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子雞、鹵鴨翅、麻辣牛肉、泡椒鳳爪……你可以輕松地點擊鼠標,預付一定比例的定金,就能由專屬大廚親自上菜場、下廚房,按您的要求量身定制一份美餐。”
25歲的“微博達人”孫曉吉剛在自己的微博上更新了這一段文字,她甚至還細心地把每一道菜的烹飪過程拍成了照片,寫下了精致的文字。圖文搭配,讓這些美味看起來十分誘人。
1年前,孫曉吉還是一個普通的上班族。每天朝九晚五的她,有個特別的嗜好,喜歡到處尋覓美食。身為資深食客的她,自己的廚藝也很不賴。有一天,她聽同事們聊起了一道傳說中的美食?!斑@小龍蝦真好吃,可惜不經吃,一下子就吃光了,要不你打個電話,再要5斤,讓他們馬上送來?”同事聚餐的時候,有人說?!澳阋詾檫@是普通外賣隨叫隨到?我告訴你,想吃這一家的龍蝦,起碼得提前一天預訂?!庇兄檎咛嵝?。哦?對此孫曉吉非常感興趣。為什么一道菜還得提前一天預訂,并且還有這么多人趨之若鶩?后來,孫曉吉在同事的介紹下,上網一窺究竟。原來,這叫“網絡私房菜”,是開在微博里的。
孫曉吉還在微博上搜索到了一家“私房蛋糕店”,那家店的客服、老板娘和點心師都是兼職,所以,生日蛋糕需提前一個月預訂,大型蛋糕更需提前兩個月預訂。一些訂購過的顧客紛紛在自己的微博上曬起了店里特別的蛋糕作品,果然賣相很佳,而且味道也很不一般。
孫曉吉饒有興致地研究起了這個新興的行當,也真的循跡吃到了不少私房菜。她發現,用這樣的方法,不僅經營者降低了經營的成本,很多食客也確實可以吃到為自己獨家定制的美食,滿足了現代人追求個性化服務的需求。
這個時候,孫曉吉萌生了自己也開一個網絡私房菜館的想法。其實,孫曉吉的父母原來也經營著一店小餐飲店,只是因為地段不太好,管理水平也一般,顧客總是不見增長,經營挺慘淡的。孫曉吉想,既然自己家有店面和廚房,不妨就借著現成的東西,還節省成本。起初,父母也不太同意,但看著孫曉吉信心滿滿,就答應給她半年的時間試試看。
孫曉吉花了2萬元把小店重新裝修了一番:加了實木餐桌,把玻璃門換成了古色古香的推拉門,還買了很多大大小小的盆栽。整個小店顯得煥然一新,不像飯店,而更像一個供人休憩的小咖啡館。
孫曉吉開始在自己的微博上做營銷。網絡私房菜館里邊可以點什么餐呢?孫曉吉的創意很妙:點菜的顧客可以提前3天下訂單,東北的鹵味、西邊的甜點、英格蘭的巧克力、韓國的泡菜,想吃啥都行。
孫曉吉根據客人的菜單報價,對方覺得沒問題了,在支付寶上先把菜單拍下來,付了定金。孫曉吉便開始籌備了。兩三天的時間,足夠她把客人們預訂的東西準備齊全了。有些可以自己煮,有些需要買半成品,還有一些需要上特色店或者大酒店去訂購。這些,孫曉吉統統能搞定。
就這樣,依靠“拼盤私房菜”,孫曉吉的店開始打出了名號。那些嘴刁的客人,都喜歡上她這兒來,因為不管開出多么刁難的菜單,總能在她這兒大快朵頤。孫曉吉收費也不太貴,每桌菜加收25%的手續費作為盈利。
店里每天只接待3~4桌的客人,小店的就餐環境也因此顯得優雅安靜。不少高端的客戶都喜歡上她這兒來,品嘗特色美食,或是舉行小范圍的聚會。
漸漸地,孫曉吉也開始創新自己店里的菜品。她擅長做蛋糕,老爸擅長做西餐,老媽擅長煲湯。她還會在微博上推出各種菜系的主題日,及時推出自家的拿手菜。有時,店里也會根據客戶的需求,準備好各種原材料,讓客人們自己動手下廚,體驗烹飪的樂趣。
靠著自己推出的獨家定制的私房菜服務,孫曉吉月收入不菲。談起自己的經營之道,她頗有體會:現代人都喜歡嘗鮮,吃多了飯店里的菜,就想看看網上推出的私家菜口味究竟有多“私密”。比如我們,吃多了面包房里千篇一律的蛋糕,就想看看別人自制的蛋糕有什么獨特的滋味。
滿足大眾的嘗鮮欲望,孫曉吉短短的一年多就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像這樣經營著一個小小的店,也不太忙,還能養活全家,這對于這個25歲的女孩來說,是個再理想不過的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