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超嬋
高血壓是目前最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其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已經成為嚴重威脅人群健康的疾病之一[1]。高血壓發病的原因很多,主要可分為遺傳和環境兩個方面。在治療高血壓的過程中患者常常無法堅持,這是由于高血壓是一種需要長期甚至終身治療的慢性疾病使然。因此,對每位高血壓患者進行有計劃的長期、連續的治療和社區干預是十分重要的。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間,我中心對前來就診的高血壓患者進行了建檔管理,積極給予護理干預,取得了較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間我中心收治的高血壓患者218例,全部患者均符合2004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試用本)[2]中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均是自愿參加社區高血壓建檔管理。218例患者中,男132例,女96例;年齡38~83歲,平均(58.3±11.2)歲;病程1~28年,平均(11.2±3.8)年;1級高血壓(輕度患者)96例,2級高血壓(中度患者)81例,3級高血壓(重度患者)41例。本組患者中伴有并發癥者59例,其中并發糖尿病者34例,并發心腦血管病者25例。
1.2 建檔管理方法
1.2.1 建檔和隨訪 對入選的218例高血壓患者建立專項高血壓首診管理卡(包括病歷首頁、病史記錄及患者基本情況表)和隨訪檢測記錄表,根據患者病情程度進行分級管理,并制定治療措施。跟蹤隨訪(以探視隨訪和電話隨訪為主)每月進行1次,根據隨訪結果對治療方案進行及時調整以及制定個體化護理干預計劃。
1.2.2 健康教育 對高血壓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如發放宣傳資料、進行健康講座及觀看相關錄像等,讓患者了解高血壓的基本知識及其危害,避免引起高血壓的危險因素,以及重視高血壓的治療。對患者生活、行為、運動等進行加強指導,幫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和正確認識非藥物治療和堅持終身治療的重要性。
1.2.3 測壓及用藥 指導患者及家屬掌握正確測量血壓的方法,進行定時間、定部位測壓。指導患者采取正確的治療措施,首先進行控制體重、減少膳食脂肪、限制食鹽量、保持樂觀心態、增加適當體力活動、提高應激能力并戒煙限酒這些非藥物治療措施。然后在這些非藥物治療措施的基礎上根據患者個人情況的不同采取個性化治療,囑咐患者必須遵醫囑用藥,堅持長期、規范服藥,同時對血脂、血糖進行控制。本組218例患者中,未應用藥物治療者21例(占9.6%);應用藥物治療者197例(占90.4%),包括鈣拮抗劑105例(占48.2%)、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39例(占17.9%)、復方制劑33例(占15.1%)、β一受體阻滯劑例7例(占3.2%)、中藥制劑7例(占3.2%)、聯合用藥6例(占2.8%)。
1.2.4 飲食及運動 囑咐患者飲食應當以高維生素、高纖維素、低糖、低鹽、低膽固醇、低脂的食物為主,多食用新鮮蔬菜、水果并戒煙限酒,合理的飲食能夠有效預防便秘、提高藥物的療效和減輕藥物的副作用等。指導患者根據自身情況來進行太極拳、慢跑、步行等運動,適當的運動能夠改善血液循環、提高心血管功能、增強體質和抗病能力。
1.2.5 心理護理 患者由于患病后會產生焦慮、緊張、壓抑、恐懼等不良心理,這些不良心理會對其轉歸及預后造成嚴重影響。因此,護理人員應當熱情主動與之交流,做好心理疏導,幫助患者保持平和、健康、樂觀的心態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統計軟件對資料進行分析,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患者的血壓控制情況 本組218例患者中,血壓正常者有 51例(占 23.4%),血壓正常高值者 142例(占65.1%),1級高血壓者有12例(占5.5%),2級高血壓者8例(占3.7%),血壓不穩定者5例(占2.3%)。
2.2 患者建檔前后對高血壓相關知識的了解 建檔后患者對高血壓相關知識的了解明顯較之建檔前增多,建檔前后患者對高血壓相關知識的了解情況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建檔前后患者對高血壓相關知識的了解情況比較(例,%)
高血壓是目前最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亦是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的慢性終身性疾病[3],因此在治療該疾病時,不但需要長期服用藥物,而且需要持之以恒地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從而達到使血壓得到降低和平穩、靶器官的損害得到減少、生活質量得到提高,以及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的目的。而對高血壓患者建立健康檔案并進行系統化管理,包括建檔和隨訪、健康教育、測壓及用藥、飲食及運動、心理護理這些措施,并給予患者個體化和規范化的治療能夠有效地控制血壓。本研究結果顯示,本組218例患者通過建立檔案管理、個體化和規范化的跟蹤治療后,均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其中有51例血壓控制在正常值,有142例血壓控制在正常高值;建立檔案管理后患者對高血壓相關知識的了解明顯較之建立檔案管理前增多,建立檔案管理前后患者對高血壓相關知識的了解情況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總之,對社區高血壓患者建立檔案管理并給予積極有效的護理干預和合理的治療方案能夠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對控制患者血壓和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值得在社區衛生服務中進一步推廣。
[1]梅建新.社區高血壓建檔管理180例效果觀察.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3(21):271.
[2]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2004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試用本).高血壓雜志,2004,12:483-486.
[3]張改臣.社區高血壓建檔管理136例效果觀察.中國全科醫學,2007,10(19):16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