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志貴 梁惠冰 楊翠艷 李 微 林 艷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龍江醫院兒科,廣東佛山 528318
過敏性紫癜又稱亨-舒綜合征 (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一種累及皮膚、胃腸道、關節及腎臟的全身性小血管炎綜合征。該病多見于2~8歲兒童,臨床上應用激素治療,皮疹可以消退,尿蛋白可以減少,但容易反復,其復發率為30%~40%[1]。而反復發作的HSP容易發生腎損害,是兒科慢性腎衰竭最常見的原因之一[2]。近年來該病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3],其病因和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清楚。隨著臨床免疫學研究的迅速發展,本病的免疫功能改變受到廣泛的關注。大量研究表明[4-6],HSP患兒存在明顯的免疫功能紊亂,可能是發病機制之一。而細胞和體液免疫功能紊亂是過敏性紫癜病情復發的關鍵因素[7]。因此,通過調節HSP患兒的免疫功能,可能對治療和預防HSP復發有積極作用。動物實驗及臨床試驗證實[8-9],匹多莫德具有刺激和調節機體免疫系統及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因此,本研究通過應用匹多莫德治療兒童過敏性紫癜,探討其對兒童過敏性紫癜的療效和預防復發的價值。現報道如下:
選取2006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兒科住院的過敏性紫癜患兒76例為研究對象,診斷符合1990年美國風濕病協會的HSP診斷標準[10],且未接受過糖皮質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治療,均為初發。其中,男45例,女31例;年齡3~13歲,平均6.5歲。所有病例均有出血性紫癜疹,有關節腫痛54例,腹痛40例,關節腫痛和腹痛30例,單純性皮疹12例,鏡下血尿和(或)蛋白陽性13例。將其隨機分為匹多莫德組(n=40)和一般治療組(n=36),兩組性別、年齡、病程、臨床表現等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另選15例健康兒童作為健康對照組。三組兒童性別、年齡等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一般治療組給予常規治療:如控制感染,應用抗組胺藥、鈣劑和抗凝劑,有腹痛和關節痛者應用激素。匹多莫德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液(江蘇吳中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規格:400 mg/支),開始每日2次,每次1支,連服2周,隨后每日1次,每次1支,療程為12周。兩組患兒出院后每個月隨訪1次,共12次,詳細記錄其病情變化,觀察治療后6個月及1年內的復發情況。
1.3.1 標本采集 所有HSP患兒分別在治療前及3個月后抽靜脈血3 mL,健康兒童亦抽靜脈血3 mL,其中1 mL用于測定T淋巴細胞亞群,2 mL用于測定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
1.3.2 血清免疫球蛋白Ig G、Ig A及Ig M水平測定 采用免疫散射速率比濁法,應用美國Beckman-Coulter公司的Array 360型散射免疫比濁儀檢測,試劑為該公司原裝進口。
1.3.3 T淋巴細胞亞群檢測 CD3、CD4、CD8用BD-Facs Calibur流式細胞儀測定,CD3-PerCP、CD4-FITC、CD8-PE 單克隆抗體購自Becton Dickinson公司,操作步驟按試劑盒說明。
采用SPSS 13.0軟件,計數資料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F檢驗),兩組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匹多莫德組患兒在6個月及1年內復發病例分別為4例和6例,復發率為10.0%和15.0%,而一般治療組復發病例為10例和13例,復發率為27.8%和36.1%,兩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治療前,匹多莫德組及一般治療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 及 T 淋巴細胞亞 群 CD3、CD4、CD8、CD4/CD8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健康對照組比較,IgA、CD3、CD4及CD4/CD8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0.01),而IgG、IgM及CD8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HSP患兒在不同時間內復發率比較[n(%)]

表2 治療前三組血清免疫功能檢測結果比較(x±s)
治療后,匹多莫德組患兒的CD3、CD4、CD4/CD8較一般治療組顯著升高,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0.01),而IgA較一般治療組降低,兩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治療后HSP患兒血清免疫功能檢測結果(x±s)
