗,棉花、煙草、香料和谷物。出口凈化黃油、魚干、香料和龍血。首府哈迪卜位于北岸。據講現在島上與附近海底已開始勘探出石油。2年前也門政府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商量后,才在這里修了第一條路。與外界麻煩不斷的世界相比,這是一片寧靜祥和的土地。
索科特拉島上不僅有大量不同種類的植物,同時也是動物和鳥類的天堂。據統計,索科特拉島上現有825種植物,其中有37%的植物、90%的爬蟲動物和95%的蝸牛品種都是世界其他地方見所未見的。該地還是全球大量陸地鳥和海鳥的重要棲息地,其中包括很多受到威脅的鳥類。現在島上生活著192種鳥類,其中有獨特的索科特拉島鷦鶯、太陽鳥,八哥、白頰烏、麻雀、扇尾鶯和索科特拉島鸕鶿等在該島上長年繁殖后代,其中也有85種定期遷徙。索科特拉島的海洋生物也非常豐富,有253種造礁珊瑚,730種沿岸魚和300種螃蟹、龍蝦和小蝦等都能看到。正因為一些奇怪的植物和動物見所未見,以致于還有人將這里稱作外星生命的誕生地。
也門的索科特拉島還在2008年7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編輯劉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