過敏性紫癜是兒科最常見的系統性血管炎之一,該病特點為血小板不減少性紫癜,常伴關節腫痛、腹痛、便血、血尿和蛋白尿。目前尚無特效治療方法,抗組胺藥或皮質激素等治療有效,但部分患兒容易復發。研究表明,過敏性紫癜患兒存在多種免疫功能紊亂,表現為外周血T細胞亞群紊亂,體液免疫功能上調,B細胞呈多克隆活化,IgA抗體分泌增多[11],并以復發的HSP更為顯著[12]。正常情況下CD4和CD8相互誘導和制約,調節和維持正常免疫功能的穩定。而CD4細胞又可分為兩個亞群Th1、Th2,均來自于共同的早期T細胞。Th1主要活化巨噬細胞及誘導細胞免疫反應,而Th2細胞能輔助T淋巴細胞分化增殖、產生抗體,兩者通過各自分泌的細胞因子互相調節,互相制約,當其平衡失調后,容易誘發免疫介導性疾病。趙剛等[13]發現在HSP存在Th1細胞功能降低,很有可能由此導致Thl/Th2失衡。本研究結果顯示在急性期HSP患兒外周血CD3、CD4、CD4/CD8明顯降低,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HSP患兒存在細胞免疫功能低下和紊亂。而HSP患兒急性期IgA顯著升高,是由于同步B細胞數量增多及多克隆B細胞活化增強,產生大量免疫球蛋白所致[14]。這些免疫功能異常,致抗原抗體復合物沉積于血管壁和腎小球基底膜上,激活補體,引起免疫調節異常,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皮膚黏膜和內臟器官滲出性出血和水腫,從而導致皮膚紫癜、關節腫痛、消化道癥狀和腎損害。本研究一般治療組在3個月后,其免疫功能仍偏低,提示治療后雖然臨床癥狀緩解,但免疫功能恢復需要較長的時間,這可能是HSP患兒容易復發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提高患兒機體的體液免疫功能和細胞免疫功能在治療HSP中有重要意義[15]。通過調節患兒的免疫功能可能降低其復發。
匹多莫德是人工合成的二肽,由焦谷氨酸和硫代脯氨酸組成,是一種新型的免疫調節劑。其可刺激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功能,促進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的吞噬活性及趨化功能,并激活NK增強其細胞毒作用,同時調節特異性免疫功能,誘導白介素-2和γ-干擾素的產生,促進淋巴細胞增值,使免疫功能低下時降低的CD4和CD4/CD8比值恢復正常,從而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文獻報道[16],匹多莫德可明顯改善患兒CD3和CD4的功能及CD4/CD8的活性。同時朱生東等[17]報道,應用匹多莫德治療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患兒后,其血清CD4和CD4/CD8較用藥前明顯升高。而魏金芬[18]研究證實,匹多莫德可以增強Th1介導的細胞免疫應答,抑制Th2介導的細胞免疫應答,從而調節Th1/Th2細胞因子的平衡,達到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本研究結果表明,在應用匹多莫德治療HSP后,能顯著降低發病后6個月及1年內的復發率,并提高CD3及CD4水平及降低IgA水平,表明匹多莫德能調節T淋巴細胞亞群的功能及免疫球蛋白分泌,改善HSP患兒的免疫狀態,促進其免疫異常的恢復,從而發揮預防HSP復發的作用。
綜上所述,匹多莫德可有效預防過敏性紫癜的復發,為臨床提供依據,但本研究樣本小,尚待今后更大樣本的深入研究進一步確定。
[1]張澎,胡儀吉.現代兒科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8:953.
[2]孫勝濤.丙種球蛋白治療難治性過敏性紫癜及預防紫癜腎臨床研究[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09,32(4):40-41.
[3]于生友,于力,王麗娜,等.甲潑尼龍沖擊遞減療法治療重癥過敏性紫癜的臨床療效[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1,26(9):696-698.
[4]楊軍,李成榮,祖瑩,等.調節性T細胞在兒童過敏性紫癜發病機制中的作用初探[J].中華兒科雜志,2006,44(6):411-414.
[5]王蓓,曾華松,熊小燕,等.過敏性紫癜患兒急性期免疫功能的變化[J].廣東醫學,2006,27(7):1002-1003.
[6]孫建新,畢玉娜,朱靜,等.過敏性紫癜患兒血淋巴細胞亞群變化的意義[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8,23(9):665-667.
[7]柏翠,宗金寶.過敏性紫癜病兒急性期免疫細胞功能變化[J].齊魯醫學雜志,2010,25(2):137-139.
[8]謝榮華.匹多莫德增強弓形蟲GRA1蛋白免疫效果的動物實驗評價[J].中國免疫學雜志,2011,27(8):748-750.
[9]馬紅秋,李黎,徐雍,等.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免疫功能變化及匹多莫德對其治療作用[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0,25(22):1703-1704.
[10]Mills JA.The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1990 critera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Henoch-Schon leion purpura [J].Arthritis Rheum,1990,33(8):1114-1121.
[11]潘慧娟,楊魁蘭.過敏性紫癜腎炎的免疫學機制[J].國外醫學:兒科學分冊,2002,29(5):249-251.
[12]羅潔,鄒敏,徐琴英,等.難治性過敏性紫癜25例[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9,24(21):1643-1645.
[13]趙剛,符仁義,楊崇禮,等.西米替丁對過敏性紫癜患者T細胞亞群及白細胞介素Ⅱ活性影響[J].華西醫科大學學報,2000,31(1):93-94.
[14]郭維,盧思廣,關鳳軍,等.過敏性紫癜急性期患兒淋巴細胞活化、凋亡及雷公藤對其作用[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5,20(5):457-458.
[15]孫建新,畢玉娜,朱靜,等.過敏性紫癜患兒血淋巴細胞亞群變化的意義[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8,23(9):665-667.
[16]錢旭波,蔡曉紅,高原,等.匹多莫德對兒童哮喘合并反復呼吸道感染的療效觀察[J].臨床兒科雜志,2009,27(4):375-378.
[17]朱生東,吳珠明,楊紅平,等.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患兒T細胞免疫功能變化及匹多莫德干預治療的研究[J].中國小兒急救醫學,2010,17(4):341-342.
[18]魏金芬.匹多莫德對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Th1/Th2細胞因子的影響[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09,32(6):44-46.